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2/2页)
“记得初见你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与你瘦弱身体毫不相称的眼睛。
我当时就在想啊,这是怎样的一双眼睛,居然散发出灼热的能照亮人心的光芒。
果然,拥有这双眼睛的你热情、勤劳、聪明、向上,工作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你都微笑着对同事说:‘我们肯定会成功的,我可是天才的物理学家。’
正是这种激昂、自信、向上的态度的感染,才能让大家在一次次的跌倒之后,又重新站立来继续前行。
……
现在你走了,变成了天上的那颗守护星。
剩下的,请放心交给我们,我们会继续奋斗、继续前行、不怕辛苦、不怕艰难,我们会秉承你的遗志,继续朝着胜利的方向奔跑前进。
谢谢你,朱红星同志,谢谢你将最美好的自己献给了最美好的国家。
请你相信,戈壁会记住你,人民会记住你,历史会记住你!”
伴随着基地长的悼词,人们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悲伤哭成一片,悲伤席卷萦绕着,逆流成河、汇聚成海,笼罩着参加追悼会的所有人,还有他热爱的一切。这时,忽然起了一阵风,旋着香,伴着这哀婉的哭声,绵延不绝地哀叹这个年轻生命的逝去。
人群中不知谁突然振臂高呼:“向朱红星同志学习”,接着一阵高过一阵的声浪冲破云霄,“向朱红星同志学习”……
羿姞站在人群中,感觉一股莫名的热潮在体内窜动,从胸口直愣愣地往头顶而去。眼泪不听使唤地往下掉,她嘶吼着“向朱红星同志学习”,用尽全力挥舞着手臂。
这一刻,她觉得自己融入这个时代了。
死亡是什么?死亡其实对于基地的人从来都不陌生,他们在这里抹着眼泪送走了一个又一个的人,但大多是年龄比较大的人,或本身身体孱弱的人。基地的科学家都清楚这个工作是能“要命的”,家属们也隐约了解基地里的工作很危险。但送走这么年轻的小伙子,这还是第一次。
但是基地的所有人,甚至包括家属,在伤心之余并不会因此而“逃跑”。在他们心里,能为国家奉献生命就是“英雄”,虽然当“英雄”的代价是生命。这就是这个伟大民族的价值观,众大于人、国大于家,所有人都愿意为“众”为“国”而死,当然首先这个“死”要有价值。
于是,朱红星同志在基地里变成了新一代的英雄,像丰碑一样牢牢地伫立在所有人的面前。科研人员在工作时动力满满,给自己加油说“我要向朱红星同志一样努力工作”。
而家属们也用他来作为教育下一代的最好典型:朱红星同志为了国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只要你们也像朱红星同志一样废寝忘食、努力学习、努力奋斗,把所有时间花在学习上,就能够去首都读大学,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这些大人们,口气笃定的像格林童话的结局一般,王子和公主终于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就这样,一代传一代,以至于很多年以后,朱红星变成了一个传说,有人说他是文曲星下凡,专门来帮助国家度过难关;也有人说因为朱红星掌握了“种蘑菇”技术关键,所以被外国的特务杀害了……
在很多年以后,羿姞再次听到这些似是而非的故事之后,朱红星在她心中的形象变得栩栩如生而又面目模糊,过滤掉众多似是而非的信息之后,唯一烙印在心中的就是——他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