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没来错 (第2/2页)
百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走向衰败,许多珍贵的传承也因种种原因而断绝。然而,那些有幸得以保留下来传承的流派,自然不会轻易赞同某些提议或变革。
道家农学院,这个名字乍一听似乎与农家毫无关联。
面对如此情况,孙思邈面露不悦之色,向他的师弟抱怨道:“师弟啊,即便事情真如你所说这般发展,咱们道家岂不是吃大亏啦!这样一来,道家根本无法获得实质性的益处呀!”
那位师弟却微微一笑,从容地回应道:“师兄莫急,咱们的思维切不可过于保守陈旧。学院不过是一个传播知识和理念的载体罢了。虽说诸子百家各有所长、自成体系,但它们终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在校期间,学子们或许会因为各自所属学派不同而争论不休;然而一旦踏出校门步入社会,他们都会以曾就读于同一所学院为荣。正所谓‘人生三大铁’——一起嫖过娼、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学生时代无疑是每个人一生中最为刻骨铭心的时光呐!”
孙思邈听闻此言,不禁倒抽一口凉气。心中暗自感叹,自己这位师弟果真是与众不同之人,其见识之深远、谋略之精妙着实令人钦佩。
事实上,这一切早在师弟的算计之中。任何一方势力若想要不断发展壮大,重视教育都是至关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这一点,房俊可谓心知肚明,并且势在必行。
“建立足够的凝聚力?”听到这句话后,孙思邈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师弟所言极是!无论何种身份之人踏入学院修习知识,最终都会离开此地。那么,如何令他们深深铭记这个地方,便是我们应当着重去思考和努力达成之事啊。”
孙思邈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仿佛思绪已飘至遥远的历史长河之中。他缓缓说道:“且看那儒家与佛教,二者皆致力于培育读书人。儒家向来主张亲力亲为、自主培养;而佛门则更为高明一些,他们甚至会直接从其他学派抢夺人才呢!
自科举制度诞生以来,各大佛寺更是积极行动起来,专门资助那些准备上京赶考的读书人。于其赴考途中给予诸多便利条件,此乃众人所熟知的‘结善缘’之举,然而究其实质,无非也是一种争抢人才之手段罢了。”
说到此处,孙思邈不禁轻轻叹息一声:“至于道家嘛,虽亦有参与此类活动之意向,但无奈道家自身财力相对匮乏,除了为人占卜算卦之外,确实难以施展更多有效的举措来吸引人才。”
此时,孙思邈将目光重新转向面前的师兄,眼中流露出钦佩之色:“师弟啊,不得不说你的眼界着实远超于我等。你所推行的这些策略尽管当前耗费颇巨,所获成效或许并不显着,但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假以时日,必定能够取得超乎想象的巨大成就!”
道家所真正需求的难道仅仅只是金钱吗?显然并非如此!其实道家所渴望得到的乃是声名远扬。
正如有人所言:“我们切不可一门心思地琢磨着怎样去挑衅儒家那至高无上的地位,反之,应当思索如何引领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阔步前行。儒家凭借其深入人心的道德教化从而奠定自身尊崇无比的地位,那么我们道家则务必要通过真抓实干来铸就属于自己的辉煌。”
须知,在这个广袤无垠的世界之上,最为强大且令人敬畏的人物莫过于那些拥有卓越管理理念之人;
而紧随其后的,则是那些精于驭人之术者。此二者皆可视为儒家之翘楚,因为他们牢牢掌控着人们的思想,并具备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方法。
若妄图对其发起挑战,几乎等同于与整个源远流长的人类文明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较量。
然而,道家若是决意踏上这条充满荆棘与坎坷的道路,那就必须化身成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之人。
虽说其间艰辛困苦在所难免,但只要能够勤勤恳恳地做事,最终也不至于陷入过于悲惨凄凉的境地。
此时,只听得孙思邈开口问道:“师弟,依你之见,究竟何意啊?”
房俊稍作沉吟后答道:“儒家向来对匠人、医者以及商人等不屑一顾,认为这些行当不入流。但在我看来,恰恰正是这些被儒家所轻视的领域,才是我们道家应当大力发掘并深耕细作之处。”
话音刚落,在场的众多道人们不禁瞠目结舌,一个个呆若木鸡。谁能料到,这位名叫房俊的师弟居然有着如此惊世骇俗的想法,并且还打算付诸实践,而且所要做之事规模竟是这般浩大。
紧接着,孙思邈忧心忡忡地说道:“师弟啊,此事恐怕已然触及到世家大族们的底线啦!”
房俊摇了摇头“从道家学院出现,就已经触碰了世家的底线,甚至已经触碰了儒家的底线。”
儒家如今牢牢掌控着教育资源,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自然不愿意看到任何力量来触动他们这块巨大的利益蛋糕。
正如师弟所言,长安的道家学院历经重重困难,始终无法顺利开学。而世家们几乎在第一时间便紧密地联合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共同抵制道家学院的开办。
房俊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师弟的观点:“确实如你所说,此次是我考虑不够周全,未能预料到世家竟会如此偏激和激进。”
他原本设想,借助太上皇李渊的威名和影响力,即便推行新的教育计划会遇到一些阻力,但应该不至于太过严重。
然而,事实却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就连李渊这位曾经的大唐皇帝,面对世家们的集体反对,也难以强行压制下去。
长安的计划就这样被迫搁浅,只能采取迂回策略,徐徐推进。
此时,有人对房俊提出质疑:“师叔,您所制定的计划是否过于宏大?”
众多看过房俊计划书的人,内心都不禁涌起这样的疑问。因为这份计划简直堪称惊世骇俗,其所牵涉的范围之广、影响之大令人咋舌。
它不仅涵盖了千家万户,更触及到百家学说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暂且不论实施此计划所需投入的巨额钱财究竟几何,单就其能否真正得以实现而言,就让许多人心存疑虑。
毕竟,要改变一个时代长久以来形成的教育格局,绝非易事。但房俊并未因此而退缩,他坚信只要坚持不懈、步步为营,终有一天能够打破旧有的束缚,开创出一片全新的教育天地。
“是啊,师叔,百家现在也没有剩下多少了,有传承的,就不会愿意来,断了传承的,那就要我们自己立起来,可是不伦不类啊!”
“不必忧心忡忡,咱们一步一个脚印地来,我坚信这些冥顽不灵之人终有一日会幡然醒悟的。”房俊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满满的笑容,缓缓说道。
之所以如此胸有成竹,倒并非其他缘由,而是因为他腰缠万贯、富甲一方。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拥有足够多的财富,似乎所有难题都会迎刃而解。难道不是这样吗?
“师兄啊,此事切不可操之过急。况且,当务之急是得给咱们自己的人寻觅一处安身立命之所。”
房俊轻声笑了起来,目光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在他看来,无论何时何地,那些精通技艺的人才永远都不会吃亏。即便是身处烽火连天的乱世之中,精湛的技术依旧堪称无价之宝。
眼下道家所应当专注之事,便是牢牢掌控核心技术,锤炼出高效办事的能力,而非像儒家那般墨守成规。
不得不承认,儒家的思想体系固然强大无比,但却过于理想化。正因如此,儒家在实际行事方面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然而在内讧争斗方面却是一把好手。
如今,房俊下定决心要引领道家众人摒弃空谈,脚踏实地地学习如何做事。
待到时机成熟之时,便可让他们直入工部大展拳脚,哪怕只是担任一名小小的官吏,也能轻而易举地将儒家那帮人击败。
即便无法将其彻底铲除,也必然会引发这样一种状况:尽管儒家之人占据着高位显职,然而真正握有实权的却尽是那些地位低微的小吏们。
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家终将察觉到这一异常之处,并逐渐被迫作出变革以应对此种局面。
“出路众多,那些精通算术之术者可前往户部任职;擅长各类技艺之人则能够进入工部一展所长;即便是学业表现平平者,亦能谋得一份账房先生的差事。”
房俊并未计划令道家学院的所有学子皆步入仕途为官,他所期望的乃是提升众人的知识素养与文化水平,从而促使大唐子民能够走出家门、迈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自社会基层着手,逐步斩断世家大族赖以生存的根基,没错,正是要彻底地斩断这些世家的根基!
当读书人的数量日益增多时,世家若想再兴风作浪、制造事端,其面临的困难与阻碍将会愈发巨大。
因为拥有广博学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们不再轻易受世家的操纵与摆布,他们将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
如此一来,世家对朝政及民间事务的影响力便会被大大削弱,最终走向衰落与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