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三体》! (第2/2页)
节目播出后,吸引了更多影迷关注。
究竟何等剧本能让如此多优秀演员倾心?
“《三体》的规模太壮观了,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
“难以置信,竟为一部电影专门拍了纪录片。”
“六十多位顶流助阵,阵容太豪华,宋昊如何调度他们呢?”
影片亮点繁多,尤以“地球往事”中的汪淼多次探索三体游戏世界为甚,涉及巨型人形计算机、人体脱水、三日并升等奇观,想象力天马行空。
宋昊按剧本指示,国内各地奔波,力求实地取景,避免过多特效。
从北至南,考察了多个地点,自然风光的壮丽无需人工雕琢。
团队根据剧本需求,最终选定五百余处场景,遍及宁涛、京城、黑江等地。
但《三体》中不乏超现实场景,现实中难觅其踪,故搭建了拍摄基地,如电影中的“古筝行动”。
此片段非全CG,需真实再现巨船切割场景,宋昊采用CG结合实拍,既节省成本,又提升视觉效果。
在《泰坦尼克号》中,宋昊已运用过类似技术,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体》中,巨船如多米诺骨牌般倾倒海滩的镜头,便是实景拍摄。
电力风帆工作室掌握着华国顶尖电影技术,为《三体》提供强有力支持。
工作室突破CG技术,团队成员不懈努力,旨在打造工业级电影佳作。
此外,宋昊还深入科研机构,因《三体》涉及大量科学知识,如天体、对撞机、纳米技术等,虽略知一二,但为确保准确无误,他决定亲身体验。
《蝴蝶效应》和《量子相干性》(即《彗星来的那一夜》)中,宋昊也曾研究科学概念,使影片更具深度。
但《三体》中的科学理论更为深奥,不容许丝毫差池。
加之影片展示了诸多科研设施,宋昊对纳米机器、对撞机等设备一无所知。
网络上难以获取详尽资料,因这些尖端科技通常涉密。
例如,对撞机在线上只能查到数百米长的结构图,如何将其艺术化地呈现在银幕上,成了难题。
于是,《三体》团队走访京城科研机构,希望与科学家交流学习。
制片人直接联络相关部门,表明来意,请求在科研场所取景,并与科学家互动。
通常,科研单位不接待剧组,但得知是《三体》剧组,立即敞开大门,科学家们兴奋不已,对能参与国内最昂贵科幻电影的拍摄表示荣幸。
“原来是《三体》剧组,早说嘛。”
“热烈欢迎。”
宋昊的前两部作品深受好评,科学家们阅读了《三体》剧本,被其科学故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所震撼。
枯燥的科学概念经宋昊之手,变得引人入胜,他们期待电影早日问世。
“《三体》剧组来取景,真是太好了。”
科研机构对宋昊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使得《三体》成为首个在国家级大科学装置实验室取景的剧组。
两个半月的时间里,创作团队与科学家们朝夕相处,参与学术研讨,宋昊重拾学生时代的求知欲,认真笔记,两个月积累上百页资料。
面对复杂物理概念,创作团队虚心请教,涉及四大基本力、空间曲率、十维宇宙、十一维时空、智子工程、光速牢笼等专业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