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后 (第2/2页)
除了没生儿子,胡皇后还真挑不出毛病,比起孙贵妃,朝臣们自然更愿意让胡皇后坐在后位上,至于苏黎没有嫡长的身份……
朝臣表示古往今来不是嫡出的登位还少吗?
但明宣宗这一折腾,朝臣是真看孙贵妃不顺眼了,一时间,“妖妃”的帽子就扣到了孙贵妃头上。
还大有往大明妲己的方向发展。
搞的明宣宗也很头大。
可不管怎么说,旨意已经下了,那是断不可能收回的,不然一个皇帝朝令夕改的,还有什么威严可言?
双方只能就这么僵持住了。
但孙贵妃妖妃的名头已经传出去了,百姓因此对胡皇后十分同情。
乾清宫
明宣宗气的都不想斗蛐蛐儿了!
这帮子文官,只会给他添堵,废后本来只是一件小事(?),谁知道他们发的什么疯,非得拽着不放要跟他争个寅丑出来!
一辈子顺风顺水的明宣宗感觉被冒犯了,虽然他是一个优秀的君主,勤政爱民,文武双全,但毕竟国事不等于家事。
在民生上明宣宗可以善听纳谏,但不代表朝臣就能借此对他指指点点!
正好自明宣宗继位后都察院贪污问题严重,但碍于都是老臣,让他不好下手,现在,明宣宗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
趁热打铁,明宣宗当即制定了几项改革措施,并为都察院定下了新的规矩和负责范围,力求从根上解决问题。
宣德三年(1428年)八月,任命顾佐为都御史。
同一时期,明宣宗直接罢免了北京和南京都察院的43名不胜任官员,接替的人都要经过严格的考查。并下旨对都察院的办事程序和组织都加以规定,都察院的职责范围也被扩大。
新增的两个主要职能:重建兵员名册和视察边境各省。
其实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开始至宣德九年(1434年)期间,皇帝们就陆续专门规定了一些御史监察的任务,并在以后加以制度化。它们包括视察军屯、建设项目和京营的情况,以及监督南直隶的征税和通过大运河至北京的漕运。
监察工作渗透到明朝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以及外廷和内廷的所有领域;它的活动遍及民事、军事、财政和司法几个方面。它在监督行政工作的运转和向皇帝进行政策进谏方面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ps:承乾宫,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永宁宫,崇祯五年(1632年)八月更名承乾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