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赵政的言出法随 (第2/2页)
赵政在此说出,倒不是怜悯楚国人。他明白楚国人根本不会采信他的话。有此一言只是为了让沈诸梁认为,他是真心实意地为楚国考虑。
对方的智慧虽然很可能无法理解,但赵政不能这样预设。
果不其然,赵政话音刚落,楚将便大声嚷嚷起来。拍桌子咆哮的不乏其人,若不是赵云站在赵政身后,恐怕还有人想上来和赵政动手。
这一次,就连沈诸梁听了赵政的话,都面露几分疑虑之色。
赵政并未注意到,在会场末席,有一个人一直默默认真听着他的话。此刻,那人再也按捺不住,站起身来,大声道:
“阁下之言,恕我不敢苟同。我大楚地大物博,带甲之士何止百万。郢都四面环水,易守难攻。只要守住郢都,有四境相援。秦人兴师劳远,在他国作战,如何能攻下郢都?”
一席话,引起赞同不断。
赵政看向那人。只见对方年方三十左右,握拳在身前,目光坚定,背脊挺直。赵政赞赏地笑了笑,没有解释。
按照常理来说,这人的话是对的。哪怕是让张良来,也会认为郢都无法攻陷。但事在人为,这人并不知道,赵政早已在郢都埋下了一枚棋子。
只待暗棋翻身,便是取郢都之日。
这是对方不了解的信息,并不怪他。赵政振袖而起,对沈诸梁道:
“在下言尽于此,多说无益。剩下的还请阁下自行考虑。”
说完,飘然而去,不留毫尘。
…………
接下来的三日,无事发生,天下太平。
可第四日起,一连三日,魏军突然一改之前的态度,猛攻叶城。沈诸梁为此焦头烂额。
一时间,街头巷尾,叶城内议论纷纷。
“我就说嘛,魏军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地撤退。眼下他们哪儿有撤离的意思?”
“真是痴人说梦。”
“还说什么郢都会被秦人夺走。长他人士气,灭自己威风!不知道还以为他是秦国人呢。”
……
赵政深居简出,对外界的议论并不关心。只是偶尔会召集几人,商议关于在魏国和赵国战略的问题。
眼下,楚国一切尽在掌控之中,无需多虑。魏国和赵国的战事却陷入僵持。其实,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广积粮,高筑墙。等赵魏自己出问题,然后再集中力量,一举定国。
但赵政既然问起,张良还是勉为其难给出一个解法。
这里要先提到韩国的地理位置。与史实不同,战争大陆的韩国如一枚楔子订入赵国和魏国正中间,离赵国邯郸和魏国邺城的距离都非常近。
“若是遣一军直袭邯郸,或可吸引廉颇回援。白起将军再于野外击溃赵军!”张良如是说。
但邯郸与韩国新郑完全不同,派出这样一支军队,几有死无生。攻击力度不够,赵国很可能不为所动。
“有几成把握?”赵政问。
“一成不到。”张良回答。
赵政暗自叹了口气。如果有机会,他不介意牺牲一支军团。但一成实在太过渺茫,赵政不愿拿手下士卒的性命冒这种风险。
这时。
外面的铁鹰卫士通报有人求见。
“是谁?”赵政问。
平日里来访的人只有黄歇,可今日黄歇刚走不久。
铁鹰卫士回答:“来人自称辛弃疾。”
赵政轻轻哦了一声,目光冷峻。
张仪好奇地望向赵政,不知赵政为何听到这个名字会有所失态。
辛弃疾,号称‘词中之龙’。比他文采好的武功不如他,武功比他强的文采不如他。
想到这一点,就算是赵政也会觉得有趣。
赵政快速收拾了自己的情绪,吩咐:“让他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