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岭南歌后15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柒零后生活志之春意迟!
在香港回归前夕,“岭南歌王(歌后)争霸赛”落下了帷幕,陈晓娜毫无悬念地摘得了“岭南歌后”的桂冠,孟凡虽然不能如愿获得“岭南歌王”的称号,只取得了季军的成绩,但也是为“大成唱片”赢回了不了脸面。
如果不是冷心洁那样折腾,“大成唱片”的收获不仅于此,所幸最终保住了陈晓娜“岭南歌后”的这块王牌,这对于“大成唱片”在今后的发展中至关重要。
按主办方之前公布的方案,摘得本届“岭南歌王、歌后”的歌手可以亲临香港,参加回归前夜由香港艺人协会主办的庆祝歌会,陈晓娜和孟凡都在受邀之列。
在去香港的前夜,蒋少卿召开了一次股东会,现在的“大成唱片”早已不是蒋少卿一人的了,沈青妮、周翰林、匡世杰、陆春莺、钱碧尘、聂青风,包括陈晓娜都进入了股东会。
蒋少卿觉得,随着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大成唱片”早就不再是自己和周翰林个人的专属品了,公司需要中坚力量的加入,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做得更大、更强,事实也恰好验证了这一点,不管是后来加入到电影圈,还是南海资本的合作,各位股东在蒋少卿的带领下,心无旁骛,这才有了“大成”今天的商业格局,蒋少卿想把这个格局放得更大,只有这样,才能令所有跟随他的人不会失去信心。
召开股东会的动因是因为蒋少卿观察到一个现象,他发现内地流行音乐的市场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而这个变化是他在春节时回北京所观察到的。
九七之前,内地的娱乐圈,主流市场还是在广州,主要是因为这里聚集了一大批音乐人、制作人、歌手,以及完整的产业链条,市场的兴起得益于香港的地域便利,这对于内地的娱乐市场来说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好的一面在于,能为内地快速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条;坏的一面跟九七回归相关,回归之后,香港艺人北上的群体会越来越大,与内地市场的融合度也会越来越高,这是时代发展趋势,任谁也无法逆转。
蒋少卿还看到了一个现象,广州的唱片公司随着九七的临近,数量正呈倍数增长,这不是个好现象,大量的资本介入这一产业,虽然可以为这个产业带来动力,却也会给这个产业造成负累,像倪天昀、叶满森这样的投资人在广州的唱片业比比皆是,他们不是冲着发展唱片业来的,而是别有用心,这样的市场是病态的,早晚有一天会迎来一次大洗牌。
蒋少卿对于自己的“大成唱片”充满信心,他相信市场无论怎样洗牌,“大成唱片”都会屹立不倒,更何况自己以及整个团队具备这样的能力,但是要想“大成唱片”成为全国的市场顶流,仅有南方市场是远远不够的。
在广州娱乐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内地有两个城市也正在悄然培育市场,一个是居于东部的上海,另一个则是一国之都北京。
上海发展娱乐业有着天然地优势,建国前,上海就是全国的娱乐中心,几乎国内顶级的明星都聚集在上海,无论是电影业还是唱片业,巨头也都在上海,正因为这样,上海在建国后才有了上音和上戏,这都为上海打造全国娱乐之都奠定了基础。再加上,上海居于浙江和江苏的交汇处,是真正意义上的江南之心。改革开放之后,江浙沪凭借沿江靠海的地域优势,经济实力逐年攀升,大有赶超广东之势,再加上浦东新区的设立,再次将上海推向了时代的潮头,也成了资本投资的福地。有资本的加持,再加上已有的人才储备,上海再次成为内地的娱乐中心只是早晚的事情。
但是对于蒋少卿来说,他所看重的并非上海市场,他相信上海将来可能会成为全国的娱乐中心,但是他更相信,未来的内地娱乐市场一定是三分天下的格局,广州因为现在打下的基础,一时间是不会失去中心位置的,上海只要有资本的介入,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并非难事,只有北京,需要自己花一些精力好好筹划。
蒋少卿回到北京时才发现,这几年在北京早就形成了浓厚地行业氛围,这得益于这几年北电、中戏、北音的快速发展,再加上首都这个身份,令许多资源快速向北京转移,加上央视近些年举办的“青歌赛”越来越受到行业和歌迷的关注,整个北京早就有了娱乐圈的雏形。
其实,早前沈青妮就提醒过他,注意观察下北京市场的动向,当时蒋少卿满脑子就是想在香港扎一面“大成”的旗帜,精力上完全顾不上北京。作为生于此长于此的北京人来说,蒋少卿也想回归北京,他自己也意识到,在此之前对北京存在了刻板认知,总觉得首都是个肃静的地方,跟娱乐业应该搭不上边,此次回来,却让他彻底打破了自己的这种认知。
北京的娱乐圈已经在他攻破香港市场的时候就发生了变化。
与广州娱乐业的发展不同,北京的娱乐业没有参考或复制港台的模式,更没有外来因素的影响,而是像北方地域特点一样,野蛮、自由地发展开。当南方人沉浸在情歌氛围之中时,北方人却在自由的摇滚中成长着。
这些年,北京娱乐业的发展主要依托三里屯、工体以及后海一带,大大小小的乐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蒋少卿在沈青妮的带领下,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才将所有乐队的驻场走了个遍,也就是在那一刻,他对沈青妮有了新的认知,觉得妻子并非之前所认知的那样,身子弱不说,在事业还不能帮助到自己半点。
其实,蒋少卿对沈青妮的认知从孟凡到“大成唱片”之后就已经有了改变,只是那些改变远不及此次返乡,他甚至开始与沈青妮探讨起北京娱乐业发展动向,沈青妮很多观点令他耳目一新,蒋少卿从内心里感觉到,自己似乎脱离北京这块土地太远了。
对于北京市场,沈青妮所起到的作用只是抛砖引玉,真正触动蒋少卿的是两个人。
第一个是何浩天,蒋少卿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个人,原本是可以和陈晓娜一样,在他的推动下成为令人羡慕的明星,但是在《星空》之后,他就单方面提出了解约,他给到蒋少卿的理由只有一个,自己想做纯粹的音乐,不想披上商业的枷锁。
蒋少卿很能理解他的想法,但是作为一名商人,他又不愿意放弃这样的宝贝。从销售数字上来说,《星空》超过了当时绝大多数男歌手的销量,而何浩天也很容易成为一匹令同行羡慕的“黑马”,但是这些都没有留下何浩天,似乎没有什么能阻挡这孩子那颗驰骋疆场的心。
为这件事,当时蒋少卿纠结了许久,按正常解约,无论哪方面单方提出,都要向对方支付一大笔赔偿金的。蒋少卿知道何浩天的家庭情况,更知道这孩子内心的干净,他不想因为那笔赔偿金而结束了一位歌手的前途,最终还是忍痛割爱放何浩天离开了“大成”。他还清楚记得,何浩天在离开“大成”那天,转身对自己深深鞠躬的情景。
事隔多年,没想到会在工体一家酒吧遇见何浩天,这让蒋少卿多少有些感慨。
台上的何浩天正唱着自己的歌,是沈青妮最喜欢的“工体歌手”之一。在这里的歌手大多不会与任何公司签约,他们会在固定的场所、固定的时间里演唱自己的作品,酒吧会根据上座率来与他们分成,这也是“工体歌手”唯一的经济来源,不管多受欢迎,所赚钱两不过能解决方寸之所和一日三餐罢了。但是很奇怪,即使是这样,“工体歌手”依旧会坚守在原地,或许这就是他们所言的“理想”,人为了“理想”是需要牺牲和付出的。
不管是创作还是唱功,何浩天都是进步很大的,与《星空》相比,成熟了许多,但也少了许多当初打动蒋少卿的东西,那种青涩感与“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洒脱,早已被现实褪去。此时,在蒋少卿的眼中,何浩天已经不再是那个唱《星空》的少年,唯一令蒋少卿感到欣慰的是,何浩天身上的那种干净还在。
让蒋少卿意外的是,沈青妮与何浩天却似老朋友一般相熟,当何浩天重新站在自己面前时,何浩天的第一句话居然是:
“蒋总,世界真小,没想到我最喜欢的青妮姐姐居然是你的妻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