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 李元吉贪生失太原 赛霸王踏冰渡龙门(下)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贞观魂之一统山河!
却说宋金刚攻陷了晋州,清点战果,发现杀虏唐军几近万人。又听说擒了守城主将刘弘基,不由得大喜,急命人带上官衙,众人却到处寻找不见。原来看押刘弘基的定杨小校偏巧早有意归顺唐朝,故此乘乱与刘弘基一同逃走了。
宋金刚见刘弘基逃走,好不恼怒。这时只见敬德献计道:“大哥不必恼怒,我料刘弘基必逃往浍州。小弟亲率兵一万前往浍州,必能克之。”
宋金刚沉思片刻道:“也罢!贤弟可即刻率军前往攻打浍州。”又附耳对敬德讲了几句。敬德连连点头,便出了官衙,率军疾速开赴浍州。
却说程知节与丘行恭带着部分残兵败将逃离了晋州后,果然奔赴浍州。一路之上,但见无数难民纷纷避乱西逃。程知节不由得长叹道:“此皆我等不能克敌之过也!”
来到浍州,早有刺史韩广将众人迎入城内。次日,便见尉迟敬德率军来到城下。程知节与丘行恭、韩广商议道:“敌军虽盛,我等当坚守城池,以死报国。如何?”
丘行恭道:“末将愿听从将军调遣。”
韩广却道:“敌军虽众,我浍州兵马不下五六千人,将军所率兵马亦不下三五千人。今先到敌军不过万人,实不足畏惧。不如乘其远来疲敝,先出城破之,以稳定军心,然后再坚守城池。否则敌大军开到,破之更难。”
程知节道:“尉迟敬德神勇绝伦,实不可挡。莫如坚守不战。”
韩广冷笑道:“将军莫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不是本官夸口,莫说是尉迟敬德,即便是刘武周亲来,又何惧哉!”
程知节无奈,只得与韩广出城迎战。但见敌军之中站立一将,正是尉迟敬德。身边还有一将,正是定杨猛将刘六儿。敬德见唐军竟敢出城来战,舞矟直杀过来。韩广纵马杀出,口中喝道:“尉迟敬德休要猖狂,某家特来取尔性命。”
敬德大怒,舞矟直取韩广。韩广见敬德杀到,举刀劈头便砍,却不防敬德一矟先到,正中他咽喉,登时落马身亡。程、邱二将见状,不敢怠慢,忙二马齐出,来战敬德。三人便杀作一处。斗了四五十合,不分胜负。却不料恰在此时,城内响起阵阵喊杀之声,转瞬之间,城头已换上定杨旗帜。原来宋金刚早已令数百将士扮作难民混入了浍州城内,此时乘城内空虚,夺了城门。刘六儿见状,忙率着一支军马杀入城去。程、邱二将见状,自知大势已去。也不进城,便撇下敬德,落荒而逃了。
却说程、邱二人逃往泰州时,途中恰遇刘弘基。三人一同逃至泰州来见裴寂,报知一路战况。此时的裴寂已是焦头烂额。原来他逃至泰州后,由于措置失当,弄得当地人心骚动,怨声载道。却不防当地有一位豪杰人物,乘势作乱。此人姓吕,名崇茂,天生悍勇,力能扛鼎,徒步追赶奔马。更兼轻财好施,专爱结识天下豪杰,在当地颇着威信。因见刘武周进犯,人心骚乱,便乘势聚众攻占了夏县,自称魏王,并派人与刘武周取得联系。裴寂接连派长孙顺德与谢叔方前去讨伐,却都被他所败。正不知如何是好,却又见程知节等败归泰州,真是雪上加霜。此时裴寂早就没了主意,只知一面坚壁清野、布置防御,一面频频派人到长安催发救兵。
前线的败讯不断传到长安,这让李渊又惊又悔。本来是不愿让秦王威名太盛,才把裴寂派到了前线,可万没想到他是如此不争气,更没想到他的失败还导致了李元吉放弃太原。在这种情况下,恐怕也只有秦王可以力挽狂澜了。可此时再让他挂帅讨灭刘武周,必然会使他更增威名,这真是弄巧成拙。但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危机形势下,谁又能必保秦王会获胜呢?如果一旦连他也无法挽回局面……李渊简直不敢再想下去了。最后,他决定在明日早朝议事之前,先召太子建成与封德懿来密议一番。
建成得知裴寂又败,心头大惊。他深知李渊不用秦王挂帅的用意,对此,他并不以为然,但却并未劝阻。虽然如今他对秦王依旧保持着以往的手足情深,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位二弟才是挂帅征讨定杨的最佳人选。但自从秦王灭掉西秦后,他便对秦王产生了一种似有若无的感觉:羡慕?猜忌?还是一种担忧?这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他偶尔会觉得父亲的担心也许并非毫无道理,但自己该怎么做呢?他不愿去想,更不敢深想。回避,是他唯一能做的事情。但有一点他很清楚,那就是他与亲密无间的二弟之间的感情已经产生了裂痕,不管他是否愿意。然而,当国家真正遇到危机之际,建成顿时把这种杂念抛到了脑后,立即劝父亲道:“事已至此,非二郎不足以挽救危局。还望父皇莫再迟疑,立即让他出兵讨刘武周。”
李渊盯着建成,内心也不知是该赞赏他,还是该责怪他,只是觉得心里有些发酸。好一阵才将目光移向封德懿。
事实上,封德懿内心早就有了主张。他深知李渊不愿秦王功名太盛,但他又不敢把话讲明。而且他也知道,此时李渊的心里未必不对自己有些不满,因为正是自己建议让裴寂挂帅出征的。他必须要消除这种不满,但却不能让别人有所察觉。所以,他不急于开口。此刻见李渊在征求自己的意见,这才开口道:“裴仆射曾随陛下百战而定关中,才略威名堪称群臣之冠,齐王之悍勇,亦堪称世间罕见,今竟皆败于刘武周、宋金刚之手,足见此二贼不可小觑。今我军大败之后,实力大减,军威不振,纵然再使秦王挂帅,亦难保必胜。一旦略有差池,则恐有不测之祸。故臣以为,当今之计,莫若令裴仆射从速率军入关,暂弃大河以东之地,闭关自守,以休兵养民。然后坐观刘武周与窦建德、王世充辈做鹬蚌之争。待其疲敝,陛下可一举而定天下。”
封德懿这段话中,可谓颇藏心机。他在分析形势时,顺带着强调唐军之败,只是因为对手太强,而不是裴寂无能,这也就为他推荐裴寂做了开脱。而闭关自守的战略,是当时最为稳妥可行的战略方针,它不仅可确保关中无虞,而且能够阻止秦王再立新功,可谓一举两得。李渊在封德懿讲完话后,不由得连连点头。此时此刻,他对于秦王是否再立新功已无暇多虑,他所担心的主要是秦王是否真的能战胜定杨军,而封德懿之计显然是最为稳妥的。毕竟冒着亡国的危险与刘武周争河东之地,实在有些不值。尤其是自义军入关中以来,便有许多智者劝自己“闭关养威,以观时变”,他也觉得此计有理。只不过关外有河东之地,才让他难以下决心闭关。既然如今河东之地已经丧失,那么干脆实施“闭关养威”战略,也不失为一招妙棋。所以,他心里暗自下了决定:放弃河东,闭关守关中。想到此处,他开口道:“封爱卿所言,颇有道理。只是此事关系重大,明日当于朝上与众人共议才是。”
次日上朝,群臣得知裴寂又败,河东危机,立即开始议论纷纷起来。这时,只见陈叔达出列道:“今形势危急,非秦王不足以力挽狂澜。臣请陛下立即传旨,令秦王调集军马,出征讨伐定杨,收复河东。”
话音未落,却见萧瑀又出列道:“臣以为,齐王与裴寂屡败之后,我军精锐殆尽,军威大减。秦王虽善战,然此时与定杨相抗,恐难保无虞。一旦略有差池,国家危矣!不若闭关自守,休兵养民。令关东群贼自相争斗,陛下可坐观时变,待机而动。”
这时,只见秦王出列道:“河东乃我朝肇兴之基,地富民殷,岂可弃之于敌?儿臣愿统兵三万,必擒刘武周献于父皇。”
却见封德懿出班奏道:“以秦王殿下之英武,破定杨军不难。臣只怕殿下一旦统兵出关,北虏与梁师都乘虚大举来犯,使我首尾不能相顾。那时,形势不可测矣。”
秦王道:“今北虏颉利即位伊始,其国内人心不一,必不敢大举来犯。如若以偏师与梁师都前来,则太子尚在关中,足以御之。”说着,又转向李渊道:“今群雄并起,得贤才者得天下。自父皇登基以来,天下贤才所以辐辏而至者,皆因其知父皇神武,必能混一天下也。今若一败而不敢与敌争,天下人必以为父皇怯懦,不足以拥戴,则此后贤才谁复来投。贤才不至,则父皇与谁一天下,定江山?今必当破武周,以复国威。否则统一无期矣!望陛下深思。”
李渊闻言,不觉心内动摇,一时无语。这时太子建成又劝道:“秦王所言甚是,望父皇莫再迟疑。”
李渊这才犹豫道:“我儿必能破定杨贼众乎?”
秦王道:“父皇尽管放心,定杨军马所以所向披靡,全仗尉迟敬德悍勇无敌。敬德与儿臣颇有渊源,儿臣当设法令其与宋金刚离心离德,为儿臣所用。况且敬德虽勇,儿臣府中秦叔宝足以当之。敬德若为我降服,余者不足虑矣。”
李渊闻言,内心甚慰,立即准奏。却见李纲又出班奏道:“秦王出兵讨定杨,需征集各处兵马,难以立即出关。今裴寂危机,需立即增兵,以防其全军覆灭。”
李渊点头道:“理应如此。不知谁愿统兵前往?”
话音刚落,便见永安王李孝基出班道:“臣愿前往。”
李渊见是李孝基,不由得微微皱起了眉头:“此番出兵关系重大,你未更行阵,岂是宋金刚、尉迟敬德敌手?”
却见李孝基道:“臣近来得一虎将,姓慕容,名勇。有扛鼎撼山之力,善使一杆长杆铜锤,重一百二十斤。陛下若允其随臣出征,必能擒尉迟敬德来献。”
李渊闻言大喜:“可召来相见!”
不一时,只见一员黑凛凛的大汉虎步生风,走入大殿。定睛看时,只见他身高一丈开外,虎背熊腰,有如半截黑塔,两脚踏地时,直觉整个大殿似乎都在摇晃。李渊大喜:“真乃天佑我大唐也!”
当即封慕容勇为虎威将军,令他随李孝基与独孤怀恩、唐俭、于筠、刘世让各为总管,总兵二万,前去增援裴寂。又令秦王征集关内兵马六万随后出征。
却说秦王得了圣旨,便调集六万兵马。秦王又从中精选出一千勇士,补充到玄甲军中,由秦琼与段志玄各自统领一千人马。安排好这一切后,秦王本打算对这支队伍略加训练,再出关拒敌。不料却从前线传来消息:李孝基之兵被阻在夏县,无法与裴寂会合。秦王闻讯,急聚众商议对策。杜如晦便道:“永安王兵至夏县,而宋金刚不派兵来救,足见其欲先破裴寂也。今敌军势盛,裴寂丧胆,殿下若不及早出关,则泰州我军必覆灭矣!当即刻出兵。”
秦王微微点头,又问:“此番出兵,当如何破敌?”
长孙无忌道:“依属下之计,当自龙门渡河,然后进兵泰州,与裴寂会师。如此,我军势大,便不惧宋金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