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人才培养处 (第2/2页)
最近这几天,吴光都是上午处理工作以及负责接待预约上门咨询的人员,下午就开始在快保组织研究中心以及大力号基地溜达。
相比于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快保组织研究中心采用的是“无导师”培养,即没有特定的老师来负责研究生的研究计划。
研究中心的学术科研系统由大力号控制中枢以及光头无敌负责。
研究生的一切纸面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研究大纲、研究计划书、实验数据、文献、论文等直接通过电脑上交到研究中心的学术科研系统。
上交的纸面材料将有系统审核查阅以及提供有效的建议。
研究中心内每一个人的研究内容在中心系统上是完全透明的,中心内每个成员都可以查询阅读。
并且中心系统对于每个人员的研究方向都有很细的分类标签。
每位人员都可以通过中心系统来寻找并且预约时间与合适的人员来进行会议开启“头脑风暴”。
这些人员往往会选择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同或者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在中心系统的有效支持下,他们总能找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研究人员。
“无导师”培养制度在这种系统的帮助下,变成每个人都将会是我的老师,而我同时也将会是每个人的老师。
这种培养制度也是摘抄得上一代人类的人才培养制度。
先是通识性培养,然后再进行兴趣化培养,然后再开始专业化培养。
目前快保组织研究中心的培养制度就是借鉴了上一代人类专业化培养的方式。
先是培养学生基础的学术研究能力,然后直接让他们开始独立进行学术研究。
因为所有学术研究步骤都要上传到统一的智能系统,所以学术信息是完全透明了,实验数据造假、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将没有任何用武之地。
科技带来的透明程度,也会让社会上任何不端行为无所遁形。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方式是拘禁的人们的“自由”。
拘禁了人们任何想要尝试不当行为的自由。
对于上一代人类而言,每个人做任何事情都是时时刻刻被监视的。
不过这样其实是有悖伦理的,但上一代人类很幸运。
每一个人都是阳光下堂堂正正的人,注意这里是说的每一个人都在阳光下。
等到了下午,吴光从待机状态下苏醒过来,起身走出办公室。
先是来到了快保组织研究中心循环生态科室。
循环生态科室的负责人是一位四十多岁的知性女性,叫做吕瑟。
不知道为什么,各国对循环生态学都不是很感兴趣。
相比于循环生态学,各国对具体的可以实现物质循环利用的学科以及方向更感兴趣。
这个科室是吴光在坚持下要设立的。
如何构建一个可以有效循环的生态系统对于想要自由航行生存于星际的中种族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对于改造殖民地星球的生态环境。
吴光也将此嘱咐给了吕瑟。
吴光提醒道:“可以多借鉴地球生态环境的演变,如何人为地在一颗类似的行星上加速这种演变,使原本有潜力但短期内不适宜人类生存的行星转变成适合人类生存的行星。千万不能局限在对现有生态系统的模仿与研究。一定要有发展的眼光,要锚定我们的根本目的。”
在循环生态科室串完门之后,吴光又去其他几个科室溜达了溜达。
吴光很享受这种和研究人员交流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