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
第271章
乾清宫内,张鹤龄突然出来说了一通,将马文升请罪、请辞的效果打的七零八落。
马文升一时间尬住了,是说也不是,不说也不对。
朝堂上的很多事,大家皆是心知,比如请罪,比如辞让,也比如时而有之的群臣沉默和群情汹汹。
这些发生的事,大家皆知其中的真假与真正意图,故而,无论是哪位大臣,都会有意去配合。
便是皇帝,很多时候,也不得不去遵循这般默认的规则,去妥协。
明知人家不是真要请辞,只是拿了姿态,他还是要配合着去和对方演一出君明臣贤,甚至很多时候,还要为此事的引子去妥协,安抚。
皇帝的心情,可想而知了。
但为了大局,他也只能是默认下来。
作为皇帝,即便不算强势的皇帝,朱佑樘时而也会有大手一挥,砸了这般规矩的想法。可他知道,不能啊。
皇帝是孤家寡人,需要臣子辅助他治理江山,不能伤了他们的心。至少,不能粗暴,让人有话可指谪。
今日,他又碰上了一回,历景泰、天顺、成化及弘治四朝,为官四十七载,立过大小功绩,且文武皆有建树,也深得他信重的老臣,在今日,生生的将了他一回。
朱佑樘心中极为不快。
总言别人粗暴、粗鄙,难道尔等这般便不是粗暴了?
好吧,好吧,也不差这一回,终归人还是要用的。
他已是准备开口,将这个插曲应过去了。
过程与结果他都能在脑海里构建出一副画面。
是怎般呢?
是马文升深感有负圣望,请罪请辞,然后,皇帝痛斥几句,或许给个不痛不痒的罚俸惩罚,接着便是驳回请辞,甚至还要安抚与他,君明臣贤,君臣相合嘛!
去岁不就是有一回嘛,马文升那个儿子,殴杀人命,刑部尚书白昂审结此案,拟判了个绞。
然,最后的结果是,绞变流,且他知道,人只是出京城溜达了一圈,随后便回来了。
上上下下,皆是默认,连他这个皇帝都默认了,为安抚马文升,以免臣民猜测君臣离心。他还不得不提前给马文升加了勋衔,已示荣宠。
颇为无奈啊,但好在,马文升的资历和功绩,倒也让他心中多少有些可以自己安慰的理由。
可若说心中丝毫无异样,那是假话,朕时常去配合尔等,体会真意,尔等,何时可体谅朕,也配合朕,去体会一下朕的心中真意呢?
念及此,朱佑樘心中又不自觉的给张鹤龄和很多大臣们做了个比较,且越是比较,越是让他心中微妙。
便在他暂时按捺心绪准备再配合一回的时候,意外出现了。
他方才刚做比较的大舅子,突兀的发出了一声嗤笑,一声笑,可谓桀骜不驯的满带着讽刺。
那时,朱佑樘不动了,他对张鹤龄的满意又多了几分。
无论张鹤龄如何说,也不会比他直接开口来的更坏不是?且他知道,张鹤龄搅扰的能力可不差呢。
果然,张鹤龄未让他失望,说出了很多他心中想过,但又不能说的意思。
且一奏一对,将马文升所营造的氛围,破了个干净。
朱佑樘的面色和缓了下来,短暂的静谧之后,朱佑樘稍一斟酌,最终还是决定,不能让大臣们太过难堪了。
正如刘健想的那般,皇帝还是要用他们的。
于是,朱佑樘轻咳一声,道:“寿宁伯,朕的内宫之中,莫要太过随意了。君臣议事之时,你的所谓自省之言,亦莫要多言!
此间的诸位卿家,哪个不比你的阅历丰实,你那些领悟,便莫要贻笑大方了。”
张鹤龄回道:“陛下,臣虽年岁尚轻,履历亦不丰满,比之诸位大臣自是差上许多。但臣觉着,做人为官为臣的道理是一样的。做人当正本心,为官为臣,当为社稷黎民,当想陛下所想,急朝廷所急。臣是这般想的,想来诸位大臣为社稷肱骨,定然也是这般想的……”
众人纷纷暗自腹议,张鹤龄这番话,调子拿的高高的,他们能如何说。
便连方才拿腔请辞的马文升,此时也不会有丝毫反驳,他只想赶紧将此事揭过去了。
且……
殿中的众臣,在张鹤龄话音落下之后,只见皇帝状若平常的看向了他们。
刘健心中苦笑,跟着道:“臣……赞同寿宁伯所言,为陛下,为国家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臣等……赞同……”
随后,众人跟着齐声附和。
朱佑樘满意的点点头,他虽知,这也就是一时被张鹤龄将他们架住了,有多少真心,多少假意,不得而知。
或可言,对国家或许真如他们所言,但对他这个皇帝……
朱佑樘可从来都不是一个天真的人。
“有诸位爱卿辅佐于朕,实乃朕之大幸,我大明……”
“臣等不敢当陛下……”
君臣唱和,犹如一套固定且公式化的互谦,张鹤龄望之,也只能暗自摇头。
一番君臣相谐之后,朱佑樘欣然点头,道:“好了,此事就此揭过,马爱卿,日后切莫再轻言辞去,朕需要犹如马爱卿这般肱骨老臣帮朕,便是朕有不是之处,亦当直言。朕登基十一载,自问亦非昏聩之人。
至于此番哈密反复,你有错毋庸置疑,这样吧……朕罚你俸禄半载,以儆效尤,马爱卿,你可心服……”
“老臣认罚,老臣明日便上本请罪,谢陛下隆恩……”
朱佑樘终于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得不说,马文升确实是个好臣子,虽然有很多资深老臣的通病,拿架子,拿强调的性子让他不太舒服,但若说他们的眼力介和能力、魄力,亦毋庸置疑。
正如此刻,他方起罚俸处罚的头,马文升便能跟着放下身段,称要上本。
这也是马文升懂得拿捏分寸,为了打消皇帝心中芥蒂的一举,其意,也算是正式向皇帝表示,此事他不对,当罚,更当为群臣之殷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