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洗夫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第2/2页)
转而继续派另外的孙子去支援,力战,一直前进到广州近郊的地方,和支援的隋军汇合,之后合力进攻广州,平息这次叛乱。】
百姓对洗夫人的感官那叫一个好啊,他们就不喜欢打仗,也没有所谓对蛮人的轻视,反而很羡慕她治下的百姓,这样的官员,肯定会有好日子过的。
“唉,要是现在百越也有这样的人就好,我们也不想打仗啊。”
秦汉两朝的百姓在此刻心意相通,他们对于武功没有什么概念,只知道打仗是要死人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若是能有洗夫人这样深明大义的人,友好的促进中原和岭南自然是更好。
林书听见他们的谈话,想着他们的皇帝和大臣黑心的主意,没法说的是,不用着急,你们皇帝马上就能给你们造出来一个,你们完全不用羡慕别人家的。
造神嘛,果然从古至今都差不多的路数。
谁说古人脑子古板的?
转得可比她快得多。
【当时得洗夫人已经是七十多岁得高龄啊,可是为了安抚岭南等地的部族和百姓,还是每日不惜辛苦的安抚他们,也是在这时候,她身上的爵位变成了谯国夫人。
广州后来接任的总督不是个好官,鱼肉乡民、贪污暴虐,他是知道怎么激怒广州等地百姓的。
幸好洗夫人身上有特权,她知晓后立刻上书隋文帝,还将幕府里的属官派遣到京城去面圣,揭发官员罪状,奏折也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直接提出安抚各族人民的法子。
和那些妖艳贱货、通篇废话的请安折子可不一样。】
每次都要写一大堆歌功颂德的臣子突然心虚,天幕这是在点他们吗?
不少看得眼睛都花的皇帝连连点头,好话是爱听,可一封折子前面十分之九都是拍马屁的话,最后才能找到那么点有用的信息,不怪他们每次看着看着都脾气大。
朱元璋赞同的点头,“就是,像是这位洗夫人就做得很好,正儿八经的干活儿就是,那些媚上的话可别说了,听得叫人怪恶心,我都想把人脑袋砍下来叫你们看看,自己到底写了些什么。”
大明的臣子感受到了深深的恶意,这官真是没法做了,你这是威胁恐吓吧?
这次朱标都没有出来打圆场,主要是他想到看的那些折子眼睛就痛。
毕竟他爹可没有什么太子不能看的意识,恨不得把那些活儿都往他身上堆。
今日不声援他爹,来日受苦的可是他啊。
再说啦,那些溜须拍马的话属实是不好听,听了没有达到叫人高兴的效果,反而很是尴尬。
【隋文帝对洗夫人也是高度的信任,很是重视这件事啊,毕竟搞不好又是要起义,你这长得浓眉大眼的家伙不怀好心坏我安宁啊。
这一查自然跑不脱,直接把人处死,隋文帝又下诏又要洗夫人去安抚当地百姓啊。
虽然很佩服洗夫人,虽然洗夫人心中有大义,但我还是得说一声啊,要一个年近九十的老人家奔波劳碌、费心费力,领俸禄的大臣不觉得需要羞愧吗?】
哪怕出行都是坐马车、坐轿子,就古代哪个交通条件,就那个防震技术,几十岁的高龄还得操心这操心那,确实很不容易啊。
隋朝的官员还真被林书说得心里不自在。
隋文帝同样难得老脸一红,这里面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啊。
【洗夫人是高寿,过世的时候年过九十,隋朝廷好在还有良心,赠了厚厚的丧礼表达对这位老人的尊重和悼念。
纵观洗夫人这漫长的一生,可谓是真正的波澜壮阔。
生逢乱世,且作为南越的首领,她其实比谁都有起兵的条件,民心、武装力量都具备,完全可以成为割据一方的豪雄。
可是历经三朝,从未有过此等不臣之心,她更关心的是岭南的安定,是治下百姓安稳的生活。
洗夫人始终把百姓的愿望放在第一位,一生不遗余力的协助朝廷剪除地方势力,推进民族的融合和岭南社会进程。
我们有一位伟大的领导人还曾称赞过洗夫人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如此高的评价,可众人心悦臣服。
从这位夫人的生平,没有多少人有资格去评价她,都只能用瞻仰的目光去仰视她。
他们有什么资格对这样的任务评头论足呢?
大多数人都还是知廉耻,有自知之明。
【洗夫人像还挺有趣的。
第一个便是,咱们国家老传统了,反正就是给喜欢的人修庙,洗夫人也不例外,基本上冼夫人像右手都拿着一把扇子。
这里大家可能就会疑惑,冼夫人作为武官,为什么不拿刀剑而拿扇子呢?
按照当地人的说法,冼夫人这把扇叫神风扇,威力无穷,他们把自己的美好愿望都附加在这把扇子上,认为若是有瘟疫、有邪气都能扇一扇就驱除,觉得这是一把八宝扇。
其实这也是百姓对洗夫人的一种赞美和敬仰,神化她的存在。】
林书差点顺嘴问了句知不知道铁扇公主,毕竟真的很叫人联想,但那会儿吴承恩老先生的老祖宗都没出生,肯定是扯不上关系的。
【第二便是在高州的大多数冼太庙中,会发现基本上都是两个冼夫人像,按照一前一后、一大一小来布置。
为什么同一个庙堂中会有两个像呢?
这两个里面 一个是无法挪动的固定坐像,而前面的小一点的坐像,则是巡游时能挪动的像,在广粤地区,巡游的时候可是得把他们请的神仙带出去逛一圈的。】
“神仙像还能搬出去的啊?”
这个风俗很多人都不知道,头一次听见还很新奇。
居然还要把神像搬出去巡游,听着还挺热闹欸。
【第三便是在冼太庙里,神像还不是洗夫人一人,除了她的丈夫之外,还有王母娘娘、观音以及潘仙,当然,不能喧宾夺主,冼夫人像还是得位于正中。
这也是当地人习俗所导致,这些神仙他们都拜,因此就放到冼太庙内,一群人都放在一个庙里,只能说百姓还是挺喜欢热闹的。
至于神仙打不打挤,那就是和他们无关了。
同时,因为洗夫人出巡还衍生出来‘年例’。
在粤西地区,很多村落都有“年例”,这可是个十分热闹的日子,甚至是某些地方一年最隆重的节日,家家户户摆三牲敬神佛。
它的产生是为了迎接洗夫人出巡,后来便衍生出来固定的节日,而由于冼夫人出巡各地时间不一,因此各村年例时间也不尽相同。】
“居然还能这样?”
百姓自然时喜欢这些奇闻轶事,听着便热闹。
而其他人则是听得一肚子酸,尤其是想要留下点名声的。
如此深入地方的习俗和庙像,就是不想青史留名都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