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与曹氏宗族对立 (第2/2页)
孟达反叛后,诸葛亮曾写信给孟达叫他早些做好应敌的准备,孟达却不以为意,他认为离他最近的人里只有驻扎在宛城的司马懿能对他构成威胁,而司马懿想要对他用兵需要先写奏折到洛阳,洛阳的曹叡再将命令传达给司马懿,等到司马懿出兵到他这至少也是一个月以后的事了。
却不想司马懿根本就没把消息传递回洛阳,而是先斩后奏直接奇袭了孟达。
孟达都懵了,说好的一个月呢?你怎么才八天就到了?
太和二年(228年),司马懿只用了十六天的时间便平定了孟达的叛乱,并亲手斩下了孟达的首级。
等到消息传回洛阳,有曹氏宗族上书曹叡,说司马懿先斩后奏,实属大不敬之罪,应当惩治,曹叡并没有采纳,反而感叹司马懿不愧是他父亲重视的人才,用兵果断,确实厉害。
随后,孙权再度对魏国用兵,虽被击退,却也惹恼了曹叡,曹叡决定对孙权用兵,他询问司马懿该如何攻打孙权。
司马懿认为北方军队南方军最大的问题就是水战方面的差距,要打孙权就得扬长避短,孙权经常攻打合肥,在淮南一地屯兵较多,不宜正面硬刚,反倒是江夏,夏口等地防守松懈,且是东吴咽喉要地,击之必能获胜。
曹叡深以为然,随传令各处配合司马懿行动。
然而大司马曹休和司马懿一直不对付,他不肯听从司马懿的调遣,一意孤行的被吴将周舫的诈降计诱骗到了石亭,被陆逊等人击败。
后来还是司马懿及时带人赶到这才救了曹休一命。
曹休回去以后便一病不起,他懊恼自己的失败,同时也因为司马懿救了他而感到十分不爽。
临终前,他写信给曹叡,称司马懿鹰视狼顾之相,绝非忠臣,一定要多加防备,曹叡不以为意,甚至还将这封书信展示给司马懿看。
司马懿很委屈,他当初不过是得罪了一个曹洪,结果现在几乎整个曹氏宗族都将他视作了敌人。
就算他主动示好也会被当做居心不良,无奈之下司马懿只能接受了这个与曹氏宗族对立的局面。
好在曹叡虽然不像其父亲那样信任司马懿,但他深谙制衡之道,明白司马懿不能杀,必须得留着他制衡宗族。
不久后,诸葛亮第三次出兵北伐,大将郭淮抵挡不住,向曹叡求援,曹叡知道,此前诸葛亮几次北伐,抵挡他的大多是曹魏宗族的人,但他们都失败了,如今恐怕只有司马懿能对付诸葛亮了。
于是太和四年(230年),曹叡命司马懿参与了伐蜀之战,司马懿也终于在战场上碰到了他宿命中的劲敌。】
秦,嬴政问大将蒙恬和王翦,他们的用兵风格属于哪一类,两人思索片刻后,蒙恬表示他应该属于正,王翦属于稳。
王翦却说他其实也是正,在他们这个时代,用兵的风格还没有后世那般奇诡多变,但值得借鉴。
汉,刘彻对曹叡大搞制衡之道这件事嗤之以鼻,在他看来所谓制衡什么的都是在内耗,真正强盛的王朝应该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就好比他这个时期的大汉,所有人都想着打匈奴,谁有功夫内斗?
唐,李世民感觉司马懿确实挺惨的,只因为得罪了一个人结果就得罪了一整个宗族,偏偏曹魏政权里宗族的权力是非常大的,如果没有曹叡的制衡,司马懿怕是早就挂了。
明,朱元璋起初还在奇怪为何诸葛亮都北伐三次了曹叡才想起来让司马懿去对付诸葛亮,原来是因为司马懿那个时候一直在南边忙着对付孙权啊。
“接下来就是一场龙争虎斗了。”朱棣兴奋的错了措手,一脸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