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免费小说x95mf.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五免费小说 > 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 第175章 二袁争锋,青州岂能不来

第175章 二袁争锋,青州岂能不来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青州锐士虽然成军不久,但有刘备和郑平对于禁的支持,已经初具雏形。

不仅保留了凶戾之气,也对军纪有了敬畏之心。

“青州锐士原本有五千人,经过这几个月的考核筛选,踢掉了不合格的锐士千余人,目前尚有锐士三千七百二十一人。”

“这个月的训练结束,我准备再踢掉三百人。”

于禁的话听得诸葛亮一阵心惊,忍不住问道:“能选入青州锐士的皆是凶猛之士,踢掉这么多人会不会太严苛了?”

“而且这些人被踢掉,若是再让他们回归屯田,恐怕会滋生事端。”

于禁有些惊讶诸葛亮的敏锐,解释道:“兵贵精不贵多!年底的考核后,青州锐士只会剩下两千人。”

“被踢掉的人不会回归屯田的,他们会继续参与训练,直到合格后编入预备营,用于青州锐士战损时的补充,以及临时征召。”

“这也是让青州锐士能尽可能保持战斗力的方式。”

“沙场征战,避免不了战损;若是随意征募士卒补充,会破坏青州锐士的作战风格。”

五千人只选拔两千人成军!

这种精兵的训练方式,让诸葛亮除了震撼外,多的是深深的思考。

郑平则是看着眼前的锐士,脑海中有了新的打算。

“于司马,若要让青州锐士投入战场,还需要多少时间?”

“谁负责统兵?”

“使君亲往!”

“一个月即可。”

“那就一个月!一个月后,挑出两千最精锐的锐士。”

于禁顿了顿,眼神多了一丝期待:“别驾,末将能否随使君同行?”

郑平不答反问:“你若离开,锐士营可有人能约束军纪?”

于禁顿时黯然:“尚无能将。”

牵招虽然是兵曹从事,但只负责锐士营的兵甲武器粮草等方面的协调,并不直接参与锐士的训练。

郑平笑道:“于司马不必惋惜,以后多的是机会。”

“待使君返回,你再去询问使君青州锐士的实战效果。”

“这才是你要争取的!”

郑平的提醒让于禁醒悟。

跟刘备交流青州锐士的实战效果,可以让于禁拉近跟刘备之间的关系。

这不会比跟着刘备出征受到的恩信差。

于禁连忙拱手道:“末将谢别驾提点。”

这心中郁结消失,于禁在郑平的授意下,带着诸葛亮在锐士营视察,耐心的解释诸葛亮提出的任何疑惑。

于禁不是一个不懂人情世故的武人。

诸葛亮十岁出头,就得到刘备和郑平如此的器重,很明显是要重点栽培的。

如果以后还要跟着刘备,那么结好诸葛亮是有利无害的。

至于私藏练兵之术?

于禁根本不需要私藏!

难道还要去担心一个十岁出头的稚童跟自己抢功劳吗?

相反,具言相告,不仅让诸葛亮承受这份指点之情,也能得到刘备和郑平的好感,这以后遇上事了也能帮衬。

诸葛亮在军营待了两个时辰,从一开始的拘谨谨慎、对士卒凶戾之气的下意识畏惧,到现在已经基本适应了军营的气氛,也能时不时的跟于禁探讨一下书上得到的军事知识。

而诸葛亮举一反三的敏锐,也让于禁更坚信了自己的判断:一定要结好诸葛亮!

一直到了黄昏,诸葛亮这才意犹未尽的离开锐士营。

不过在离开之前,郑平让于禁给了诸葛亮一块锐士营的出入令牌。

小心翼翼的将令牌放进怀中,诸葛亮的小脸儿更是兴奋。

这意味着,以后可以随时出入锐士营来印证书上学来的知识了。

“兄长,阿亮会认真贯彻知行合一,将书上的知识跟实际结合,避免成为纸上谈兵之辈。”诸葛亮抱拳行礼。

郑平摇着羽扇,向于禁吩咐道:“本以为阿亮会忍不了苦,没想到答应得这么干脆。”

“于司马,我不要求阿亮能如骁将悍卒一般策马杀敌,但这军旅的基本训练不能懈怠了。”

“自今日起,每隔三天,让阿亮来锐士营训练两个时辰,以打熬气力为主,辅之以骑术、弓箭和长剑。”

“只要不死不残,一切以锐士营的规矩来。”

话音一落,诸葛亮的小脸儿瞬间变得惨白:“兄长,我还要参加训练?”

不死不残都说出来了,这真的是训练吗?

郑平微微敛容,大手轻轻拍在诸葛亮左边的肩膀上:“阿亮啊,大丈夫之志,当在天下!要定天下,文事和武事缺一不可。”

“而知行合一,也更需要一个强健的体魄!”

“身体才是实现人生大志的关键啊!”

“伱放心,锐士营的医官,还是我专程向元化兄借来的,医术虽然不及元化兄高明,但治疗一些训练时的伤势还是可以的。”

“于司马也不会让你跟着那些悍卒训练凶险的科目,除非你从马背上摔下来,否则是不可能伤残,也不可能丧命的。”

郑平虽然在述说事实,但听在诸葛亮耳中,却让诸葛亮下意识的打了个寒颤。

“我今天,为什么要跟着来锐士营啊!”诸葛亮暗自长叹。

诸葛亮十岁出头,正是修习文武的最佳时机。

郑平对诸葛亮寄予厚望,不希望以后诸葛亮因为身体不行而累坏了。

身体有多重要?

无数人告诉我们,身体才是干大事的本钱。

瞧瞧司马懿。

硬是凭着硬朗的身体,将诸葛亮活活给拖死了。

因此对于诸葛亮的培养,郑平一开始就是将诸葛亮按文武全才的标准来的。

返回学堂的路上,诸葛亮询问起青州锐士投入战场的事,眼神有些躲闪:“兄长,你刚才说,使君要亲自统兵?”

“你想去?”郑平一眼看穿了诸葛亮的小心思。

诸葛亮被道破心思,一本正经地道:“所谓知行合一,就不能只训练,不经历实战。兄长十四岁就仗剑杀人,因此才会临危不惧、临危不乱。”

“阿亮虽然年幼,但也想效仿兄长一般,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