第188章 柏林爱乐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元祖歌姬的竹马音乐家!
柏林爱乐音乐厅,由柏林爱乐乐团筹集资金、德国本土建筑师汉斯·夏隆(hans-Scharoun)于1956年设计,1963年竣工,有2440个座位,因音乐厅内设计与欧洲酒庄葡萄园梯田极为相似,而被称为“葡萄园厅”。
音乐厅还有一个稍小一些、设有1180个座位的室内音乐厅,由建筑师埃德加·维希涅夫斯基设计,建于1987年,眼下还没有这个小音乐厅。
1963年,在柏林爱乐音乐厅建成之后,柏林爱乐乐团首席指挥、奥地利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指挥乐团在此演奏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作为世界五大音乐厅之一,柏林爱乐音乐厅从建成之日起就是柏林爱乐乐团的大本营,这里吸引了无数的吸引了多位音乐家前来演出。
主音乐厅的内部结构和常见的其他音乐厅有些不同,全新的舞台设计将表演者置于大厅中心,四周是自由伸展的不对称的观众席。
音乐厅的前厅安置在观众厅的正下面,由于观众厅的底面如同一个大锅底,其下的前厅的空间高矮不一,其中还布置着许多柱子、楼梯和进口,因而这个音乐厅的前厅的空间形状极其复杂,路线非常曲折。初次来此的人会产生扑朔迷离、摸不清门路而丰富诱人的印象。
及至进入观众厅内,看到的又是如同山谷中葡萄园似的景象。听众席化整为零,分为一小块一小块的“畦田”似的小区,它们用矮墙分开,高低错落,方向不一,但都朝向位于大厅中间的演奏区。
由于化整为零,一般大观众厅中常有的高大尺度被化解了,确实呈现出亲切、随和、轻松、细开展巧、潇洒的气氛。
这就是上原俊司来到音乐厅前的第一印象,柏林爱乐音乐厅金黄色的墙面和曲折和造型有如乐海中的扬起的风帆,确实非常的有特色。
“威廉先生,欢迎您来到西柏林,我是卡拉扬先生的舞台经理汉斯。”这位相貌普通的中年男人,却是跟随了卡拉扬多年的心腹,基本上卡拉扬与其他乐团、演奏家和音乐厅的合作都是由他负责对接。
“汉斯先生,非常开心能来到了美丽的西柏林,也非常荣幸能得到卡拉扬先生的邀请。”上原俊司上前与汉斯握手,把自己放在一个低的位置上,年轻人还是要谦虚一些。
“威廉先生,我可是很多年没见到卡拉扬先生与年轻钢琴演奏家的合作,可见您的演奏让先生非常的欣赏,请跟我来,现在卡拉扬先生正在和乐团排练,我们正好欣赏一下。”
相互一番吹捧加寒暄过后,汉斯引领上原俊司三人前往音乐厅内,在空旷的观众席上找了个位置落座。
不规则的多边形舞台上,柏林爱乐乐团正在卡拉扬的指挥下,排练拉威尔名作《波莱罗舞曲》,就是那个后世被称为小军鼓手噩梦曲的《波莱罗舞曲》。
《波莱罗舞曲》(m.81),是法国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于1928年创作的管弦乐作品,题献给舞蹈演员伊达·鲁宾斯坦,并于同年在巴黎歌剧院首演。
乐曲为c大调,四三拍,采用变奏曲式写成。但作曲家没有按一般变奏曲的手法来写,它的两个主题从头到尾不变,速度也没有变。从总谱上看,前半部分和声清淡,除独奏外,就是部分乐队齐奏,再加上小军鼓的固定音型伴奏;后半部分和声越来越浓,拉威尔以娴熟的配器手法从色彩上进行渲染,进而产生了戏剧性效果 。
乐曲从小军鼓轻轻敲出波莱罗舞曲节奏开始,中提琴和大提琴用拨弦进行伴奏。4小节之后,在小军鼓敲出的波莱罗舞曲背景之下,先由长笛在低音区轻轻地呈现带有浓郁西班牙风格的第一主题。
看似简单繁复的演奏,其实非常的考验每一个声部每一个演奏者的基本功,特别是单一乐器演奏的时候,一旦出错,马上就会被听出来。
满头银发的卡拉扬穿着一丝不苟的指挥燕尾服,站在指挥台上,双手弯曲如鹰爪一般,指挥着面前的乐团排练。
由第一小军鼓手赫尔诺特·舒尔茨开场,小军鼓固定的节奏音型 ,拍子和速度也同样保持不变 它贯穿全曲长达十几分钟,并且其速度、节拍持久不变,但是声调有一个渐变的过程。
其后各个乐器的不断加入,长笛、降b调单簧管、大管、降E调小单簧管、A调双簧管、大提琴、中提琴、竖琴、小号、降b调中音萨克斯、F调最高音萨克斯。
十六分钟的排练,上原俊司最佩服的是第一小军鼓手赫尔诺特·舒尔茨,用固定的节奏和速度,敲击着小军鼓,节奏不能出一点错误,他如果错了会打乱乐团的整体节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