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免费小说x95mf.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五免费小说 > 五代十国演义 > 第一百三十二回 李守节忠君保命 李重进叛乱丧身

第一百三十二回 李守节忠君保命 李重进叛乱丧身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五代十国演义!

太原人李筠,原名李荣,后来,避周世宗郭荣讳,改名为李筠,参见第一百二十二回。历事唐、晋、汉、周四朝,掌管禁军,累积战功,至后周时被擢升为检校太尉,出任昭义(潞州)节度使,驻节潞州。他功高望重,可与宋太祖比肩。

宋太祖受禅,加李筠(李荣)为中书令,派使者赐册。李筠(李荣)当即就要拒绝任命,因幕僚、将佐切谏,勉强拜受。等到升阶延入使者,演奏音乐,摆下筵席,酒过数巡,忽命悬挂起周太祖郭威的画像,再三瞻望遗容,流泪不已。幕僚、将佐在一旁惊惶,急忙对使臣道:“令公醉酒,致失常度,幸弗怀疑!”

等到罢宴后,使臣拜别后返回东京,奏陈详情,宋太祖也不计较,搁置不提。

时为宋建隆元年,北汉天会四年,公元960年,四月。

北汉睿宗刘钧(刘承钧),听说李筠(李荣)有意拒宋,遂派人送来蜡丸密信,约李筠(李荣)一同起兵。李筠(李荣)即欲举事。

长子李守节进谏道:“潞州不过弹丸之地,恐不足以与东京对抗,还乞父亲持重,幸勿擅自举事!”

李筠(李荣)怒道:“你晓得甚么?赵匡胤欺弄孤寡,诈称辽、汉犯边,出兵陈桥,收买将士拥戴自己,回军逼宫,废少主,幽太后,大逆不道,我还好北面事他么?今日为周讨逆,就使不成,死亦甘心。”

李守节痛哭流涕地劝道:“父亲就算要举兵,亦须预先策划万全,依儿想来,不如将北汉密信,寄上东京,宋皇见我效忠,当然不生疑忌,那时我可相机行事,袭他不备了。”

李筠(李荣)答道:“这却是条好计,我就派你南去,递上北汉来书,一面窥伺宋廷举动。倘若遇到故人,也可预先约他为内应。事关机密,你应慎行!”

李守节领了父命,即日南下。既至东京,便入朝宋太祖,呈上北汉书信。

宋太祖阅毕,便道:“你父有此忠诚,朕深感欣慰。你可在此担任皇城使,朕另外派使者慰谕你父便了。”

李守节谢恩而出。

宋太祖即亲自撰写诏书,派使者前往潞州。李守节留仕在京中,见东京城很是安稳,各镇都上表输诚,毫无异言,料知潞州不便贸然发动,乃写密信寄给父亲,劝父亲效顺宋廷,勿生异图。

不意李筠(李荣)不从,反将朝廷使者扣住,不肯放归。

宋太祖闻得此信,便召谕李守节道:“你父亲的反意已经明显了,你应在此抵罪。”

之前留李守节为皇城使,已是不怀好意。

李守节慌忙叩首道:“臣曾经哭着劝谏臣的父亲,请他勿生异心。”

宋太祖道:“朕早知道了。朕留意已久,故无不察悉。朕特赦你,令你回去告诉你父亲,朕未当天子时,你父可自由行动,朕既当了天子,奈何不守臣节?”

李守节叩头辞归,回到潞州,入见李筠(李荣),备陈东京一切情形,劝父亲切勿起兵,应立即遣返朝廷使者,并上表谢罪。

李筠(李荣)怒道:“你既得归来,还怕什么?”

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四月十四日。

李筠(李荣)命幕府起草檄文,历数宋太祖不忠不孝的罪状,布告天下,并擒住监军周光逊等,押送北汉,求他出兵增援。一面派骁将儋珪,往袭泽州。

儋珪善于骑马,每日能行七百里,受令后,带兵数百,飞奔至泽州。

泽州刺史张福,尚未听说潞州叛变,当即开城迎入儋珪,未及开口,已被儋珪一刀杀死,儋珪即麾兵入城,据住泽州,驰书告捷,李筠(李荣)大喜。

从事闾丘仲卿献议道:“公孤军起事,势甚危险,虽有河东(指北汉)援师,恐未必足恃。东京甲兵精锐,难与交锋,不如南下太行,直抵怀、孟,控制虎牢关(即汜水关),占领洛阳,东向争天下,方为上计。”

李筠(李荣)毅然道:“我乃周朝宿将,与周世宗义同兄弟,不能不为他报仇。况且,禁卫军皆我旧部,闻我起兵讨逆,势必倒戈归我,况有儋珪等骁悍绝伦,何愁不踏平东京!”

闾丘仲卿见计议不用,默然退去。

后来李筠(李荣)听说北汉睿宗刘钧(刘承钧),率兵到来,即至太平驿迎谒,拜伏道旁。

不愿臣宋,为何甘拜北汉?

北汉睿宗刘钧(刘承钧)即面封李筠(李荣)为平西王,赐马三百匹,召入对话,问他为何反宋?

李筠(李荣)道:“受周厚恩,不敢爱死。”

刘钧(刘承钧)默然不答。原来周、汉系是世仇,李筠(李荣)提及周朝,反惹北汉皇帝疑忌,因此不愿答言,却令宣徽使卢赞,监督李筠(李荣)军。李筠(李荣)与卢赞一起返回潞州,心甚不平,不时与卢赞争执。

卢赞密报北汉帝,北汉睿宗刘钧(刘承钧)再派同平章事卫融,替他和解。

李筠(李荣)总是不乐。他见北汉兵甚少,越加悔恨,怎奈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好留李守节居守潞州,自率部众南下泽州。

警报传达宋廷,枢密使吴延祚道:“潞州山势险要,盗匪如果固守城池,恐怕几个月,甚至几年,都难攻破。不过李筠(李荣)一向骄傲轻浮,没有智谋,朝廷应该火速发动攻击。”

宋太祖即命归德(宋州)节度使石守信为统帅,义成(滑州)节度使高怀德为副,兴师北征。

高怀德正在私第,与燕国长公主小饮,把酒言欢,蓦闻诏书颁到,即忙出厅拜受,等传诏的宦官已去,进来对公主道:“太原刘钧,与李筠(李荣)连兵,来入寇了。”

公主闻言,撅起了嘴巴:“你们又要骗人?”

高怀德道:“这回应该是真的了!”

公主面上不禁露出忧虑。

高怀德道:“公主休忧!区区小丑,有什么难平?我军一出,指日即可凯旋了。”

公主含泪道:“但愿马到成功,免得深闺悬念。”

高怀德又劝慰几句,再与公主饮了数杯,便换上朝服入朝。到了皇城,石守信已经在朝听训。

高怀德抢步入殿,朝见礼毕,宋太祖宣谕道:“两卿此行,千万不要放任李筠(李荣)南下越过太行山,须迅速进兵,扼住汜水、天井等要隘,自可破敌,朕亲为后应,随后便到!”

原来闾丘仲卿之计,宋太祖也自防着,李筠(李荣)若是早行此计,后果难料。

高怀德与石守信,叩头领旨,退朝整军,准备出发。

临行时,高怀德又回第别过公主,公主谆嘱小心,送出门外,然后启行。

途中,又闻宋太祖诏命,派殿前都点检慕容延钊、彰德(相州)留后王全斌出兵东路,夹击李筠(李荣),乃放胆前进。

行至长平,望见前面有敌营驻扎,当即列阵搦战。

李筠(李荣)跃马而出,望见石守信、高怀德,便大呼道:“石大帅、高大帅,为何甘心附逆,快快倒戈,随我杀入东京,尚可悔罪补过!”

石守信、高怀德,何曾甘心附逆?他二人乃是头号佐命元勋(凶)。

石守信怒道:“李筠匹夫听着!你是唐、晋旧臣,为什么改事周室?唐、晋亡国,你却坐视,目今大宋受禅,故君无恙,天下归心,你反跋扈猖獗,是何道理?快快下马受缚,免你一死!”

高怀德不待说毕,便挺枪出阵,麾兵大进。李筠(李荣)也率兵抵敌,彼此鏖斗一场,不分胜负。看看天色将晚,各自收军。

次日再战,正杀得难解难分,忽然慕容延钊一军杀到。突入李筠(李荣)阵内。李筠(李荣)部下,顿时散乱。

石守信、高怀德等,乘势掩杀,把李筠(李荣)军冲作数截。李筠(李荣)不敢恋战,斜刺冲出,拨马逃走。

宋军追了一程,方才退回。

诸将纷纷献功,呈上首级,共约三千余颗,石守信一一记录,再与慕容延钊、高怀德商议进兵。

慕容延钊道:“王全斌已绕道进捣泽州,我等须前去接应为是。”

石守信道:“这却不宜迟缓,应即刻进行。”当下传令拔营,三军并进。

约行数十里,已至大会寨。这寨倚山而建,非常坚固,周边形势也甚是险要,李筠(李荣)收集败军,在此把守,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宋军鼓着锐气,猛扑数次,都被矢石射回。

高怀德大愤,准备亲冒矢石,引兵攻寨。

慕容延钊道:“且慢!王全斌若至泽州,寨内必有消息,待他军心一乱,便容易攻入了。”于是择地立营,休息一宵。

次日再去进攻,仍不能下。又越日依然未克。

石守信又对慕容延钊道:“寨中坚守如故,并没有内溃情状,想是王将军未到泽州呢。”

慕容延钊道:“这也未能预料。且设法攻入此寨,再作计较。”

石守信道:“计将安出?”

慕容延钊遂与石守信附耳数语。石守信大喜,便依计而行。

翌日,慕容延钊出马,直至寨前,大呼李筠(李荣)叛贼,快出寨来,与我斗三百合。寨卒入报李筠(李荣),李筠(李荣)忍耐不住,即出寨迎敌。两下相见,也不答话,便抡刀酣斗,战了二十余合,高怀德纵马前来,大呼道:“待我来杀这叛贼罢!”

慕容延钊闻声,就虚晃一刀,勒马回阵。高怀德挺枪出斗,又是二三十合,故意的装着力怯,倒退下来。

慕容延钊又复接战,杀得李筠(李荣)性起,高叫道:“任你一齐都来,我也不怕。”说着,舞动大刀,越战越紧。

寨内复趋出卢赞、卫融两人,各执兵器,前来助阵,慕容延钊佯为失色,勒马奔回。

李筠(李荣)见已得势,步步紧逼。

慕容延钊、高怀德,索性招兵退走,奔驰了五、六里。

李筠(李荣)与卢赞、卫融等,奋力追赶,蓦听得一声炮响,石守信伏兵齐起,从旁突出,杀入李筠(李荣)军!

慕容延钊、高怀德,也即杀回。卢赞、卫融,料不能胜,竟返军北走,此所谓胜不相让,败不相救。

只剩得李筠(李荣)一支孤军,如何支撑,慌忙返奔。那手下兵士,已伤亡无算,及奔至大会寨旁;但见寨上已竖起大宋军红旗,只见一员金盔铁甲的宋将,领着宋军,从寨内杀出!

吓得李筠(李荣)莫明其妙,只好大吼一声,向西北方遁去。那将也不追赶,便迎接石守信等,一同入寨。

看官道此将是谁?原来就是宋彰德(相州)留后王全斌。王全斌本欲秘密前往泽州,因看路上多山,崎岖得很,恐孤军有失,所以中途掉头返回,可巧绕到大会寨,来会石守信、高怀德等军。入寨后表明一切,彼此统是欢喜。

忽有殿前侍卫到来,报称宋太祖御驾将至。

石守信等忙出大会寨十里,恭迎御驾,既与宋太祖相见,行过了礼,众人便拥护赵匡胤入寨,暂歇一宿。

翌日宋太祖即下令出征,途中山岭崎岖,怪石嵯峨,宋太祖亲自下马,先来搬起一块石头。将校不敢怠慢,争将石头搬去,立刻开出一条大道。

各队陆续启行,将近泽州,见敌寨据住要隘,阻住大兵前进道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