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让风筝飞一会 (第2/2页)
朱元璋:“说!”
徐达:“那就说说,我封地杨中,我都没有去过封地,都不知道一亩地多少谷子,我有吃有喝,要那地也没用,我也不会种地,也不会去种地,要地何用?”
徐达根本不接朱元璋的话,而是反过来将朱元璋。
你要分,都给你,你总不能不让我一家老小吃喝吧。
徐达想的很开,以退为进,看看朱元璋怎么说。
朱元璋看了一眼李善长道:“咱告诉你们,苏州学府,海关司衙门,蓝玉剿匪,攻打小琉球,广东省改官田,朱亮祖清匪患,收云南都是出自一人之手,他就是咱的皇太孙,朱雄英!”
“今年广东省改官田,预计交租600万石,相当于去年全国三成税收,若是改了浙江,福建,江苏,安徽,河南,山东,七省之田,世界之大,哪里不能去得?
不到半个大明,收租八千万石,供养六万官员,供养百万大军。
这才是重来没有的富裕仗。
一个五岁的娃娃都知道,有钱就要用来强军富民,有钱不强军,难道用来赔款吗?”
“咱今天也把话说透,大明中医学府,咱要开遍全世界,大明的商船,咱要绕地球一圈,大明的军队会护着王旗,插遍全世界,这是大势!”
徐达继续塞点心。
李善长轻轻的放下书信:“陛下,事情是好事情,于民修养,增加国力,百姓粮食多了,人口也就多了。
可是怎么去管理呢?”
朱元璋笑笑:“军管。”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朱元璋最开始的土地管理制度。
要把这个说简单,其实也不难。
明朝初期收税是当地的名望乡绅收取,用的是摊丁入亩。
朱元璋发现不行,改为粮长收租,一般粮长都是当地的大地主,他们去乡里收税,不够的由自己家里出,一般没有二百亩地的,都不好意思称自己是粮长。
干的好的,朱元璋亲自接见,干不好的,那就不好意思了,挨刀打屁股是免不了的。
后来又不行,采用一鞭法,官员去收。
朱元璋比较重视文化人,对文化人呢实行了免徭役。
当时也只是对南京周边的一些地方,口号喊的响,但是实行的真没几个,明朝官员一直争了二百年,到嘉庆才和一鞭法一起实行。
免徭役并非是免税,有人说一个秀才能免七十亩的税,那是扯蛋,少交一亩都要砍头。
什么是徭役呢?
分为三种,哎呀妈耶,我不想写了,感觉都是废话占字数。
第一种是均瑶,就是百姓要去官府执行一些经常性的差役,比如当个保安,狱卒,马夫,驿站夫什么的。
第二种是杂役,就是官府临时派遣百姓去砍柴,修河,修路什么的。
第三种是里甲役,推选田多,人多的百姓为里长,管理一里地事务中的差役,反正这一里地的活没人干,里长干。
文化人不想干,手无抓鸡之力,蚂蚁也搬不动,身体娇贵怎么办呢?
拿钱顶劳役。
这就是当时文化人争论的一个秀才70亩地不交税。
田地税是主要的税收来源,为正税。
真正免除农业税是在2006年,历朝历代,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做不到。
除了正税之外,还有果园,菜地,桑林等,就算跑到海南岛种椰子树,也是要收税的,反正土地都是皇帝的,只要使用就要收税。
那又怎么会土地兼并呢?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写出来也不简单。
那要从当时的社会情况说起,长话短说。
就是有钱的越来越有钱,没钱的越来越没钱。
地多的越来越多,地少的越来越少。
就像今天的咳咳,哪个啥,你要是和首富平均一下财富,也是一个百亿富翁。
憎恨老板为富不仁,却争着给老板打工。
明初经商少,商业税只收一次,比如店铺,车辆等,也收不了几个碎银子。
盐,铁,铜都是皇帝的,在明朝能货物交易的东西很少,去掉这些也只有茶叶,丝绸布匹,和瓷器,这些都是要出口的。
即使现在,控制了矿产资源和能源,能交易的货物也几乎没有。
所以穿越到明朝,并非好事,挖个煤做煤球,没有朱元璋点头都要死一片。
那么现在朱元璋要改的是什么问题呢?
土地禁止交易,释放佃户,让所有农民有真正的土地,调动农民积极性。
其实喊的还是口号,就像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一样。
朱雄英只管提口号,实行起来朱元璋不得不考虑各个方面。
土地问题,历朝历代的皇帝思考了几千年,不是说过去一个现代人,就可以这样那样然后大明起飞。
不过,鸡飞蛋打可能是真的。
朱雄英要做的,就是为以后布局,先让百姓分好土地,然后提高土地产出。
让官民分开,减少层层盘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