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利益才是根本 (第2/2页)
其实现在漠北还是有着不少蒙古部族,在岭北行省更是力量强大。他们只是暂时没有能力犯边,不要以为大明真的就没了北边的威胁。
徐达这时候也说道,“殿下,莫要说岭北了,就是岭南也颇为苦寒,兼之难以筑城。大军长期驻守,倒也是为难。”
这也是实话了,现在这个年代,不要说以后的外蒙、贝加尔湖区域了,就算是内蒙区域也都是颇为苦寒,在那些地方想要筑城也非常不现实。辽东那些地方更不是北大仓,北大荒都谈不上,那是白山黑水的土地,还是蛮荒的样子。
所以想要在草原长期驻兵,这也是不现实的。这也就是老朱让朵颜三卫以蒙古首领自立的原因,大明朝没有那么多的人力、生产力去完全的控制。
这些事情也不是说克服克服就行了的,没有足够的保障,卫所的士卒也不会满意。真的要是强行安排,军心动荡不说,引起哗变或者叛乱都是有可能的。
朱雄英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说道,“俺也知晓这些道理,只是那些地俺们不控在手里,那必然是一个隐患。俺们现在兵强马壮,异族自然不敢窥觑。不过以后就难说了,俺大明也不可能一直都是猛将如云、儿郎如狼似虎。”
听到朱雄英这么说,徐达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了。
本想说皇太孙不用杞人忧天、大明必然国运昌隆,只是想想皇太孙的性格,这样的吉利话就算了,这样的话也必然是不会被当真的。
只是徐达也觉得,皇太孙可能想的太长远了,不说百年吧。就是现在这样子,鞑子五十年之内不大敢南下,这一点基本上也都是可以肯定的,鞑子给打怕了暂且不说。
主要还是鞑子给打残了,精锐主力早已覆灭,现在鞑子内部也是在争斗,哪有什么本事兴兵南下啊,现在鞑子只能期许大明不要总是北伐了,岭北已经都不再安全了。
看起来还是需要找到足够的好处,只要利益足够大,那么大明朝在蒙古高原驻兵才有可能。
现在单纯的只是防备鞑子,这个理由不够充分。在岭南有着一些卫所就足够了,让藩王时不时的‘秋猎’,看似也足以让游牧民族在岭南地区比较安分了。
朱雄英这时候也话锋一转,对徐达说道,“魏国公,辽东之地现在如何?”
徐达立刻非常有信心的说道,“此前将纳哈出所部分化、拆解,辽东之地尽在朝廷掌控。”
前年征讨纳哈出,手握二十万大军的北元太尉成为了大明的海西侯。纳哈出的部族,也都被拆分了,辽东之地也确实成为了大明的地盘,不是蒙古人做主了。
朱雄英笑着点头,随即说道,“此前高丽想要兴兵,想要趁着俺们和纳哈出相争之时尽收渔翁之利。俺看那些人想多了,俺们的铁岭卫不该改置于辽东奉集堡。”
听到朱雄英的话,徐达楞了一下,因为铁岭卫一开始就是要改置于辽东奉集堡。
皇太孙现在这么说了,难不成真的是想要造成既定事实?
毕竟高丽那边的动静徐达也听说了一些,就是因为铁岭卫的事情,高丽前国主想要北伐辽东,更是停用洪武年号,废汉服行胡服。
看着徐达,朱雄英颇有深意的说道,“高丽使臣就在京里,魏国公也留意一些朝堂动向。辽东那边,俺们就不该让高丽君臣跋扈,那篡国的权贼更不该肆意妄为。”
徐达立刻说道,“臣愚钝,此前并未知晓高丽动向。”
“回去多留意就是,俺知道魏国公本事。”朱雄英看着徐达,笑着说道,“魏国公于大明,实乃万里长城!”
这样的肯定不足以让徐达激动,原因就是这些肯定是皇太孙说的。就算是太子说的,徐达也觉得就是那么回事,因为皇帝此前也数次这般夸赞。
当然以徐达谨慎的性格,还是会表现的诚惶诚恐。
辽东那边的事情要留意,高丽那边也该布局,至于开海禁的事情暂时看起来做不来,那就要想办法撬开一些口子。
只要有了足够大的好处,大明朝就会在草原驻兵、建城,就会对高丽虎视眈眈。只要有足够回报,现在提防沿海的老朱也会大力的发展水师。
说到底就是要看到足够多的好处,这些也都是最为直接的,利益才能够调动积极性!
这也就意味着朱雄英的事情可不少,别想着加元服、娶妻,那都是小事情,还有军国大事需要他去关注,那些事情也都是符合他身份的。
忙啊,忙着江山社稷,那就闲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