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数字生命 (第2/2页)
吴成转了一圈,回到岸边,夕阳即将沉沦在两河里,夜色变得寒冷异常,数字逐渐变少。
吴成发现数字归零就是游戏结束,数字增长,就是生命力变强。
吴成不得不坐在岸边禅定,一下子把临汝气数,吞噬体内,用热血洒满两山三河的临汝大地。
数字逐渐显露出人的面目,那个是韩家姑娘,那个是程家大爷,都是我们山前公社的。
这些人心一热,对吴成十分感谢,鞠躬致谢。
吴成一个念动闪现到桥东路,粮食局的篮球场,看一个几个人在那里打篮球。
高洋痴傻地站一旁拍手加油。
吴成来到她面前,有点错愕。
高洋见到吴成过来,才缓过神来,转移视线,回到吴成目光。
高洋脸上酡红,低着头拉着吴成离开粮食局,看了一眼津渡一小。
这所小学是傅大庆与傅烈的母校,因经商缘故,津渡镇有了基督信仰,对现代文化没有那么排斥。
中国人信仰基督根本就是小门小户,脱离了宗族势力,自然投靠更包容的基督。
基督本身是颛顼帝西传的产物,圣诞节也是颛顼帝冬至祭天的翻版。
儒道分歧在于对政府的保留,原始政府实际上就神庙。
神庙制在于打破血缘关系,但是给人类拄了一个拐棍,也就是祈求上苍。
华夏民族之所以没有放弃血缘制,根本原因就是个体无力面对各种困境,抱团取暖,就成为保护族群必要性。
吴成沿着桥东路一路向前,经过了一排商店,三个小巷子,来到临安路口,看了一眼,此时邓路平应该在虔城吧。
高洋提醒道:“我们先去找邓翃华吧。数字化后,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都不清楚,也不知道过了多久。”
桥东路是一条临汝县记忆的一条路,后临汝县改市,改区,停滞了十五年,也就是今年才把临汝区政府从老市区迁过来,得到名副其实的区中心职能。
十五年前,临汝县与抚州市并存,十五年过渡期,让老城区与上顿渡镇产生严重认知偏差。
吴成作为津渡镇人,对临汝县城,有一种天然亲切感。
临水在津渡镇汇聚,从而成为临川流域主流地位,之前各自为战宜黄河与崇仁河,并没一支独流的汝水宽敞。
吴成到了临汝汽车站,看到一辆龙溪班车驶向王安石大道,一辆高坪班车驶向津渡大桥。
临汝汽车站很多乡镇班车无法直达,无疑削弱了临汝县城的向心力。
吴成走在桥东路,想起王元庆常去欣欣酒楼、邱桂梅的袜子厂,那时候津渡镇也是工业重镇。
一座农村包围城市的县城,现代之路,尤为艰难。
吴成有了两百年的沉淀后,对这里一切变得异常平静。
高洋看了看说:“我们还能回到花季,真的恍如隔世。以前一直在追逐梦想,却很少品味着与我们情缘深厚的小县城。”
吴成潜意识快速飞转,画面里,看到了儿时记忆,以及对城市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