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之奇葩的祖孙三代 (第2/2页)
他说:“孩子的性格必定遗传至父亲,智慧则遗传至母亲。”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后来看的话,就不难理解,周幽王为何会做出“烽火戏诸侯,只为博褒姒一笑”的荒唐之举了。
周幽王名叫姬宫湦,或许在父亲周宣王驾崩那一年他听到的传言,说有女人会祸害周王朝,从而大肆屠杀妇女和女婴,从褒姒的出现来看,并非空穴来风,可惜的是,上天注定的,又怎么可能凭人力逆转呢,褒姒一定会躲过这一次劫难。
有关褒姒的故事,多少还赋有一些神话的传奇色彩,还被司马迁记载在了《史记》里。
说在夏朝孔甲帝的时候,突然天降两条神蛇至夏宫,一雌一雄,孔甲命人卜算无论是留下它们还是赶走它们,或是杀掉它们,都是不吉利的,只有留下这两条神龙的唾液封存起来才是吉利的。孔甲帝命人用木匣子将唾液封存了起来,以后不许任何人打开它,就这样一直从夏朝流传到了商朝,再从商朝传到了周朝,一直到了周厉王这儿,因周厉王不信鬼神之说,偏要打开匣子看看,谁知一打开后,唾液便弄得满朝堂都是,怎么也打扫不干净,于是周厉王让一群女人赤身裸体对着唾液大叫,也不知这种方法是怎么想到的,估计也是阴阳师出的主意吧,司马迁没有交待,总之,这样对着唾液大叫了一阵后,唾液变成了一只大蜥蜴跑到了后宫去了。
在后宫里有一个六七岁的小宫女,不小心碰到了这只蜥蜴,随后蜥蜴就消失了。这个小宫女忘记了这件事,成年以后自己的肚子却突然大了起来,小宫女从未亲近过男人就怀孕了,就这样偷偷地生下了一个女儿,她非常恐惧,就寻了一个地方将女儿丢弃了。
到了周宣王时,突然民间流传起一首童谣:“山桑为弓,箕木为箭,周亡于此。”
正好有一对夫妻就是卖箕木箭山桑弓的,周宣王就命人去杀掉他们,两夫妻幸好逃掉了,在路上正好遇到了那个宫女丢弃的女婴,夫妻俩好心将她拾起带着一起逃窜到了褒国,并将她抚育长大,取名褒姒。褒姒越长越漂亮,出落得婷婷玉立,是一位标致的美人。
此时,周宣王已经驾崩了,掌管周朝的天子已经是周宣王的儿子周幽王了,褒国得罪了周幽王,于是挑选出一群美人送给了周幽王,褒姒也在其内。周幽王在后宫里一眼就被褒姒的美貌所吸引,此后,褒姒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褒姒为周幽王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伯服,因周幽王专宠褒姒,于是也想将她的儿子立为太子,可是王室里只能立皇后的儿子为太子,周幽王的王后叫申后,是申侯的女儿,申后所生的儿子叫宜臼,宜臼本是太子,可是周幽王偏偏废掉了王后和太子,立褒姒为王后,立伯服为太子,因此得罪了申侯。
褒姒长得非常漂亮,唯独不爱笑,越是这样,宠爱她的周幽王就想尽了一切办法要逗笑她,可很长时间过去了,褒姒依然从未笑过,这似乎成了周幽王的一桩心病,于是成天琢磨着有什么办法能让美人一笑。
有一次,周幽王望着烽火台心生一计,倒不如把烽火台全部点燃试试看,如此壮观的场面就不怕褒姒见了不笑,马上命人将烽火台全部点燃,古时的烽火台与狼烟,皆是有外敌入侵时,召集各路诸侯的报警信号,只要远远望见了烽火和狼烟,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赶来救援,周幽王点燃的烽火台,各路诸侯都不知就里,纷纷赶来,谁料却是天子的一场儿戏,众人心里忿闷不已,愤愤离去,褒姒见了众人被猴耍的场面,果然笑出了声,周幽王很是得意,似乎干成了一件天大的伟业。
于是,为了一再地博褒姒一笑,周幽王后来又多次点燃了烽火台,诸侯们只当是一次次的儿戏,便不再相信烽火台的作用,见之若惯,不再赶来了,众人只叹道:“祸起,周将亡矣!”
周幽王的前老丈人申侯,一直将他废后的事记在心上,对其恨之入骨,一直在等待合适的时机报仇,后来申侯联合了犬戎、缯国一起出兵攻打周幽王,此时的周幽王慌忙命人点燃烽火台前来救驾,可再也无人相信他烽火和狼烟的作用,这大概就是最初版的“狼来了”的故事。
周幽王被申侯刺杀于骊山脚下,他的王后褒姒也被俘虏走了,结局如何,司马迁没有继续讲下去,大概是情节过于凄惨,在当时不好用细节描述出来,我们却能想象出一个美人被俘虏走的情形,后来北宋的“靖康之耻”就是参考。
周王室的天下又归还给了申后的儿子宜臼,也就是周平王,然而周平王并未振兴祖上三代开始败落的周王朝,在位51年驾崩,平庸憋屈地去世。
或许周王室的衰败,就是从周厉王开始的,也或许如神话故事所说,从周厉王打开了神龙的唾液匣子开始。
其实,王朝的更替,哪里是镇国之宝所起的作用呢,人们用神话来将一切不幸与灾祸归于天意,实则细细想来,哪里是天祸,不过都是人祸久而成积罢了。
人不敢担此重责,于是将一切都归于天数,以为将所有命运都归结于上天定数就可以摆脱人患的责任,让代代良心好过一些,让历史不那么悲惨,实际上,纵观历史,“天数”成了背锅侠,人才是万事的主宰,一朝一代该走向何方,一代君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