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免费小说x95mf.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五免费小说 > 五代十国演义 > 第七十六回 徐温计焚吴越军 存审力保河中府

第七十六回 徐温计焚吴越军 存审力保河中府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五代十国演义!

梁贞明五年,唐天佑十六年,公元919年,四月八日。

吴国、吴越国两国舰队在狼山江面遭遇。

吴国舰队顺风疾驶,钱传瓘急忙率舰躲避两旁,任由他驰过,等吴国舰队穿过后,不意后面鼓角齐鸣,原来钱传瓘竟驱动吴越战舰,在后扬帆来追。

吴国舰队回头应战,钱传瓘一声令下,吴越舰中,忽抛出许多石灰、草灰,顺着风势扬起,飞入吴船,迷住吴军双目,吴军水兵不能张眼,不住的擦眼。

这可能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大规模杀伤性化学武器!

钱传瓘命把沙子撒到自己舰上。等到两国舰队擦身而过,双方船舷甲板互相接近时,却把豆子抛撒到吴国舰上,吴军已是头昏眼花,怎禁得脚下的豆子,圆滚滚、滑溜溜,一个个立脚不住,全都滑倒。

吴越军全体手持长刀长枪,对着吴军乱劈乱刺,杀得吴军一个个鲜血淋漓,脚底下的豆子一染鲜血,愈加圆滑,顿时彼倾此跌,全船大乱。

钱传瓘乘势令军士纵火烧船,吴国舰队大败。

吴军心惊胆颤,四散奔逃。

吴国大将彭彦章竭力死战,刀剑折断,则用木棍搏斗,身受数十处创伤,裨将陈汾却按兵不救,自己先逃。

彭彦章力尽,不愿被俘,自杀身亡。

吴越俘虏吴国将领七十人,格杀士卒一千余人,焚毁吴国战舰四百艘。

彭彦章曾经担任袁州刺史,是吉州刺史彭玕的哥哥,十年前被周本率军擒获,遂在吴国效力。参见第六十三回。

徐温闻报,立将陈汾诛杀,将他家产、人口,全部没收,男当奴、女当婢,把他家产的分给彭彦章妻子,赡养终身。

楚王马殷,派军攻击荆南(江陵府),荆南节度使高季昌向吴国求救。

高季昌之前,曾经与吴国陈璋为敌,参见第六十八回。但他现在已经叛梁,割据自立。徐温决定出兵援助,也算是对梁朝唆使吴越国来犯的报复。

吴派镇南(洪州)节度使刘信等,率洪、吉、抚、信四州步兵,从浏阳出发,直攻潭州;命武昌(鄂州)节度使李简等,率舰队直攻复州。

刘信等抵达潭州东境,楚军立即从荆南(江陵府)撤退。

李简等却攻入复州,生擒梁复州刺史鲍唐。

梁贞明五年,唐天佑十六年,公元919年。

六月,吴越国再次入侵。吴军在沙山击败吴越军。

七月,天下兵马元帅、吴越王钱镠,再派儿子钱传瓘率军三万,进攻吴国常州。

吴东郡海王、大丞相徐温,率各将领带兵迎战,又命右雄武统军陈璋,率舰队自海门攻击吴越军后背,断敌归路。

七月七日,两国大军在无锡江面相遇,吴越率先攻击吴国中军,飞箭遮蔽天日。

时当初秋,暑气未退,徐温外感内热,生病发烧,不能处理军政事务。

吴镇海(昇州)节度判官陈彦谦,忽然发现一位士兵,面貌跟徐温相似,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于是将徐温转移到另外一条船上,让那名士兵穿上徐温的铠甲、战袍,登上旗舰装模作样地发号施令。

徐温因此得到充分休息,不久,逐渐退烧,病势稍微好转,这才亲自出面指挥作战。

当时,因长期干旱,草木枯黄。徐温站在船头,遥见秋阳暴烈,两岸间芦苇已枯,又值西北风起,正好乘势放火,烧他一个精光!

即命吴军士兵携带火种,占据上风口,四散纵火,火随风猛,风引火腾,吴越军立时惊溃。徐温驱兵追击,吴越军大乱,阵亡一万人,将领何逢、吴建等被杀,钱传瓘无奈逃走。

吴军追击到山南,再次击败吴越军。

三个月前,钱传瓘曾以火攻胜吴,烧毁吴国战舰四百艘,大败吴军。奈何不加防备,岂真一报还一报耶!

正所谓骄兵必败!

三个月前,在北方,梁、晋也在黄河上上演一场决定两国命运的大决战!王建及一把火,破了贺瓌的连环计。

吴越军逃至江阴东之香弯,又被吴将陈璋,截住去路,大杀一阵,好容易夺路逃回。十成水师,已失去七、八成了。

徐温乃下令收兵。

之前,吴国大将曹筠、陈绍投奔吴越国。这一次,指挥使崔彦章把陈绍生擒。陈绍智勇双全,徐温命他继续带兵,六年前,霍丘之役,陈绍曾经建立大功,参见第六十九回。

最初,衣锦之役,吴马军指挥使曹筠被俘,暂时栖身吴越国。徐温不但赦免了他的妻子儿女,而且还特别优待,派人辗转告诉曹筠说:“使你失意离开,是我的错误,不要挂念你的妻子儿女!”

这次无锡之役,曹筠又趁乱逃回。徐温责备自己从前有三件事不用曹筠的建议,而不追究他逃去又逃回的罪行,发还他的田地家宅,恢复他的职务。曹筠羞愧难当而死。

徐知诰请派精兵二千,假冒吴越军服装旗帜,紧随吴越残兵败将之后,奇袭苏州。

徐温喟然叹息道:“你的计策原是甚妙,但我只求息民,敌已远遁,何必多结仇怨!”

各将领都请求说:“吴越军队横行,全靠船舰,现在气候大旱,江河干枯,吴越舰船无法行驶,正是上天要他们灭亡,何不乘胜进兵,集中步骑兵,一举把他们歼灭!”

徐温叹息说:“天下离乱,已经四十多年,百姓困苦极了,钱镠也不可轻视,如果陷于长期缠斗,那才是我们的忧虑。现在我们战胜了他,他已经恐惧;而我们保持克制,他必感激。令两国人民都安居乐业,君臣都高枕无忧,岂不快乐!多杀人有什么好处呢!”

遂班师还朝。后来又请吴王(宣王)杨隆演修书,通使吴越,并释放无锡一战的俘虏。

吴越王钱镠,看到爱将何逢的战马,便想起捐躯的何逢等人,十分悲痛,故也有和解息兵之意。

吴越王钱镠遂答书,同意和解。

十四年前,吴国曾经俘虏钱镠的堂弟、龙武统军钱镒,参见第五十九回。现在也送他回杭州。

钱镠命钱镒为镇海(杭州)节度副使。

六年前,吴越国曾经俘虏吴将李涛等,参见第六十八回。钱镠也把他送回扬州。徐温命李涛为右雄武统军。

从此两国释怨,休兵息民,彼此和平相处,却有二十年不起烽烟,这未始非徐温所赐呢。

后人有诗咏徐温道:

权兼内外总兵屯,报国犹知戴一尊,试看入朝排众议,徐温毕竟非朱温。

吴国一向禁止民间私藏枪、刀等兵器,可是盗匪反而越来越多。

御史台主簿、京兆人卢枢上疏说:“禁枪的出发点是希望抑制犯罪,事实上反而鼓励盗匪横行。因为,善良的人畏惧法令,不敢拥枪;奸邪的人却不拿王法当回事,任意玩弄刀枪。而今,四方都有争战,应该对百姓实施军训,让民兵多接受军事训练,有能力保卫自己的家乡。”

吴国王(宣王)杨隆演批准。

吴国武宁(庐州)节度使张崇,再次进攻梁朝安州(安陆),不能攻克,回军。

张崇在庐州(合肥),贪污凶暴,违法乱纪。

庐江县民控告县长接受贿赂。参政事徐知诰打算派侍御史知杂事、泉州人杨廷式,前往审判,乘机威胁张崇。

杨廷式说:“侍御史知杂事亲往查案,表示十分慎重,不可以雷声大、雨点小。”

徐知诰说:“你预备怎么办?”

杨廷式说:“把张崇加上脚镣手铐,押进监狱;派人前往昇州(江宁),根据犯人口供,诘问大丞相(指徐温)。”

徐知诰说:“不过审判一个县长罢了,何至这么翻天覆地!”

杨廷式说:“县长不过一个小官,张崇强迫他榨取人民血汗,转呈给大丞相(徐温)而已,怎么可以舍弃大老虎,而专打小老鼠?”

徐知诰道歉说:“我早就知道,小事不必麻烦你。”但也因此对杨廷式更加尊敬。

吴王(宣王)杨隆演,为人忠厚稳重,恭敬谨慎。东海郡王徐温父子专权执政,他从来没有表露出一点不高兴,徐温因此也很安心。

只是去年吴国独立建国,并代为行使唐朝皇帝职权,杨隆演反而不太快乐,日夜毫不节制地大量饮酒,很少吃东西,遂患病卧床。

吴国武义二年,即天佑十七年,公元920年,五月,吴王杨隆演病已垂危。

徐温自昇州入朝,与廷中大臣商及嗣君人选事宜。有人对徐温道:“从前蜀汉先主刘备临终时,曾经对丞相诸葛亮说过,刘禅不才,君可取而代之。”

徐温不待他说完,即正色道:“这是何言,我若有意篡位,诛杀张颢时即可做得,何必待至今日?杨氏已传三主,就使无男有女,亦当拥立,如有妄言,斩首不赦!”

大众唯唯听命。

杨行密第三子、庐江公杨蒙,很有才干,心怀壮志,但是他不知道韬光养晦,常常叹息道:“我们杨家的天下却成了别人的!真是老天无眼!”

徐温听到汇报,十分厌恶,之前已命杨蒙出任楚州团练使。

乃假传吴王杨隆演命令,废长立幼,召杨行密第四子、丹阳公杨溥监国,将杨蒙调任舒州团练使,远离朝廷。

未几杨隆演病逝,年仅二十四岁,在位十二年。历史上算他是吴国第三位国王。

六月十八日,杨隆演弟杨溥嗣立,时年二十一岁。明年,改元顺义。

去年,史太妃已经病故,乃尊生母王氏为太妃。

追尊兄杨隆演为高祖、宣王。

又升昇州大都督府为金陵府,定为陪都。

加封徐温为东海郡王、大丞相、开府仪同三司,兼金陵尹,原来官职,仍然不变。

加封徐知诰同平章事,遥兼奉化(江州)节度使。

其他文武百官,各守原职,照例加赏不提。

吴东海郡王、大丞相徐温,建议吴王杨溥到南郊祭天,有人说:“礼仪音乐,都没有准备。唐朝皇帝南郊祭祀时,都要花费金钱万万,今天一时筹措不到资金。”

徐温说:“岂有帝王而不祭天之理,我认为祭天,只要一片诚心,浪费那么多钱干什么?唐朝时,每次祭天,为了打开南门,仅只往门锁、门轴灌油,一次就要用一万斤,这是末世奢侈的流弊,怎么可以效法?一切皆可从简。”

十月十二日,杨溥到南郊祭祀天神,以太祖杨行密作为陪祭。

徐温听说寿州团练使崔太初施政苛刻,有失民心,打算调回朝廷。

徐知诰说:“寿州是边疆重镇,直接调回朝廷,恐怕发生变化,不如命他到江都府朝见,趁机将他留下来。”

徐温大怒说:“一个崔太初都不能制伏,对别人又该怎么样?”遂下令调崔太初当右雄武大将军。

徐温大规模修建金陵城,又在冶城故址修建紫极宫。

吴国武义二年,即天佑十七年,公元920年,年底。

金陵城复建工程全部完成,陈彦谦呈报经费账簿,东海王徐温说:“我既然托付你办这件事,用不着看账!”把账簿一把火烧掉。

晋王李存勖返回太原(晋阳),这时,冯道担任掌书记已经八年了。

中门使郭崇韬,看到前线汇报,用钱甚多,不禁皱眉。

原来每次晋王吃饭,各将领都前来作陪,一次要摆宴席十几桌,厨师做了很多菜,有时来的人少,吃不完的饭菜只好倒掉。郭崇韬认为太过铺张,建议削减陪客人数。

李存勖大怒道:“这些人为我卖命打仗,连喝酒吃饭这种小事,都要斤斤计较,本王当这个统帅还有什么意思!叫河北诸军,另外推选别人当这个统帅吧,本王就回太原府了!”

即命冯道起草文书,通告下去。

冯道却迟迟不动笔,劝说道:“大王正要平定河南,统一天下,郭崇韬所言,就算不妥,也不算大错。大王不能接受就算了,何必通告全军,让敌人听到,认为大王与部属之间闹矛盾,这并不能提高大王的声望!”

正好,郭崇韬也觉得有点过分,进来道歉。

晋王这才作罢。

梁贞明五年,唐天佑十六年,公元919年,八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