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杭州醋鱼 (第2/2页)
“咱们八个人,10个菜够吗?”
北方菜码要大一些,南方稍微少一些,赵文虞并不在意这个,多点两个无所谓。
崔文绣说:“导演,够了。”
赵文虞让服务生推荐两个:“你在推荐两个菜。”
“油焖茄子、杭三鲜行吗?”
“行。”
“上两瓶好红酒,再来两瓶好花雕酒,一瓶好茅台,再来一箱青岛啤酒。”
在京城他们一般喝雪花和燕京,怕杭州没有,要一箱青岛啤酒。
服务生推出去后,没想到20多岁年轻人居然坐在主位上,他一个人点菜,看眼神就是久居上位的人。
走到前台时,告诉店里老板:“二楼包间有张国荣,还有一个很厉害年轻人,没见过。”
老板早就认出赵文虞,经常上《新闻联播》的人,能是普通人吗。
“不要打扰他们,送果盘、再赠两个菜。”
当菜上来后,赵文虞夹一块干炸响铃,吃起来嘎嘣脆,味道也很不错。
“好吃,这杭帮菜不比淮扬菜弱,我吃着还行。”
杜杰夹了一块西湖醋鱼,他皱了皱眉。
“这个有点腥。”
赵文虞也夹一块:“是有一点,这菜比较原始。”
他只是没说难听话,这个菜名气很大,味道确实不敢恭维,这还是特殊照顾做的,楼下的人吃这道菜,味道要更差一点。
总体来说不错,赵文虞不喜欢喝白酒,他喝酒必须要凉,啤酒、红酒、洋酒都要凉的。
酒足饭饱后,他拿出几千块钱。
“给你1000小费,剩下拿给后厨分分,这顿饭吃的满意。”
服务生不敢要,杜杰说:“收着吧,他经常过来吃饭,你们要不了多久就能发财。”
张国荣和杜杰还有崔文绣已经习惯,赵文虞发钱给小费经常。
……
翌日。
赵文虞刚起来,就看到新闻报道:“国际着名导演赵文虞、着名演员张国荣等人游览杭州,晚间前往楼外楼用餐。”
这也太不讲究,也不告诉一声,他们就低调过来游玩,怎么上新闻了。
今天准备去滨江郊区看看,刚走出酒店,就有电视台记者过来采访。
“赵导演,您喜欢杭州吗?”
“还不错,今天比较忙,我有工作。”
“明天约个时间。”
他们匆忙上车,坐车离开这里。
他们坐车穿过中河高架路,到达滨江长河镇,这里的建筑和街道都比较古老。
下车后赵文虞戴上墨镜,杜杰拿出照相机。
在当地找农民,他们发现小镇有许多手工作坊。
赵文虞说:“人家江浙有钱也有勤劳原因,几乎不闲着,自己家作坊生产着小商品。”
“更多还是政策吧。”杜杰调侃。
这个确实。
东北企业所得税下调到15%,进出口税也下调,会有一大批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在当地,赵文虞问一个小老头:“稻田每年几月播种?”
“你们不是本地人?”小老头口音很重,他说的有些听不清。
“我是东北的,要在杭州拍电影,过来看一下景色。”
“哦,稻田一般4月初插秧。”
“现在人不想种田,都在等着拆迁。”
赵文虞也不反对城镇化,不过要应对不时之需,当卫星城市建造后,人口几千万,粮食、水、电、燃料都靠其他地方,如果出现战争或者疾病,这种卫星城市就像大海中的死鱼。
相比于南方,北方城市更健康一些,最起码粮食、燃料、水能做到自给自足。
赵文虞递给小老头两百块钱“谢谢了,我们自己逛一逛。”
他和杜杰还有韩杰站在地头。
“明年4月中旬,这里水稻就能长起来,当时候镜头俯拍稻田,给人一种生机。”
“农田作为城市很少见的景,这里就是偏乡,在这里生活的人,会五花八门,明天在这里租一个工厂,越大越好。”
“郊区、港口、市区、寺庙、工厂这几个地方,是对杭州这座城市描绘。”
“《大佛普拉斯》电影一开始,就是小黑、小白、如来几个人奏着哀乐,小镇有老人去世,他们参加白事,赚一点外快。”
“大陆人都知道自己会死,生活中很避讳谈死,其中佛家对生死,搞出个十八层地狱。”
“我记得是明朝李贽说过:人们不信佛教就要堕入十八层地狱,搞出上刀山下油锅这些花样。”
“其实还是认为制造恐惧,就像天主教一样,逼着伽利略认错,如今搞出教皇出来,就像寺庙中的主持。”
“不论是儒家、佛教、天主教,最开始的思想,都被后来人曲解,人们也开始分裂,这里的根源来自于人的私心。”
“阶级的产生,也是人的私心。”
“几千年前孔子和老子,如今眼光看,还是老子更胜一筹。”
“再好的制度和主义,都抵挡不住人的私心。”
杜杰和韩杰拿着笔记录下来,长河镇需要拍摄的场地也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