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兴衰史 (第2/2页)
周公写下了一篇名为《无逸》的文章,以殷商如何从兴盛逐步走向衰亡为例,提醒成王不要贪图安逸、不恤民情。
他希望成王能够时刻记住文王创业之艰难,勤勉于政务、注意体察民情,成为一名合格的一国之君。
周公的辅政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帮助侄儿稳定了局势,让周朝逐步走向兴盛,七年之后,成王长大可以亲政,周公主动还政于天子,自己北面就臣,以另一种形式继续辅佐君王。
楚国牛了一把。公元前11世纪,周王室最为富强,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然而,周王朝在对外战争上却遭遇了大败。
在公元前11世纪中叶,楚国逐渐壮大,周王朝的第四任王姬瑕于公元前1034年亲征楚国,结果全军覆没,大败而还。
姬瑕不甘心这种结局,于公元前1002年再度南征,楚国吃了败仗,但是却用一种极易溶解的胶质材料制作了一条大船,泊在汉水上恭送国王,姬瑕坐上船行到中流,胶解舟沉,活活淹死。
总的来说,周朝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朝代,其历史充满了战争和政治斗争,虽然周王朝在对外战争上遭遇了挫折,但是其在国内的治理和经济发展却取得了显着的成就。
中国第一部成文法典。公元前10世纪,周王朝的第五任国王姬满命他的大臣吕侯,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成文法典,史学家称之为《吕刑》。
这部法典比《汉谟拉比法典》晚1200年,成为中国法律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公元前九世纪中叶,周朝第十任国王姬胡,发动政变惨遭失败。
姬胡逃走后,贵族们还要杀他的儿子姬靖,幸而召公和周公保护,才免一死,但形势已不允许姬靖立即继承王位,只能让召公、周公二人共同摄政,主持没有元首的中央政府,史学家称之为“共和政治”。
公元前841年,即共和政治第一年,中国历史的文字记载开始获得保存。这是中华人对人类文明最伟大的贡献之一。与此同时,其他文明古国的记载已经湮没,全靠考古学家辛苦的发掘,才能得到片断。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但是它的没落也是不可避免的,从周朝传到厉王这一代,国力就已经开始慢慢衰退,在厉王死后,由儿子宣王继位,宣王为了缓解周朝的衰败,对周边的少数民族进行了许多征服战争。
前期猛如虎,确实也或多或少的缓解了周朝的衰败,因此史书上称为“宣王中兴”。但是后期就像泄了气的老虎,宣王晚年,在伐太原戎、条戎和奔戎时,都打输了,越输他就越想打,因为他前期是赢过的,就有一种赌徒心理,结果是越打越输。
长期的战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他对百姓又增加了收税,以弥足国库的空虚,使百姓苦不堪言,哀声怨道,周朝更加的动荡。
宣王死后,儿子幽王继位,周幽王没有注意到周朝的破碎不堪,即将灭亡,上位后贪图玩乐,不理朝政,任用奸臣。底下百姓对王朝的反抗和怨气就越来越大。
妃子褒姒出现后,周幽王立即被她的美貌所迷,独万千宠爱于一身,然后开始了作死模式,首先将太子宜白废掉,立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还想将宜白杀死。又将宜白的母亲申后废掉,立褒姒为后。
为了博得褒姒的欢心,又轻率地玩了一个“烽火戏诸侯”的游戏,简称“狼来了”,玩了几回,把诸侯也得罪完了。
这回老天爷看不下去了。申候的老爸就联合了犬戎的军队进攻国都丰镐,当申侯和犬戎的联合军快攻到国都,烽火台上再次举起烽火时,诸侯和将领们以为是幽王又在逗褒姒取笑,都没有来,幽王就这么完蛋了,褒姒被虏,周幽王被杀。
当时诸侯才慢悠悠的过来,将太子宜日找到,立为天子,称平王。但是,面对这样一个残破不堪的国都,平王也无法收拾,只好将国都迁到东面的洛邑。
东迁以后的王朝叫东周,没迁之前叫西周。东周时期,虽然也有一些辉煌的历史,但是周朝的没落已经不可避免了。
厉王下台。周王朝第十任国王周厉王姬胡,因为任用了一位财政专家荣夷公,闯下了大祸。
荣夷公采取了专卖政策,将贵族们赖以谋生的各种行业全部改由政府经营,这引起了贵族们的怨恨和反抗。周厉王采取了高压手段,派人去卫国聘请巫师,在首都镐京建立秘密警察。
这些巫师有特殊的法术,能够看人一眼就判断对方心里所想的是什么事。他们巡回大街小巷,凡经他们指认为反叛或诽谤的人,即行下狱处决。
不久,镐京一片升平,再没有人反对国王了,也再听不到批评政府的声音,后来贵族们索性连话都不说,亲戚朋友见面时也只敢用眼睛示意。
周厉王大喜说:“怎么样,我终于使反叛和诽谤停止。”但他的大臣召公却认为这只是堵别人的嘴而已,仅只堵嘴,不能解决问题。周厉王却认为已经解决了问题。
公元前842年,政变发生,贵族们攻进皇宫,巫师全部丧生,周厉王狼狈逃到西方彘邑,在那个以养猪出名的地方,度过他的晚年。
周召共治。周厉王逃走后,贵族们还要杀他的儿子姬靖,幸而召公和另一位大臣周公保护,才免一死,但形势已不允许姬靖立即继承王位,只允许召公、周公二人,共同摄政,主持没有元首的中央政府,史学家称为“共和政治”。
14年后,也就是公元前828年,共和政治终于宣布结束。为什么会结束呢?那是由于姬胡在流亡中逝世,姬靖乘机即位,恢复君主政治,是为周宣王。
进入公元前8世纪后,周王朝屡次受到野蛮民族的攻击,但第12任王姬宫涅,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周幽王,却不思抵抗,反而变本加厉地玩起了自取灭亡的“烽火戏诸侯”。
周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王朝,它的兴衰历程,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周厉王时期的政治斗争,是中国古代政治斗争的一个缩影。
荣夷公的专卖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却破坏了贵族们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反抗。周厉王采取高压手段,用巫师镇压反抗,这种手段虽然暂时解决了问题,但却不能长久维持社会的稳定。召公的“共和政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但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姬靖恢复君主政治,才能重新建立起一个稳定的政治秩序。
周幽王,是周宣王的儿子,他登上王位后,却将周王朝带入了多灾多难的境地。
公元前780年,岐山崩裂,三川干涸,民间认为这是大旱灾的前奏。姬带提醒周幽王,但他却不以为意,反而将姬带赶回他的封国。褒珦进谏,周幽王却将他囚入监狱。
褒珦的儿子褒洪德想起周文王姬昌被囚禁的故事,训练一批美女献给周幽王,最终成功营救褒珦,并让褒姒成为正式王后。
然而,褒姒性情严肃,很少露出笑容,周幽王千方百计引逗她发笑,但都无法成功,一位“忠心耿耿”的大臣献计说:“如果燃起烽火,包管王后会笑。”周幽王听从了这个计策,带着褒姒前往骊山,举行盛大宴会。
欢宴到深夜时,周幽王下令燃起烽火,刹那间,火焰直冲霄汉,像一条逃命的巨鲸一样,不断地一股一股喷出火柱,向黑暗的远处奔腾而去。
王畿附近的封国国君们从梦中惊醒,以为镐京已被蛮族包围,国王危在旦夕,立即集合军队,率领驰援,周幽王和褒姒居高临下,准备欣赏这场自以为使人出丑的伟大节目。
黎明时分,那些身披重甲,汗出如雨,衔枚疾进的勤王之师,果然进入视界。不久就抵达骊山脚下,封国的部队虽经过一夜急行军,仍精神抖擞,面上呈现着即将献身国王、为国战死的忠义颜色。
周幽王大为满意,派人宣布圣旨说:“谢谢各位,没有什么外寇,我只不过用烽火解闷一下罢了。请你们原路回去,另候犒赏!”那些封国国君好不容易才相信自己的耳朵后,纷纷偃旗息鼓,狼狈而去。
褒姒看到眼里,不禁嫣然一笑,这一笑使她更加美如天仙。周幽王大喜说:“王后一笑,百媚俱生。”
就在褒姒百媚俱生的时候,周幽王下令杀掉了废太子姬宜臼,这一事件引起了申国国君的强烈抗议。
申国国君写了一封奏章,提出了严厉的抗议,但是周幽王并没有听取他的意见,反而下令撤销了申国国君的封国,并集结军队,准备出兵讨伐。
申国国君知道单独不能抵抗,于是他联合了位于镐京附近的蛮族犬戎部落,要求犬戎采取行动。犬戎部落早就对镐京的财富和美女垂涎三尺,乘着周王朝内讧,申国派人在镐京埋伏内应的机会,立即进攻。
周幽王急燃烽火向诸封国求救,但是封国国君们都拒绝再被戏弄,镐京于是陷落,宰相郑桓公姬友战死,周幽王被杀,褒姒被蛮族掳去,不知下落。
申国国君得到周幽王死亡的消息后,联合若干重要封国,拥立他的外孙姬宜臼登位,也就是周平王。但是,镐京经历了犬戎部落的一场焚烧和劫掠,人民流离,一片断瓦残垣,无法居住。
周平王只好将首都迁到东方320公里外的洛邑(河南洛阳)。因为洛邑在镐京之东,史学家遂称之为“东周”,追称镐京时代为“西周”。
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巨变已经开始,旧秩序结束,出现的是一个混乱、不安、分裂,内战频仍的另一个局面。
周王朝的版图现在只剩下中原地区,王畿也跟着缩小,只剩下洛邑周围不过二万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而在此弹丸之地中,又要安置在西方不能立足,而随着东迁的一些残破封国。
各封国当然一如往昔的直属于国王,但王畿缩小之后,国王的财源兵源都大大地减少,而且一天一天的趋于枯竭,再没有力量支持原有的威风和尊严,各封国遂产生自行扩张领土的野心。
第一个发难的是位于黄帝姬轩辕故都(河南新郑)的郑国国君郑武公姬掘突,他不满意自己狭小的疆域,在阴谋诡计之下,他把女儿嫁给邻近只100公里的胡国(河南漯河)国君。
公元前763年,郑武公召集会议,讨论应该先向谁用兵,霉运当头的大臣关其思说:“胡国最近,是最好的目标。”郑武公义愤填膺,大吼说:“郑、胡两国有长期的友谊,胡国国君又是我的女婿,你竟有这种不仁不义的想法,天理不容。”立即把关其思斩首。
胡国国君听说后大为感动,不再在边界设防,于是,郑武公发动奇袭,把胡国灭掉,在周朝时期,中央政府对于封国兼并封国的事件毫无反应,郑国吞并胡国的事件成为了周王朝土崩瓦解的信号。
从此,各封国之间开始出现了层出不穷的诈欺和火并,形成了一个险恶的国际社会。每个封国都明白,国王的权力和光荣已经成为了过去,再也不能保护自己,唯有依靠自身的力量才能生存,因此,封国之间只能靠武力来维护自身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