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最早的文字狱(一) (第2/2页)
放眼全国,因为朝廷苛捐杂税严重,天灾人祸连连,食不饱腹,民不聊生,大股小股的叛乱力量此起彼伏,朝廷刚覆灭完这一支叛乱队伍,另外一支又在异地揭竿而起,往来反复,朝廷疲于奔命。
不过,这正是白衣司的机会,凡是叛乱,并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一时兴起,说要叛乱立马就能竖起大旗的,没有武器、没有马匹,你敢揭竿你就是死路一条。事前必将会经过一番准备,私下联络。
白衣司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提前探知叛乱的消息,趁叛乱还在萌芽之中,就可以以朝廷少数的军事力量,粉碎叛乱,将其消灭在萌芽之中。
确定了行事方针,吴成峰便广泛发展白衣司成员,使白衣司彻底挣脱了京城的牢笼,走向更广阔的大晋朝的每个角落,大到京城市井街巷,小到村头田地之间,哪都有白衣司的成员。
人员的增加,也意味着组织变的更加庞大,更不容易管理,吴成峰又制定了相应的职责制度,以自己为尊坐镇京城,将东晋国土按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四块,分别设立四个堂口,任命四个堂主,每个堂主管辖各州郡的分堂主,分堂主下边又设立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又有自己的成员,这样,白衣司庞大的网络已经初具雏形。
当然,人员的增加,也就意味着费用的增加,吴成峰明白,如果没有成效而去向皇上伸手要钱,多半会引起皇上的反感,既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于是,吴成峰便要求四个堂主及各州郡的分堂主,必须拿出来一件或几件成绩,抓到行将叛乱的关键人物和关键证物,待他核实清楚后,上奏皇上,有了皇上封赏,才有大家的俸禄,不然,大家可以就地解散。
吴成峰也是个狠人,他说完这些话,并不在意底下人怎么去执行,起初加入白衣司的这些人,良莠不齐,三教九流都有,但大家的目的都比较简单,要么是为了钱,要么是为了报复陷害他人。
不过,这些人也没有让吴成峰失望,只在京城周围的几个郡县,就检举了五六起谋反的势力,层层上报,经过吴成峰及四个堂主的研判,最终确定三起证据确凿的意图谋反。
上报皇上之后,朝廷主动出击,动用了最少的财力、物力、人力,在他们发展壮大之前,将其击溃,对挽救东晋朝廷的危局,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白衣司的担当和作为,再次让孝武帝侧目,不仅追加了所有经费,更是让这个原本冷清的衙门,有了像三公九卿一样举足轻重的地位。
皇上每有重要事务而不决者,总会召集元司吴成峰,从他那儿听听来自各方真实的消息。
也是自此,吴成峰带领的白衣司才最终得以翻身。
稳住阵脚之后,吴成峰又作出了一个决定,就是对白衣司成员进行筛查、优选,摒弃糟粕,选拔的标准就是人要机灵、更要忠诚,即便刀架在脖子上也不能说出自己的身份,这个规定主要是应对几大家族的势力。
白衣司发展成员的方式也由原来的主动报名参加,变成了由白衣司定向发展,由原来的街巷市井,已经发展到了王宫侯府,到处都有自己的眼线,还是暗线,这些暗线只有直管的上级和元司吴成峰知道,四个堂主及分堂主也无权知道。
经过改革的白衣司,信息侦查网络更加严密、也更加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