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修坟头,谈祭拜 (第2/2页)
“是自己的子欲养而亲不待,是自己在亲人还在世没享受的愧疚。”
“知道你们现在不少年轻人学的是新学,把这些当成封建迷信。”
“抛开那些神神鬼鬼的东西,这是迷信吗?”
“每年就是那逢年过节的那么几次,你烧点纸,烧点用的,摆上祭品。”
“这是对逝去亲人的铭记,就算他们收不到又能怎样?”
“这样一个仪式,提醒你没忘了他们。”
“人这一辈子,要么求名,要么求利。”
“我们普通百姓,在史书上留不下名字,在族谱、家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让后人能够记得。”
“就算没有族谱、家史,也有亲人还记得你,这就是香火,是一个人留在世上的印记。”
“为什么普通人怕断了香火?”
“因为没有子女,后代,过几十年,世上最后一个还记得你的人去了,你还投个啥,活着不能留名,死了也被忘了。”
“那一个人来到世间的意义是什么?”
“浑浑噩噩的活着,挣钱,然后吃了睡睡了吃,再挣钱,在世界上没留下任何一点印记,不觉得自己多余?”
老爷子也说累了,让大伯扶着他坐在路边的石头上。
易中海低着头,晚辈们也围成一圈,看着老爷子。
这一番话,对所有人冲击是巨大的。
以往大家跟着习俗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只知道逢年过节烧纸祭拜长辈是孝顺,可是里面深层逻辑并不清楚。
中年人随大流,接受新学的人无所谓,更有的把这当成封建迷信。
现在大家听完老爷子的话,默默的思考。
是啊,那逢年过节烧纸的时候,跟逝去的长辈问好,絮絮叨叨的说自己最近的经历。
这些又何尝不是对长辈的思念,对自己一年的经历的反思,对自己心里的委屈的倾诉,对自己遇到的困难挫折进行鼓励,对自己的收获和成果的分享呢?
即是对逝去亲人的铭记,又是对自己心理的治疗,因为人在这时候,也是难得的安静和清醒的时候,梳理一下自己的事情,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带着对长辈的思念和回答,轻装前行。
这次的训话一定会记在易家“茂”字这支的族谱上,对其他人是收获,对易中海来说真的是社死了。
这种反面教材留名族谱、家史,是个人都知道丢人。
易中海飞快的跑出人群,从大爷爷家拿出纸钱和鞭炮,然后重新回到人群中。
此时大家正在议论纷纷,有说易中海假孝顺的,有说易中海被城里生活腐蚀了的,有说易中海自私冷血的……
易中海听得恨不得钻进地缝。
大爷爷听到议论之后,住着拐杖站起来,咚咚的敲着地板,“行了,别议论了,易中海十几岁就出去逃亡了。”
“小时候又在学校里,能经过几次婚丧嫁娶的礼仪啊?”
“不像你们在村里,哪年遇不到几回丧事?”
“哪怕耳濡目染,也懂得了这里面的门道了,有什么好议论的?”
“海子要是不孝也不会大老远的赶回来,只是不懂,又自作主张了而已,多大点事?”
“这也提醒了我们,从小应该给孩子把这事讲清楚。”
“免得不懂闹笑话,听到没有?”
众人齐声道:“听到了……”
大爷爷又转身对易中海说道:“回来别见外,都是沾亲带故的,不像城里人生地不熟的,没人教你。”
“你这回来,张口问一下,大家都能跟你说清楚,总不能你自个把自个排除在外了吧。”
“走吧,去坟地,早点弄完,然后请人刻碑。”
“你离走没多久了,走之前,早点弄完。”
…………
来到坟地,在大爷爷的安排下,放鞭炮,烧纸,然后各司其职,割草的割草,砍树的砍树,刨根的刨根。
两个多小时,坟头整整齐齐的清理出来。
每个坟头都重新加了一层厚厚的土层,坟前清理出一个两三平米的空地做祭台。
坟里埋的家人身份,也在大家的记忆拼凑里,确定了下来,并且做好标记。
然后大爷爷大手一挥,走了,回去吃饭,等碑刻好了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