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穷兵黩武进行时 (第2/2页)
各个区成立了民团指挥部,设立指挥官一人,兼任行政监督,副指挥官1到2人,另外有参谋长,参谋副官,政训指导员等若干人,建立有特务队。
各个县成立民团司令部,设立正副司令各一人,设立大队长,副大队长各一人,大队长由乡长,镇长兼任,村街道设立民团后备队队长,由村长和街长兼任。
有些县在县和乡之间还设立了分区,由数个乡镇组成,区中的民团后备队被整编为联队。
这些民团队伍的训练内容起初仅限于军事训练,后来又增加了政治训练,生产训练,识字训练。
军事训练分为学科和术科两类,学科有游击战术,防空防毒,常识救护常识,间谍常识等数科,术科有制式教练,阵中勤务演习,游击战演习等。
城市民团每年训练从3月到8月,乡村民团每年从9月到3月的农闲时间进行训练,每个民团兵都要训练180小时以上。
民团兵训练期满之后,还要在每年的元月四日至十日复习一周。识字训练的教材由晋王府相关部门和日本教官编写,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常识,科学常识,王道思想,地区自保等。
为了达到全民皆兵的目的,竟然还要求大学,中学的学生和各级政府公务员普遍接受军训。
学生军训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些初步的军事知识,另一方面也是为民团培养军事干部,成为预备役军官 。
公务人员军训前后两期,山西省上下共计有一万余人参与了军训内容和一般国民军训,相同时间也是180个小时。
晋王府还下发了所谓的三自政策和三寓政策,也就是所谓的自卫,自治,自给。要在军事上实现自卫,政治上实现自治,经济上实现自给。
三寓政策则是指寓兵于团,寓将于学,寓征于募。
幕僚黄旭初在接受山西日报的采访时就说道:“山西建设的社会动力是用集团的方式,将大多数的生产民众加以组织训练,成为巩固的集体组织,发生强大的集体力量来推动全部的建设工作。”
据后世统计,从1927年到1930年,山西一共训练超过100万以上的民团团兵,这些后备兵员将在1930年的华北大战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给长期沉溺于中央武力之威的大员们一记狠狠的耳光。
而此时的朝廷还在攻略陕西,毕竟自从安史之乱之后,陕西的建设就一直赶不上中原。
渭河平原在深耕上千年后已经无力供给庞大的中央人口,关中的运河沟渠系统也被破坏殆尽。
陕北更是成为了不毛之地,寥寥几个定居点之间便是广袤的荒山。
这种迹象已经是宋明两朝努力恢复该地后的结果了。洛水以北,大多人烟稀少,人口富集区已经从北宋时期的灵州、明代的延安府倒退到了如今的洛川一带。
至于两湖、河南一带,从明年开始的中原大旱将使得朝廷大笔的资金覆水难收,面对齐晋两个强藩,到底是像日本一样倒幕成功,还是像刘秀一般据河北而统天下呢?不光是大夏各势力想知道的,也是各列强想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