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梦与梦中梦 (第2/2页)
“赵高,你说这句谶语‘亡秦者,胡也’乃是何意?”
殿下群臣有些懵,这等大事为何不与群臣商量,反而要先问赵高?
这赵高何德何能?
古人对这些不利于自己的谶语,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早早就要防患于未然。
李斯直接上前一步道:
“陛下,这‘胡’当指‘胡人’,如今匈奴在北,时常叩边,不得不防!”
蒙恬也走出朝列,附和道:
“陛下,左丞相所言不错,匈奴蛮夷也,且时常侵犯我大秦边境,掳杀我大秦子民。
“此谶语指代匈奴,理当然也。”
秦始皇并未理会李斯二人,依旧直视赵高道:
“赵高,朕在问你,你为何不说话?”
秦始皇现在的心里很矛盾。
他有心杀赵高,可这就代表他认为梦境为实,那李斯和与胡亥他又该如何处置?
他并不认为杀了赵高,李斯就不会再篡诏。
就梦中赵高对李斯蛊惑的言语,他觉得即便换一个人对李斯说,李斯同样会动摇。
他与李斯君臣一场,知晓李斯为人。
想了许久,秦始皇心中生出一个念头。
那就是找一个赵高的罪责,镇杀之,这样杀了他,也算是有理有据。
秦始皇给自己的内心找了一个自欺欺人的借口:
这般诛杀赵高是与梦境无关的,因为他是依法处置的赵高。
而李斯与胡亥二人,就不必受此牵连。
秦始皇为了不杀李斯、胡亥等一干能臣等,也算是煞费苦心。
然后他仔细回想一番,却发现赵高最近根本没犯过什么错。
以前倒是有,但他皆已或处置或宽恕,总不能又突然拿出来老调重弹吧?
这与无端而杀有什么区别?
一计不成,秦始皇又生一计,那就是主动给赵高找一个罪责。
多问其政,多让其做事,正所谓多做多错,多说多错。
这样杀起来的时候,也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
因为这都是赵高“罪有应得”。
秦始皇此举,正应证了一句古话:
能者多劳,多劳多错,错之必杀,卸磨杀驴。
赵高不知道秦始皇为什么要揪着自己不放,这等国家大事难道不应该和群臣商量吗?
他有何德何能啊?
他可万万想不到,秦始皇竟然想让他因言获罪。
秦始皇问话,赵高不敢不答,于是用不表达自己观点的话,说道:
“臣意,与李丞相、蒙将军同!”
对于这种谁也不得罪的话,秦始皇显然并不满意,他忽然意味不明道:
“赵高,你说‘亡秦者,胡也’的‘胡’,有没有可能是指朕的少子胡亥?”
秦始皇此言一出口,群臣直接噤声,一句话都不敢说,一点声音也不敢出。
其实,之前就有大臣想到了这一点,但谁也不敢说出来啊。
公子胡亥毕竟是始皇少子!
因此,他们只能将这个猜测放在肚子里当哑巴。
没想到,现在秦始皇竟然自己直接提了出来。
胡亥也是一脸震惊地看向秦始皇,心道:父皇这是要杀我吗?儿臣是做错了什么事吗?
胡亥心里如此想着,下意识看向赵高。
没等赵高开口,有一人直接站出来替胡亥辩解。
扶苏急忙上前一步,拱手道:
“父皇,胡亥虽有些顽劣,但性情纯厚,断然不会做出什么有损大秦的事情。”
“再者,此仙书谶语只方士一言所出,且无旁证,不可全信。”
秦始皇静静地看着为胡亥说好话的扶苏,心中摇头道:
扶苏,你现在竭力为胡亥说好话,殊不知等胡亥篡诏后,第一个杀的就是你。
这可都是朕灵魂出窍看到的场景啊。
说到灵魂出窍,秦始皇身体一僵,神情微愣。
因为他突然发现他的记忆有些错乱。
在某个时刻,他一直以为他是活到了始皇三十七年,然后驾崩。
而灵魂出窍则是他的一场梦。
可他“梦醒”后,却是直接回到了始皇三十二年。
也就是说,从始皇三十二年到始皇三十七年,这五年时间同样也是他的一场梦?
但他总觉得这五年时间和他灵魂出窍后的两年多时间是有所不同的。
这五年时间就像是他亲身经历过的,是真实的,非虚幻的。
而灵魂出窍的两年多时间则是犹如梦幻泡影般,作为一个灵魂体、一个旁观者见证了一切。
这两者的差异太大,他实在是无法将两者混为一谈。
但若是说这五年时间不是梦,那他又为何会在始皇三十二年“醒来”?
他应该是在始皇三十七年,在沙丘宫醒来才对。
难道说,现在发生的一切,依旧是一场梦?
秦始皇可从来没有往重生这一方面想过。
毕竟相对于重生来说,“梦境”更靠谱一点。
于是,他的思绪乱了。
到底是五年时间为梦,还是灵魂出窍的两年为梦,亦或是现在的一切为梦?
秦始皇忽然捂住脑袋:
分不清,朕真的分不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