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致远未来的死规矩 (第2/2页)
相对而言已经可以认为是比较宽敞的了,致远未来毕竟是一个很特殊的学校,目前这所学校制定的学科基本以理工科为主,少数文艺科为辅。
大概比例7:3
因为从致远未来大学毕业过后,是需要从分配工作的。
理工科的人员可以分配大量的技术岗位,这和致远未来的技术指向也是一致的。
另外的3成文艺科对应火炬公益和凛净科技等一系列公益商业,公益,商业岗位以及致远新区里面各个事业单位的职位。
毕业包分配的学校当然独此一家。
但同样也压力巨大,限制每年度的招生规模,也就是为了减少人员安排的压力。
在解决人员安排的问题之前,重要的还是要让这所学校里面毕业的学生能在真正意义上拥有足够的能力去适配这个工作。
也就是要让学校里面的所有学生毕业过后,自身的能力素质都能够提升一大截。
要解决也不难。
衍生技术研究院就可以用来解决相当大部分的问题,提升人员的素质。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拔苗助长”。
学校的所有教职工人员,全部都由致远科技里面的研究人员来担任。
“原汤化原食”。
不愁解决不了人员的素质问题。
然后才是工作安排的问题,一年3000人,十年3万,用不了多少时间,致远科技毕业包分配工作的体系就会大饱和。
饱和就意味着不流动,只进不出就会变成一潭死水,虽然看起来稳定,但是不流动就会变臭。
活水也会变成死水。
所以即便是砍上一刀会很痛,这把刀一定要砍,从上到下砍个遍,才能让死水出去,活水进来。
但又必须在很大一部分情况上满足致远未来学生对于稳定工作的渴望,如果没有这份渴望,就会让学校的没有好的招生。
在思索片刻过后。
何致远还是决定在毕业包分配的工作体系上增加一个30年的限制条件。
就是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是致远科技安排的,30年期一过来,都要退出这个体系。
在计算之中,从致远未来成功毕业的学生,平均年龄也该在24~30岁间。
工作30年,基本上也就抵满了退休年龄,抵满了退休年龄要退,没有抵满也得退,只是多发一部分一次性退休补偿。
致远科技说到底并不是一个体制单位,而是具有明显商业性质的公司。
相比较普通商业公司“传承制”,何致远更希望的是以致远科技为主的所有附属。
只要期限一到,即便刚刚坐上更高位置,也得退。
相比较单位。
30年期也就是个固定额度,就算每年以毕业3000为例,30年就是致远科技最多同时为9万人提供稳定工作。
9万人就是一个死的数字。
多一个人都不可以,有人进来就必须有人出去。
即便某一年度退的人远多于进的人。
这些空位,即便是空着,也不允许被占着。
因为这本来就是致远未来大学学生的专属通道,吸纳了这个专属通道以外的人,当某一天空位突然满足不了学校毕业的人数过后。
9万这个数字就会被直接撑破。
破了,想要补回来那可就难了。
这个办法和现行的退休体制是有些像的,不过在体系上更强硬了一些,说好的30年就是30年。
能够进入致远未来大学读书的,18~27周岁。
6年学士,5年硕士,4年博士。
而是致远未来的招生是广大社会人员,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工作不满30年就会抵达退休年限。
相对来说,死规矩要残酷一些,但也会公平很多。
致远未来最多也就只有9万人规模,也会让致远科技的周边压力大减。
何致远预估致远科技的人员巅峰时刻,旗下员工应该不会超过20万人。
对于一个超大型企业而言,20万员工确实不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