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砍了吧 (第2/2页)
“许长史,之前让你准备的那些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李达走了之后,唐梓昱转头看向许元德。
“殿下,下官已经准备妥当,只是这后来发生了这么多事,还没有来得及给殿下送去。”
“殿下稍等,下官这就给殿下拿来。”
很快,许元德就抱了一大箱的资料,回到理事府正殿。
“如今殿下励精图治,实乃百姓之福啊!”
将一张巨大的羊皮地图摊开在理事府的桌案上,许元德高兴地感慨道。
唐梓昱此时却是认真地看起这张珑夏官方制作的地图。
与21世纪人人手中都能够看到的高清地图相比,这幅地图实在是太潦草。
除了主要的山川与河流,以及每个州府的大致轮廓,就再无其他多余内容。
见到这样的地图,唐梓昱心想,这地图上面,说不得还有不少的错误的地方。
随后在地图的西边,找了滨州城。
以此推算,这珑夏王朝的版图的确很大,差不多有21世纪的华夏外加外蒙的疆域大小。
难怪珑夏三百多年以来,很多人都有天朝上国的思想。
珑夏太祖实在是勇猛非常,统一了这么大的一片疆域。
只不过这幅地图并未标记珑夏之外的国度。
想来也因为闭关锁国的原因。
唐梓昱心中感慨,然后默默地将地图折了起来。
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封地。
滨州城在昱地的西部,是珑夏西边的要冲关塞。
鹿城位于滨州城的北边,桐城位于滨州城南边,凃州和颌州位于东边,葛州位于东南。
昱地六州,地处珑夏西部边陲,水资源相对匮乏,这也是昱地六州农业落后的一个原因之一。
想到这里,唐梓昱便不由想到曾经旅游多次都江堰。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战国时期,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摔众修筑,屹立两千多年,经久不衰,是造福造福千年万民的伟大水利工程,是华夏先辈的智慧结晶。
蜀地在古代是旱涝灾害严重的地方,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成功修筑,则成就了蜀地“天府之国”的美称。
让曾经贫瘠的蜀中平原,变成了数十万顷的沃土良田。
它不仅是华夏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更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
如果自己能够成功借鉴都江堰水利工程,将涛涛的滨兀江水引入六州。
那是不是意味着以后的昱地六州,就不用再靠天吃饭了。
心中火热的唐梓昱,此时打定决心,一定要建造这福泽万民的大工程。
如此一来,昱地万民归心,封地的发展就能够更加地顺畅。
拿起毛笔,唐梓昱在许元德在理事府备好的纸上就开始画了起来。
脑袋里面不断回忆曾经看过关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介绍。
都江堰水利工程至鱼嘴伊始,将岷江的水一分为二。
在平常时,岷江六分的水排入人工开凿出来的内江,而在洪涝季节,内江的反冲击力,则变成了六分水入岷江,四分水入内江,有效地避免了洪涝季节时良田被淹没。
鱼嘴之后,就是飞沙堰,由于鱼嘴在江水的上游,江水冲击力非常大,夹杂着大量的砂石,如果不进行干预和控制,人工开凿出来的内江河道很快就会被泥沙堵塞。
位于内江和宝瓶口前端的飞沙堰,主要作用就是拦水及分沙泄洪。
枯水季节时,因为飞沙堰的拦截,江水大多数流向宝瓶口,从而继续往下,灌溉良田。
飞沙堰仅仅比内江高出两米,洪涝季节,洪水就会漫过堰堤,流向外江,并带走江水中大量的砂石。
仅仅只有不到一层的砂石进入内江,是确保蜀中平原不受洪涝灾害的关键要冲。
最后就起调控水流作用的宝瓶口,这是用人工在前山凿开的一个口子,由于造型似瓶口,故而得名宝瓶口。
在这里还有一条备用的泄洪河道,当洪水过多时,由于宝瓶口的特殊功能,洪水就从备用河道从内江流向外江,避免了水患的产生。
这项旷世工程,正是由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成了世界水利工程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