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线院 (第2/2页)
以后地价上涨,吴骁只要手里握着这些电影院,以后他就衣食无忧了。
当然,最主要的还算,只要建成了电影,吴骁就可以做成一条属于他自己的线院。
吴骁本事就是从事影视行业,他制作,发行,线院,全都有,那么吴骁在影视行业的影响力将会不可估量。
虽然当富豪很好,在这片土地上,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影响力有时候是大于金钱的。
一个有钱的富豪和一个有影响力的富豪两者的区别,一个是任人宰割的肥猪,一个是当地zf关心的企业家。
所以在如此多的好处下,吴骁在京城又成立了两家公司,一家房产建筑公司,一家元宇宙线院发现公司。
“中影已经帮忙联系了各地的电影院。”
被吴骁问道电影院的时候,韩三品也有些说不出口了。
这是因为1993年之前,中国电影的发行放映体制是计划色彩浓厚的统购统销,全国16家制片厂生产的影片,都由中影公司独家垄断发行。无论制片厂每部电影的成本是多少,中影的收购价都保持一致。然后中影将购入的影片按照一定“收入留成”比例交由各地省一级电影公司安排放映。
换句话说,无论影片是好是坏,是赚是赔,都遵循“多退少不补”原则,与制片厂再无关系。尽管那时的票价是3~5毛,尽管那时也出现了《少林寺》《周恩来》等多部票房过亿的电影。
直到1993年,中影公司的独家经营权被中央中止,制片厂可以直接和代表了全国影院的各省级电影公司接触。
看似市场化,但秉持国营思路的各省级电影公司依旧在地方上垄断着放映权,似乎与此前无异。
唯一有异的是,“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再次在中国上映。
正由于省级电影公司的继续垄断,那几年间,盗版影碟、非法放映室等地下新媒介层出不穷。而各地国营影院为存留利润,又普遍偷税漏税、瞒报票房——一系列恶性行为,既养成了中国电影后续的“老毛病”,也加速了电影市场的恶性循环。
因循之下,票房总额从80年代末的约30亿下降到不足9亿,中国电影市场跌入谷底。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2年中央启动院线制改革。
所谓院线制改革,就是在原有的各省级电影公司的基础上,另起炉灶,创办旨在打破地域垄断的市场化运作的电影放映院线。
这个院线的定义是,以若干家影院为依托,以资本和供片为纽带,由一个电影发行主体和若干电影院组合形成,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发行放映机制。
换句话说,中国所有影院,都必须加盟某一院线才能获得放映资格,而片方需要与院线洽谈票房分成。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面对特意从好莱坞邀请回来的吴骁,韩三品对于《我的野蛮女友》能上映的电影院数量也没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