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第2/2页)
李乾自然表示欢迎,甚至他都帮好兄弟想好了。如果他实在抽调不出资金,便由他个人出资建立公司,然后让霍英山以人脉入股。李乾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施舍好兄弟,而是他的确需要霍家的人脉关系。因为今年他准备进军高科技芯片行业。
他穿越之前,华夏正遭遇美丽国最严厉的芯片封锁,那种卡脖子之痛,每个华夏人都亲身感应到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华夏刚开始在芯片和光刻机的研究上并不落后。
美丽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了芯片之路,着名的芯片公司英特尔、Amd也都是在这个年代先后成立的。而我们华夏的芯片产业也是从50年代开始。
1956年,国家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并把半导体技术列为国家四大紧急措施之一。1960年,我国就将半导体工业的 “研发+生产”体系 初步的建立起来了。在1965年,华夏科学院就成功研制出了65型接触式光刻机。
而这一年,后世名动全球的光刻机巨头阿斯麦还没有诞生,岛倭国的一些光刻巨头也才刚刚踏足这个领域。当时国内的技术水平远超他们。
不难看出,我国对芯片和光刻机的研究不但不晚甚至比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要早,甚至一直到八十年初期,我国有关芯片和光刻机的研发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只不过可惜的是,我们起了个大早,最后却赶了晚集。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华夏一时间被欧美先进技术搞的有些眼花缭乱,甚至在国内出现了喧嚣一时的以市场换技术的模式,甚至有人提出“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口号。整个核芯片和光刻机项目也随之废弃。华夏的光刻机和芯片产业失去了顶层设计,逐渐走向没落,整个集成电路产业链也出现了脱节,科研、教育和产业之间原本互为一体的科研体系变的独木难支,逐渐没落。
众所周知,芯片行业有一个摩尔定律,大概每隔18个月性能会提升一倍。所以在我们停止研发之后很快便人拉开了差距。前世有人做过研究,在1985年的时候,其实我们距离世界上最先进的光刻机和芯片差距只有七年,但是到了八十年代末,世界最先进的芯片和光刻机我们已经望尘莫及了。
既然他重生了,李乾自然不会再重蹈覆辙。其实从去年开始他便有进军芯片和光刻机行业的打算,只不过无论是芯片还是光刻机的研究,投入都非常巨大,而且长时间难以回本。所以,李乾一直十分谨慎,没有十足的把握根本不敢进入这个行业。
虽然知道芯片和光刻机研究就是一个无底洞,但是李乾却从没有放弃过这个打算!
无论是光刻机研研发和芯片研发都需要大量顶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没有人才,怎么办?只能用远超同行业两倍甚至三倍的工资,网罗全球的顶尖人才,帮助他开发芯片,打造芯片产业链。
前世华为走的路,他要再走一遍。唯一和前世不同的是,现在国内的芯片和光刻机水平和世界差距并不多,他要做并不是超过西方国家,只要能跟上他们的步伐就行。至少到时候西方国家在想卡我们脖子的时候,我们立即便能出替代方案。而不是像前世,面对西方国家的卡脖子,我们唯一能做的只能承受甚至委曲求全。想要引进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靠现在默默无闻的他自然不行。这就需要霍家的人脉了,霍家在生意上和欧美很多国家都有往来,有他们出面邀请科学家前来比他要容易太多,这也是李乾一定要给霍英山股份的原因。只有有了共同利益,霍家才会让他使用霍家的人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