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尉迟敬德 (第2/2页)
想到这里,刘邦就有些头疼:“乃公对如今大汉的各个势力已经在着力平衡和收拢了,就是不知乃公之后,太子能担起重担吗。”
大汉立国以来,内部的势力也有了划分,最让他不省心的就是一堆诸侯王——当初分封诸侯也不过权宜之计,是为了缓和内部问题,如今为了处理大汉的内部问题,自然就要处理这些诸侯王了。
可太子能行吗?当然不行。
刘邦很清楚这一点,但暂时他除了太子,可选项也不是很多。真要说太子,刘邦更相信的是吕雉,这个女人能够稳定住大汉在他走后的局面。
【因为没有什么功劳,不少人又叛唐,于是唐军内部的将领们对尉迟敬德这一刘武周降将就颇为怀疑,干脆把尉迟敬德也绑了。
然后陕东道行台左仆射屈突通、尚书殷开山还跟李世民提议:不如干脆把尉迟敬德杀了算了,毕竟这个人“骁勇绝伦”,而如今已经把他囚禁了,他“必怀怨望”,这岂不是一个大大的祸患吗?】
【话是这么说,但他们先绑了人才和李世民说,这也确实有些先斩后奏的味道。】
【面对这种情况,李世民并没有选择杀掉尉迟敬德,相反,他对将领们是这么说的:“敬德若怀翻背之计,岂在寻相之后耶?”要跑早跑了,何必等到寻相都跑了还不跑。】
【随后,他让人把尉迟敬德放了,带入卧内,赐给了尉迟敬德一块金子,又和对方说自己从来不会因为谗言而害忠良,况且“丈夫以义气相期”,如果你一定要走,这金子就是你的路费了。】
【自然,尉迟敬德没有选择离开,随后他就被李世民安排随侍左右。】
东汉,建安年间。
曹操看着神迹中李世民安抚尉迟敬德、又大胆任用对方的画面,大为赞许。
降将怎么了?降将好用的很!
他军中的许多将领,都是降将出身,也都得他重用。而他们也并没有辜负他的期许和信任,在他曹操征伐的路上出了不少力、立下许多功劳。
曹操觉得自己找到了和李世民的共同点之一:敢于任用降将,是真的任用,而非什么场面话。
当年许诸一来投奔,他就任命许诸参与宿卫了。
宋朝,开宝元年。
作为一力想要抑制武将地位、消灭骄兵悍将的宋朝几人,对这件事早已知晓,但让他们敏感关注的并不是李世民对于降将的大胆任用、对于自身的绝对自信,而是唐军将领们“先斩后奏”的事情。
军队,将领,私自绑人,先斩后奏,这几个词加起来,对于宋朝,那可是绝对的巨大炸弹。
“就算怀疑尉迟敬德有叛唐之心,这些将领又怎可私自绑人?若有怀疑或者证据,应当上报主帅,由主帅再行定夺,这些人乃是僭越之举!”赵德昭有些不快,这实在是太容易让人联想到哪怕现在也存在的骄兵悍将的问题了。
而且,还有这派系争斗,现在大宋也有这样的隐患,日后的大宋同样有——说的就是神迹中赵光义的时候,曹彬压不住将领、杨业战死……
发动联想能力的显然不止他一人,赵光美也脸色有些发绿:“这岂止是派系不同,又岂止是怀疑尉迟敬德想要叛唐,分明是想提前解决掉这个可能与他们产生竞争的对象!”
明朝,洪武年。
秦王朱樉道:“这之后,就是尉迟敬德逐渐向唐太宗靠拢,最后成为秦王府要臣了。”他说到这里,突然脑筋一转,“这么说来,这说是唐军内的纷争,其实压根也是秦王府内势力的纷争吧?”
毕竟,陕东道可是差不多算作秦王的自留地。
隋朝,开皇十八年。
看着李世民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不断累积自己的名望和威势,杨坚夫妻二人心生欣赏的同时,更是有些郁郁:他们的儿子为什么就不能有一个这样的?
回过头来,再看自己的儿子们,那是越看越不顺眼,越看越心烦。
“唐太宗虽年轻,但已经善于把控人心。”杨坚叹道,纵然此时是李渊当政,展现了自己的宽容胸怀和政治手腕,像一块粘合剂把各方势力联系了起来,但唐军中都能够听从李世民的命令,按照他的意愿来行动,这都体现了李世民在唐军之中影响力的提高。
这其中,既有李世民这几次军功的作用,也有他对人心的把控,还有他个人的人格魅力。
【接着,唐军的攻势并未停止。或者说,唐军的攻势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
【本来,王世充名下的各州县势力就像是一个散装联盟,结果这时候发现唐朝好像更厉害、王世充眼见要不行了,这些散装各地自然就开始了各自的动作。】
【十月二十一,王世充的管州(河南郑州)总管杨庆投降,李世民命李世积东出轘辕关带兵接应。】
【毕竟,管州这地方还是挺重要的,位于洛阳以东,又挨着关键的水上线路通济渠,掌握了管州,差不多就能断掉洛阳与通济渠之间的联系。】
【而当时的王世充太子王玄应正带着兵马往来于荥阳和汴州(河南开封)之间,或者说,在镇守虎牢关。而发现李世积的意图后,他自然不可能不行动,但又败于李世积之手。】
【同时,李世积的副将郭孝恪说服了荥州刺史魏陆,魏陆抓了王玄应派去的将领张志举州降唐,而汴州刺史王要汉紧随其后,投降的同时还杀掉了王玄应的将领张慈宝。】
【东边的中原大地一下子全都挂起了唐朝旗帜,这可怎么办?】
【王玄应反正不知道,他发现这个可怕的事情后,就直接奔回了洛阳。】
【至此,洛阳已经差不多成为了一座孤城,粮食的来源已经基本断绝。】
【而这一年,突厥的现任可汗处罗可汗突然暴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