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基础研究论 (第2/2页)
【华夏与m国真正的差距在哪里?】
【这么多年来,m国科技实力为何能引领全球?华夏与m国之间,最根本的差距在哪里?
是什么阻碍了华夏的科技创新?政府、教育、科学界以及全社会需要做出哪些改变?
对于两国的科技实力,我认为国人应该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现代科学的发展,是一个立体架构,包含着三方面:
1.基础研究
2.应用研究
3.面向市场的开发研究
......
整篇文章,字数并不多,但却极其深刻的剖析了,华夏国与m国在这三方面的差距,入木三分。
文章中提到的“原初创新”这一概念,甚至方禹都深为赞同,而对于那句“凡是在华夏接受过初等教育和大学教育的学生,将来都不可能成为原初性的科学家”更是让方禹深以为然。
在这篇文章之后,还有一篇新的文章,发布时间,正是昨天。
【华夏出现了一个方教授,可以改变华夏的教育性质吗?】
这篇文章则是更加有意思。
陆云舟完全就以方禹为例,向所有读者问出了这个世纪性的难题。文章中提到,方禹凭借一己之力打破西方各国的封锁,这是一个值得高兴,也是值得华夏自豪的一件事。
可文章紧接着就提出了两个极其尖锐的问题:等到方禹死了,华夏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方禹吗?
方禹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将华夏的科技实力往前推五十年、甚至百年,但等方禹死了之后,谁能站出来接过他手里的接力棒?
答案是:不可能,没有人。
文章的最后,陆云舟呼吁,华夏必须改革教育模式,真正的为国家培养出具有原初性的科学家。
两篇文章之后,还有一些陆云舟的生平介绍。
从资料上看,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为社会培养了不少优秀的人才。这些人才,有从政的,也有经商的,各行各业都有,唯独没有去搞基础研究的,一个都没有。
临近退休之际,陆云舟深感一生教书育人,以他一人的力量,是根本不可能改变华夏的教育的。
因此,抱着毅然决然的态度,他联系了一些关系比较好的学生,筹备了大概一千多万的资金,打算成立一个全新的大学。
这个大学唯一的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具有科研意识、科学素质的人才,以求改变华夏基础研究几近一片荒漠的现象。
看完陆云舟的资料,方禹陷入沉默中。
他有些感叹,华夏国真不愧是人才济济,总有人能看到常人所不能看到的东西。
但是光看到没有用,还得拥有改变的力量。陆云舟的目标很伟大,但如果光凭他一人,是不可能将这个目标实现的。
成立一个大学,只为国家社会培养科学家,听上去很美好。
但这个梦想完全没有现实的土壤。
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毕业之后,这群拥有着“原初性”的科学家,去哪做研究?经费从哪里来?他们又靠什么成家立业?环顾整个华夏,似乎都没有他们的去处。
科学院?那可是华夏最顶级的科学家才能进去的地方,就连他们的学生,都至少是博士起的。
去到各地的一些研究组织?他们有可能进入,但是进去之后,绝对不可能自由的做想做的事情。
因为所有的研究组织、机构,都是以赚钱为目的的。意思就是市场上哪个东西赚钱,他们就研究哪个。当某个研究暂时失去了市场,那跟在后面默默做研究的人,绝对会被辞退。
而基础的研究,没有时间的累积,是不可能出成果的。
即便是方禹拥有【星痕】,想要提升华夏的基础研究,也绝对不是一件容易得事情。毕竟,答案容易抄,但是抄答案的背后,你了解原理吗?抄答案的时候很简单清楚,但是换了一个场景,很可能就不会运用了。
这也是为什么,方禹到目前为止,所研究的都是应用科技的原因。
也就丁仪与陆一鸣的研究,称得上是基础研究。但一个科技树,基础研究可是各方个面的,远远不止基础材料与基础物理那么简单。
第二个现实的问题是:陆云舟手里只有一千万,这个钱建一个学校都够呛,更别说挪出更多的钱给学生们做研究了,根本不可能。
基础研究,是需要钱的,海量的钱。
没钱,在这个社会上,将会变得寸步难行。
“陆云舟遇上我,看来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啊。”
“那就由我来起个头,做那个掀起风暴的蝴蝶吧。”
pS:关于本章中提到的“华夏与m国之间真正的差距是什么?”一文,实际上是来源于清华大学科学系主任吴国盛教授的观点。各位大大有兴趣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