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傲病! (第2/2页)
“酒吧、餐厅、篮球场、电影院都是公共设施。它们能对公众开放吗?”刘清华问道。
“嗯,尽量来,可以的话,对外开放。”苏明想了想说道。
“你把这里给公司安排一下,让他们给你派个警卫。供销社也给你这块地,你以后给他们建个超市。有了这个,土地就够了。”刘清华又在画了。
“你总想全啊,除了镇医院、中学、信用社,你把公共单位都给划了。这是让我给你翻修镇办公室。”苏明辞职了。
“为什么?不甘心?”刘清华的眼睛变了,比钟馗的还要难看。
“我又不是你儿子,凭什么给你摆门面?”苏明也扬起了眉毛。
“你爸爸把你送给我过年喝酒。从现在开始,你得叫我爸爸。”刘清华·松下紧张的脸开了个玩笑。
苏明也放松了表情,“这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不要让我一个人去做。去县里把镇上到我们村的路修了,我答应你。”
“就这么定了。还有,我的办公楼必须建得和R&d中心一样高。不能低。”刘清华提出了最后的条件。
“好好好,我答应你。你是党的高级官员,还关注这个?”苏明无奈地道。
“几百亩地给你开发,镇上的机关要枯萎,不能说我出卖公共利益。我的坏名声也会影响到你。”
“嗯嗯,明白了。”苏明嘀咕道,“真是只老狐狸!他占便宜就说是为我好。”。
“你们在窃窃私语什么?”
“我说你真不容易。”
“滚蛋,我还没聋呢!”
苏明从镇政府大院出来,回去找人制定规划方案。
刘清华研究了很长时间的地图,并在下午召开了领导会议,与大家讨论城市转型升级的问题。
在刘清华的领导下,镇上的领导相当团结。
去年的绩效指标考核,江南名列全县第一。领导小组获得了10万元的考核奖,平均每人1万多元。大家都知道这个奖励是怎么来的。
刘清华支持陈楠村做大做强。仅利民厂就缴纳了2000多万元的税收,加上江北商业机电厂就有1000多万元,而这些税收有将近一半属于地方政府。
团队很快达成一致,其他成员对细节提出了一些建议。
会后,刘清华联系了县政府的高级官员杜永志,并跑到杜永志的办公室汇报了江南小城镇升级的计划。
建设小城镇也是今年县政府的工作重点。杜永志表示全力支持,但是修路有点难。
杜永志说:“一月份县里开会,建设板块也开了。再有几百万恐怕很难修好这条路。你再考虑一下?”
虽然是讨论的语气,但是看这个意思,是拒绝的。
第二天上班时,刘清华打电话给苏明商量。
“那不会吧?你跟县里说,我们去搞一个高科技项目,请外国专家搞科研,建一个国际风情小镇,作为外资项目来运作。县里一定支持。”苏明花了两分钟才引起他的注意。
“简单来说,你说外资就是外资?”刘清华问道。
苏明负责招商引资工作好几年了,他非常了解这个套路。他问刘清华:“县里有外资计划指标吗?”
刘清华在年初提交了县里的工作报告。“有,300万。”
“我给你完成了这个指标。”
“是300万美元,不是人民币!”
“这是美元,全县300万美元的招商任务,你一个人就完成了。我会被爱的。”
“真的有外资吗?”
“你忘了吗?我的钢厂是合资项目。”
“你的钱不是在小熊那里吗?你那边不用卢布吗?”
“你总是可以看书的。外资,外资,就是外资,只要资金来自国外。不管是卢布还是美元,美元只是计算指标时设定的标准。外资打到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账上,就变成人民币了。”苏明翘着二郎腿,自豪地说道。
刘清华也放松了:“给我上一课。你小师范毕业,别跟我显摆,我儿子快大学毕业了,到时候我给你上课。”
“让志远哥到我们公司实习呗,给他一个财务总监。算了,你要培养他当官,你准备去财政部门实习。”
苏明和刘清华的儿子刘志远关系很好。刘志远此时就读于江北中央财经大学财务管理专业。今年毕业,先分配到县财政,后去市财政当副职。他的生意相当兴隆。
“你听说过这些事情吗?你小子对我的看法对吗?”刘清华的脸沉了下去,很唬人。
苏明不能说我从后世学到了什么,所以他撒了个谎,“那天你喝醉了,告诉了我爸爸。去县里报道,就说修路会有外商投资,不修路外国人不来。”
“要不,你跟我一起去?”
“我该怎么办?我去了,人们要求我放弃县内的R&d中心。这里不是很酷吗?”
刘清华一听,也是这个原因。好吧,趁热打铁再跑。
1995年的第一场雨好像比往年来得早。
还没到正月,江北就下雨了。
都说春雨贵如油,李姗却被雨弄得如此伤心。
李山是北钢第二炼油厂的技术科长,如果换成行政职务也是正科级。
如果在任何一个县,科级也是牛的,基层干部的天花板就是这个级别。
而在江北,新分配的大学生在机关干了两年就是科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