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学习的事(2) (第2/2页)
(说明:资本家的孩子不能上大学要到55年,那时候教育、公安、内务等部做出的《关于对考生进行政治审查的规定》,成分审查才严格起来,57年全国工农成分大学生仍仅占36.42%,其他阶级、阶层成分大学生则占63.58%。一直到了57年以后才一刀切的,之前只要分数够都能上大学、大专、中专等学校。)
(而查的最严的时候,也是第一批的工农速成中学和夜校,培养出来一批我党自己的工农出身的知识分子和干部之后,之前是缺人的。)
方清凤的补充让大家松了一口气,本来就是普通家庭比资本家和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学习压力更大,学习条件更差(时不时的要帮家里干活儿,不能及时交学费还得在家待着,没有好的老师私下教导),要是跟资本家和知识分子的孩子一块儿比,那想要优秀真的还是很不容易的。
不少人都在琢磨着这些政策对自家的好处,只要自己孩子比其他工农的孩子成绩优秀,那岂不是能上更好的学校了?而且只要肯努力,还能学费减免,这是政府做的大好事啊。
看来还是得让孩子好好读书啊,没准能考个大学呢,那不是放过去跟进士一样了,反正又不跟资本家的孩子一块儿比。
于是不少人都加大了对自家孩子学习的督促力度,反正政府是支持工农的。
袁建声原地琢磨了一会儿,才开口问方清凤,“老赵媳妇,那咱们家这袁久菊算不算工农的孩子?能不能有补贴?”
方清凤眼睛都不眨一下的直接说道:“肯定算啊,你们家本来就是工人,不是工农是什么?”
“你家的久菊跟钱家的玉丹都是在贝满中学上学的吧,那里可是非富即贵的女中,听说你们两家的孩子在学校的成绩都不错啊,一旦排除掉资本家和知识分子的孩子,那成绩不就是名列前茅了?”
“只要跟学校说明情况,我估计有机会免学费的。”
(贝满女中:是1895年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艾丽莎.贝满夫人设立的,是四年制的教会女学,1900年因为义和团运动被毁,1902年又重建复课,1905年又增加大学课程,改名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后来又与通州协和大学、汇文大学合并成燕京大学。
1926年,大学迁走,高中部迁到佟府,初中部仍然在公理会大院儿内,27年改名为贝满私立女子中学。1951年改名为私立五一女中,1952年发文收回教育权,断掉境外资金支持的学校之后,被改名为女十二中,72年改为一六六中学。地址位于东城区,东四六条40号。
注:此时该校还是私立,独立办学,不会响应政策,没有政府资金支持,所以没有普通市立女中的政策,只是女一中也在东城区,离南锣鼓巷有点远,只能这么写了。)
这时候梁玉英立马冲上前来,瞪大着眼睛问道:“这么说,我们家玉丹也有机会了?我们家玉丹的成绩也不错啊。”
方清凤只好耐心的解释道:“各个学校的政策不同,我们是小学老师,不太清楚初中高中的事,我建议你们等孩子回家了再问一问吧。”
“估计也就这几天的事了。”
方清凤说完也退到了后面,接下来院儿里的住户都心思比较复杂了,虽然袁久菊和钱玉丹的具体情况并没有得到答复,可是有了工农子弟的加分项,哪怕是不能免学费,到时候考上好大学也是手拿把攥的事。
最后实在没什么事了,大家就各自带着心事回家吃晚饭了。
一场解放以来的教育大会,算是改变了不少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