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炒货生意遇到麻烦了!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四合院:开局立即和秦淮茹分手!
一灯如豆...就是那种煤油灯,上面有个罩子,这煤油可是要煤油票的,所以是尽量的将火光调到最暗。
在这如豆的灯光,赵大爷,赵大妈,小豆子,冉秋叶四人开始吃饭了。
今天晚上的晚餐是面条,麦子做的挂面,下了足足一斤半的挂面,酱油,咸盐,一点点猪油,再来一点葱花和自己家腌制的辣鱼酱,那味道真的是太美了。
西坡村的山上有小溪,小溪里的鱼长不大,就一根手指那么粗,那个时候,这种鱼也是不能放过的,赵大叔会带着小豆子上山,在小溪里面,用网将这些小鱼给打上来。
跟着赵大妈就在家中用草木灰将干辣椒给烤好,等鱼来了,一起剁碎混合,再配上姜米、甜酒、盐等,置放于坛中,用草木灰封坛,即完成制作。
乳酸菌和酵母菌促进香气的生成,挥发性有机酸,滋生出鱼酱独特的酸味,加在面条里面是真的很好吃。
“赵大叔,你们遇到的好心人虽然心思不正,但是为人倒是挺豪爽的,点心,粮票还有药品...我都看了,点心是最好的驴打滚,豌豆黄,药品也是很好的中药膏药,粮票给的事全国粮票,这个人即使有其他的心思,但是他没有投机取巧。”
吃着面,冉秋叶对何雨柱的东西,给了一丝正面的评价。
“嗯...!”赵大爷微笑着点点头:“我也感觉那个好心人挺好的,他看小豆子的眼神很温柔,那个时候小豆子使劲的吃羊肉面,那个好心人用一种很宠溺的眼神看着小豆子,这说明对方是个善良的人。
后来去了医院,又是他一个人跑前跑后,我和小豆子要是没有他,说真的,这药都不一定能买回来。”
“叔叔很好的...。”小豆子埋头苦吃的同时,还不忘给何雨柱说了一声好。
“嗯...那下次要是我们缺钱了,还将东西卖给他,不过,这次我们不要钱了,就和他要粮票。”冉秋叶微微一笑。
“哈哈...说的没错,我早先也是这么想的。”赵大爷呵呵的笑了起来。
就在赵大爷露出笑容的时候,外面忽然响起了脚步的声音,赵大爷的眼神微微一眯,跟着就起身将屋里的家伙给拿在了手中。
这一幕让冉秋叶一个害怕,赵大爷却道:“丫头别怕,有老汉在,我不会让任何人动你的。”说完,赵大爷就来到了面前,透过门上的眼洞看向了外面。
外面院子里有几个火把,跟着就听一位老人的声音:“赵大哥...在不在屋子里?”
听到老人的声音,赵大爷这才放下心来,因为这人不是村长和他的狗腿子,这是赵大爷在村子的好友。
“老黄...你怎么来了,这大晚上的?”赵大爷微笑着将房门给打开,跟着走到院子,将人给迎了进来,一共是四个人,除了老黄之外,还有老黄的儿子小黄,另外一个朋友老张和他的儿子小张。
“老张也来了,快...快...都进来,吃了没有呀...没吃就在我这里吃一点。”赵大爷热情的招呼着众人进了屋子。
老张笑着看向赵大爷问道:“老赵,什么情况,还将家伙给拿了出来。”
“没办法...高大毛这个瘪犊子一直都在打冉老师的主意,我是要小心一点。”赵大爷一边回答,一边将门给关上道:“刚才我以为你们是高大毛的人...!”
“这瘪犊子,真不是个东西。”老黄坐下看着冉秋叶道:“冉老师,你别怕,以后要是高大毛这个老东西,还敢打你的主意,你直接来我们家里,我们一定保护好你。”
“谢谢,黄大叔,张大叔...!”冉秋叶连忙道谢。
“老伴,冉老师...你们两个再去下点面,多下一点。”赵大爷对着自己的老伴吩咐道。
赵大妈和冉秋叶也是连忙点头答应,跟着出去下面了。
“我的乖...!”等赵大妈和冉秋叶一走,这老黄立即看着桌上的面条惊讶道:“真的是挂面...老赵,东西出手了?”
赵大爷点点头微笑:“出手了,五块钱。”
“五块...太少了。”老张摇头:“你这些挂面可不便宜。”
赵大爷点头微笑:“遇到了好心人,给了五块钱,还带我和小豆子吃了羊肉面,跟着又去了医院买药,最后又给二十斤的全国粮票,全部都加起来,三十块是有了。”
“我的天呀...我就说老赵遇到了好买主,三十块呀...这是咱们辛辛苦苦在田里扒土一年的工分呀...!”老黄惊骇的问道:“就是那个土里的烂疙瘩换的?”
不由得老黄不震惊,你是不知道七十年代农村有多穷,这里讲一个小故事:1977年11月上旬,时任白完的一位领导到金寨山区走访。
他走进一户残破的茅屋,房间阴暗,看见灶台旁边草堆里,坐着一位老人和两个姑娘,便亲切上前和他们打招呼。
那个老人麻木地看着,一动不动。
领导想和他握手,老人仍不吭声,不肯起身,领导以为老人的听觉有问题,陪同的人告诉老人,这是新上任的领导来看你。
老人弯着腰颤抖地缓缓站起,这时领导惊呆了,原来老人竟光着下身,没有穿裤子。
领导又疑惑的看向旁边的两个姑娘,姑娘也不肯移动半步。
村里人插话说,别叫了,她们也没有裤子穿,天太冷,冻得招架不住,就蹲在锅边暖和些。
领导又走到了另一户农家,看到家里只有一位衣着破烂的中年妇女,便询问她家的情况,听说还有两个小孩,领导说请你喊他们回来让我看看。
妇女面有难色,不愿出门去找,在再三催促下,她才带着来到灶台,掀开锅盖,只见锅膛坐着两个赤身裸体的孩子。
原来烧过饭的锅灶,拿掉铁锅,利用锅膛内的余热,让两个没有衣服穿的孩子躲到里面避寒。
再讲一个作者父亲亲眼见的真事:七十年代初期的一个冬天,作者父亲到某南出差,在某州城因找不到旅馆住(当时旅馆太少,家家客满),只好夜宿火车站。哪知火车站里竟挤满了人。
除作者父亲之外,绝大部分都是北方来的农民,他们白天分散到各处求百家饭吃,晚上就到火车站、汽车站等地“宿营”,既有小孩,也有不少青壮年。
作者父亲与之交谈,得知他们是某南的农民,为了节省口粮,利用冬天农闲时间,成群结队地跑到这里来吃百家饭,家里只留一两个老人看门。
作者父亲不禁感到嘘吁,他没有想到,农民还这样穷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