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号同学 第1节 (第2/2页)
“夏夏,这儿!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坐累了吧?”
漆夏乖巧道:“不累的,姑妈。”
漆兰静接过她手里的行李箱和一只背包,招手拦下出租车,对司机说:“去白塔巷五十六号。”
出租车上暖风还算充足,漆兰静松了松脖子上的围巾,说:“一年不见,你变了好多,哎呀,都长成漂亮大姑娘了。”
漆夏自小体弱多病,常年打针吃药,上高中前身材浮肿一直肉嘟嘟的。也是去年加强了体育锻炼,渐渐的打针少了人也瘦了。
她腼腆地笑笑,“还好,听医生的话,一直在跑步锻炼。”
漆兰静就喜欢她这种乖巧的劲儿,说:“学校已经安排好了,京大附中高二五班,二月底开学,这段时间你正好适应一下。”
“谢谢姑妈。”
漆兰静:“一家人客气什么,从西站到白塔巷得四十多分钟,你先休息会。”
车外景物飞快后退,漆夏趴在车窗上,出神地望着这座陌生的城市。脑海中记忆片段闪回,走马观花似的,她回想起过去短短十六年的人生。
漆夏父母离异,从小和爸爸,妹妹三人在乙洲岛生活。
她的爸爸漆力国在岛上经营一家海鲜批发商店,放学后漆夏会去店里帮忙,有时候是做饭,有时候是算账,大人们总调侃她,小小年纪却是漆力国的得力干将。
印象里,漆力国总是很忙,生活的重担压在他身上,起早贪黑几乎吃饭睡觉都在店里。他总念叨自己忙得过来,让漆夏养好身体,把时间花在学习上。
漆夏很懂事,从小到大作业都是提前完成,学习努力,她知道只有考上好大学,以后才能找到不错的工作,对于普通人来说,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乙洲岛属于岚城市,但漆夏并没有去过市里几次,幼儿园,小学,中学一直在岛上度过,这是她第一次出远门。
至于出远门的原因,要追溯到半年前的一场意外。
那天漆夏像往常一样,下晚自习后骑车去店里帮忙,骑车骑到一半,小岛上骤然响起救护车的呜呜声。
她的心莫名紧了一下,目光追随那辆救护车,最终看见它停在了自家海鲜批发商店门口……
漆力国突发心脏病,没抢救回来去世了,母亲赵湘琼联系不上,漆夏和妹妹漆圆彻底成了孤儿。
漆兰静原本打算把哥哥的两个孩子都接到京市,但她能力确实有限,上有公婆下有儿女,一大家子商议后,决定漆圆由大伯父照顾,继续在乙洲岛上学,漆夏则跟着漆兰静来京市。
首都京市,一个和乙洲岛完全不同的地方。漆夏从长长的回忆里晃过神来,只觉空气沉闷。
车内正播放音乐,“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
是五年前那首红遍大街小巷的歌,于此时而言倒也应景,但京市真的欢迎她吗?
漆夏不知道。
车子驶入二环路后开始拥堵,车流移动缓慢,喇叭声响成一片。
趁着这会,漆兰静拉起她的小手,语气温和:“夏夏,还记得之前姑妈嘱咐你的吗?去了陈奶奶家里要怎么做?”
漆夏怔忡片刻,点头:“记得的。”
先前漆兰静和她说过家里的情况,六口人都挤在七十平的出租屋里,家里没有多余的房间,附中又没有宿舍,漆夏来京市,住的地方就成了难题。
好在运气不错,漆兰静以前是私立医院康复科的护士,后来因缘际会,被一户人家看中,聘为长期私人护工。
这家人姓陈,在京市是有名的人物,最不缺的就是钱和房子。
漆兰静成为私人护工后,吃住都在陈家老宅。她本打算花钱重新租一套大点的房子,陈奶奶得知情况,大方地说家里空房间多,住个小姑娘不碍事。
于是,漆夏的住处就这么解决了。
漆兰静:“陈奶奶一家都是很好的人,老宅只有她一个人住,周末她的儿孙会过来吃饭……”
且说着,车子停下,白塔巷五十六号到了。
漆夏目光从洗得发白的袖口移开,往外看去,视线凝在眼前这栋白色小洋楼上。
简洁对称的西式结构,庭院中有花园,雕像和空泳池,白墙红瓦之下,是掩盖不住的气派豪奢。
她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房子,虽近在咫尺,却感觉比电视上那些富丽堂皇的宫殿还有距离感。
漆兰静道谢付了钱,车门打开冷风灌进来,刀子似的割在脸上。
漆夏呼出一口白气搓了搓手掌,跟着漆兰静下车绕到后备箱拿行李。
拎着东西进门,漆夏才发现白色洋楼后面还有一幢两层的房子,明显是附属这栋洋楼的,中间隔着一片空地。
漆兰静带她去了那栋两层的房子,指着一个房间说:“以后你睡这儿。”
房间面积很大,大概二十来平,书桌衣柜等家具一应俱全,光线明亮,窗外就是花园,隆冬时节望去白茫茫一片。
漆夏问:“姑妈,你住哪?”
漆兰静指着隔壁一个房间,“白天会在这儿午觉个把小时,晚上住陈奶奶那屋,陈奶奶行动不便,我得守着她。”
简单收拾好行李,天就黑了。冬季北方天黑得早,漆夏看看电子手表,这会才五点半。
初来乍到,在别人家里的漆夏顿生局促,提议说:“我想去谢谢陈奶奶。”
寄人篱下,该有的礼数不能少。
“不急,今天有点晚了,明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