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第2/2页)
但偏偏,偶有考较之时,太子所展现的能力让他惊诧。
不甚感兴趣之事都是如此,遑论朱厚照感兴趣之事,兵法骑射,已是头头是道。
更有甚之,只是学习一载,连那草原文字,以及晦涩难懂的梵文,太子都能说上一二,怎敢不言天才。
可也正因为如此,朱佑樘才对太子更加寄予厚望,他明知道东宫的学士们藏着心思,可他依然约束着太子。
便是想让太子,能多学一些。
“陛下,臣说的没错吧?太子殿下聪明绝顶,此为事实,可臣听闻,便是这样,亦不能让人满意,让人属实愕然。
是真的不满意吗?臣不敢苟同。臣妄言一句,大概是那些人认为,太子未曾按照他们的要求学习,所谓未将聪明才智用在正处,而正处为何?是学习治国的道理。
乍一听,似乎也有道理,文以治国此为至理,余者皆为小道。可真就如此吗?太子殿下乃是君,他非是文臣,我大明的后继之君,又怎可是一位只知文治,皓首穷经的文人。”
“住口吧!”
朱佑樘摆了摆手,再次打断了张鹤龄的话,他感觉,张鹤龄似乎是在指着他的鼻子说话。
他好像就是张鹤龄口中,那被教导成只知文事的文人。
弓马骑射,他不会,兵书韬略,他更是稀松,当然,他是皇帝,无需他亲身冲锋陷阵,武定乾坤。
可用不用是一回事,而会不会又是另一回事了。
早在他登基前几年时,他便感觉到了种种弊端,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因为他的不会和不懂,一步步的将先帝好不容易才重新拢起的军事,又丢了去。
朱佑樘心中突然有些晦涩。
“陛下,太子的天才足以保证他可学到更多的东西,或许,值此变革之时,我大明需要一位全知全能,意志坚定的君主出现。
带领我大明解放思想,去除亢弊,锐意进取,推动我大明向更加强盛繁荣的方向前进……”
朱佑樘冷声道:“张鹤龄,你是说,朕这个皇帝做的不好,不英明,不坚定,无法带领我大明前进?”
“陛下,臣不敢……”
“你有何不敢,你话里的意思,已是明显至极了。朕便是你口中的无能之君!”
“陛下,臣绝无此意!”
张鹤龄噗通一声跪了下来,一俯到底,道:“陛下您是宽仁之主,继先帝大业,稳定大明的英明之主。朝野上下,无不称颂,社稷稳定,民心渐定,众臣一心,大明渐呈中兴之势。
可臣冒死一言,为社稷念,中兴之势不可断,且更不可一成不变,稳定平稳是好事,可平稳日久……陛下您是宽仁圣主,可大明若要千秋万世,不需要第二位……”
“好了,起来吧,甚么话都敢说,仗着朕和皇后的恩宠,肆无忌惮,还装模作样的请罪作甚?”
朱佑樘挥了挥手,让张鹤龄起了身。
张鹤龄话里的意思,朱佑樘自然知道,他又怎会不知。
先帝励精图治,犁庭扫穴,巩固了大明皇权,可政治上已并不稳定。
他登基之后,即便是没有诸多大臣的谏奏,他也会采取缓和体制、休养生息的政策。
当然,有些巩固政治的事该做也要做,可惜,挫折不少,收效甚微,他心中又何尝不知。
但为了稳定,他也只能继续行他的宽仁。
可也正如张鹤龄所言,所谓中兴之势不可断,且更不可一成不变。否则,当宽仁变成常理之时,平稳便成体制之时,便真正的积重难返了。
这个词或许不对,至少对大明的文武大臣而言,不对。但对皇室而言,却是真正的对。
太祖皇帝废宰相,设六部,立都督府,巩固皇权,可谓历朝历代之巅峰。
作为后继之君,又怎敢背弃祖宗。
他为什么对张鹤龄这般宽容,也正是因为张鹤龄,时时的站在了他的立场上。
良久,朱佑樘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长孺,你当知道,如今已是很难了!”
“陛下,臣知道,但臣认为,越因如此,更应要早做筹谋。势非一日而成,事也非一日而成。太子殿下,便是承上启下之君……”
“好了,也别给太子捧的太高,他还小,日后如何,如今要学的还多着呢……”
“父皇,儿臣明白。”朱厚照先是一怔,赶忙便跟着应了一声。
“皇儿,东宫的几位先生,虽然严厉了些,但大多皆是称职的。当然,其中或许有他们的立场和心思,但你如今关键是进学,多学一些本身不坏。
方才你舅舅的话你也听到了,你舅舅比朕这个父皇对你的期望都大,故而,你更要多用些心。”
“儿臣遵父皇教诲!”
看皇帝的架势,似乎打算将话题就此作罢,张鹤龄又突然插言道:“启禀陛下,正因如此,方要使太子明白事情的本质关碍,太子聪颖,方能透过表象来看清事务的本质。
顺从不可,一味的倔强更不可,臣相信太子会把握中其中的分寸。免得有朝一日,真应了臣的妄测,被评价成顽劣、不学、玩物丧志,不敬祖宗成法、不恤朝臣的昏君……”
朱厚照眼神闪了闪,瞄了眼张鹤龄,又看了看父皇。
他感觉,这一刻的张鹤龄,很有古时名臣的风范,让他对自家这位舅舅,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东宫那些学士和他身边内侍们的评价,差的太多了。
朱佑樘沉吟片刻,道:“也罢,便说说你今日所奏的案子吧,你有何打算?”
“启禀陛下,审讯结果,说了三事,前两事,兹事体大,臣已下令封口。此事不做再提!”
朱佑樘点点头,颇有些欣慰,张鹤龄是看清事务的。
张鹤龄见状,继续道:“至于第三事,臣觉得,要严办、重办。陛下,可否容臣向太子殿下解说一二,也好让太子真正知道案子的本质为何!”
朱佑樘看了看朱厚照,见其一副极感兴趣的样子,点了点头,缓声道:“说吧,今日我君臣三人,便说一说事情的本质。
皇儿,你好好的听一听,朕也该你知道,如今的大明,到底是怎样一个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