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都是自家人 (第2/2页)
朱雄英也不在乎,只是搀着沐英继续说道,“尚炳、济熺、高炽、孟烷、贤烶,你们几个也过来。你们几个,可还认识表伯和十二叔?”
这几个亲王世子基本上都是在应天府读书,对朱柏基本上也没多少印象。至于沐英,他们自然更加对没有印象了。
朱柏和沐英自然也能够将眼前对少年或者孩童对上号,主要就是字辈一目了然,知道是谁家的。
这边介绍完人,朱雄英朝着已经三十的朱守谦走去。
而朱守谦也有些惴惴不安,他的父亲朱文正被黜时,他已记事。老朱对他的管教也比较严格,可是这位当初也读了不少书、在宫里还算本分的,到了桂林后就暴露出性情乖戾、阴贼险狠的本性,以至于老朱在洪武十三年就曾经将他召回应天府戒谕之。
而这一位呢,甚至作诗讥刺,以至于老朱曾经废其为庶人。经历了七年的打磨,本来以为他改过自新了,这才给他复爵,哪知道这意味到了云南又一次奢纵淫佚、掠杀不辜,甚至以大理印行令旨,遣人往谕百夷,结果使者被百夷污辱。
看着朱守谦,朱雄英叹了口气说道,“大哥,俺本不欲说的,祖父向来最重亲情。然俺诸位皇伯宗室诸王皆无后,唯独只有你这根独苗。你一而再再而三,这让俺们如何做?”
说起来朱雄英这个老朱家第三代的老大还是有些分水,这就是指洪武皇帝子孙的第三代。要是算上整个家族,朱守谦其实才是真正的老朱家第三代的第一人。
只是此刻朱守谦只能跪下,哀求说道,“殿下,臣一时愚钝,还望殿下搭救!”
朱雄英沉默不言,他不相信朱守谦,因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朱守谦在凤阳老家种了七年田都没有改过自新,或者他根本就不觉得洪武皇帝真的会出发他。
看了一眼一个有些畏缩的少年,朱雄英露出笑容,“赞仪,快些过来。”
九岁的朱赞仪连忙行礼,“侄儿朱赞仪,叩见叔父皇太孙殿下。”
看看,朱守谦这混账养出来了一个本分好学的儿子,对于《皇明祖训》看起来研究的比较多。起码这个称呼上,没有半点问题。
朱雄英摸着朱赞仪的脑袋,欣慰说道,“好,俺年岁不小但是辈分小。你就在俺跟前好好读书,早年文正表伯犯事,你高叔祖父曾言:儿无恐,尔他日长大,吾封爵尔,不以尔父废也。今日俺也这般说,尔宜修德励行,盖前人之愆,则不负吾望矣。”
旁边的沐英可是经历了朱文正被废的事情,也是记忆犹新。再看看文正兄长的子孙,他也只能叹了口气:守谦实在太混账了,只能希望赞仪能吸取祖、父的教训。
而朱柏等人虽说没有经历当初那个大堂哥的事情,可是多少有些耳闻。现在看起来,守谦侄儿这算是要彻底被废了,只能是回凤阳老家种田了。
而靖江王这个王爵不大可能被废,但是这就要看朱赞仪能不能有所长进了。
朱雄英看着有些惴惴不安的朱赞仪,笑着说道,“去拜见你一众叔祖父、兄弟,莫要担忧太多,俺自然是护着你,你太子叔祖父也护着你。”
说完这些,朱雄英扭头吼道,“允熥,还不过来带着赞仪侄儿去认认自家人!”
朱允熥慌忙跑过来,也在嘀咕,“又是俺,有事都是俺来做,怎不说让老二去做!”
老二朱允炆倒是想要多做事,可是很明显皇兄不太亲近他啊,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嫡庶,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不要说皇兄了,一众叔父们也都是这样,明显更亲近允熥这个老二,而不是他这个老二。
朱雄英在这边忙着拉家常,不代表其他的人就闲着。
五军都督府以及兵部的官员这时候就在忙着,忙着将随行的一应将校安排好,归营、赏赐之类的事情,这自然也就不能缺了,他们也没有资格入城、叩拜陛下。
刑部的官员也行动起来,彝族酋长阿资与罗雄州营长发束,思伦发的下属刀厮郎、刀厮养等人,这也都是要被惩处的,这些都是怂恿思伦发叛乱的帮凶或者怂恿者。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老朱家的子孙们现在可以开开心心的在一起攀谈,出城迎接本来就是一种殊荣,不过也不只是出城接到了人马就行,还有其他事情呢。
总算是忙好了这些事情,也需要正式的回城、入宫了。
朱雄英看了看,直接说道,“颍国公朝廷栋梁,连年征战颇有功绩。允炆,你且去为颍国公驾车!”
傅友德慌忙跪下,激动且不安,“还望殿下收回成命,臣不敢!”
朱雄英就哈哈一笑,大声说道,“颍国公且安座!平定云贵,颍国公当居首功。允炆能为你驾车,那是他的荣幸!若是觉得允炆不通武事、不懂驭车,九姑父帮衬着就是。”
说完这些,朱雄英拽着沐英的手腕朝着自己的车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