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朝廷要的是能办事的人 (第2/2页)
女帝顿时破防,笑颜如花,“你可真是坏透了,要是那些士子们知道,肯定要把你恨死了。”
“没办法啊,现在朝廷要的是能办事的人,对于那些不办事的,我也只能这样了。”苏铭摊着手,一脸无奈。
“行了,你打算什么时候举行科举?”
苏铭胸中早有腹稿,认真道,“近两个月以来,吏部一直在统计参加科举的士子,我还派了人监视,以往那些限制通通取消了,不管是不是出身名门,寒门,亦或者是布衣,罪民之后,只要会写字,背得出论语,就能够参加科举。”
“这次参加科举的人非常多,现在名单统计,差不多已经过万,在这些人中录取几百个也差不多够了。”
“要是再多来点人,我们的人就有点不够用了。”
说到这,两人互相对视一眼,很是无奈,他们手上能用的人还是不多啊。
……
在苏铭与天师府搭上关系,准备科举的时候,李嗣源也没闲着。
在晋王府中闭门思过半个月,他一边安排通文馆隐于地下,重新建立据点,一面让手下的人接触洛阳之中要参加科举的士子们。
这次科举,从天南海北赶来的士子足足有万余人,这么多读书人汇聚在一起,隔三差五的举行诗会,文会。
各种诗篇在文会中传唱,进而在市井之中流传,文人虽然相轻,但诗篇的水平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一首好诗,一旦流传开来,足以轰动全城,圈粉无数。
你可以怀疑现今之人的道德水平,但不能怀疑他们的诗词鉴赏水平,在大唐,就算是市井之人,也能唱几首小诗。
没错,就是唱。
在古代,文人做的诗,是可以当场唱出来的。
就这样,在有心人的造势之下,短短几个月,洛阳城里涌现出了不少才子。
这些才子,无一不是科举大热门。
李嗣源瞅准的就是这些人,如果这些人中举,他将提前把这些人收在麾下,就算不中举,养着这些文人也可以为他摇旗呐喊。
普天之下,敢拒绝李嗣源的人没几个。
所以,他很轻而易举的就拉拢了大部分人。
当然,李嗣源也没让手下的人弄考题,徇私舞弊,以他的骄傲,自然不屑为之,更何况万一除了纰漏,对他的名声也有妨碍。
截至目前,李嗣源在天下人眼里,还是非常不错的,名声也是极好。
这也是苏铭为啥不立即弄死他的原因之一,名声太好,杀不得,一杀,他自个的名声就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