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观工坊而火车动 乾清宫召意难明 (第2/2页)
随之,昌元帝拍了拍手边的奏本,沉声道:“这些人,可是当朕死了,真是会给朕找事情,前番春粮才做收成,一个个于地方,就开始哭穷,想让国库兜底,而行赈灾诸事。但朕明明记得,在此之前,朕早让之地方,多加修建粮草,以备灾荒之事。不仅如此,李承于广州处事之时,朕也为他去信,当同洋人加强粮食方面的合作,以其行做粮食交易之!如此之储备,难道还不够两广之所用?”
昌元帝一动怒之下,整个眼窝便深深凹陷下去,只剩下一个猩红的眼珠看人。
每到此时,不说其他人,连昌元帝最为重用的大太监戴权,也不敢多加言语,而是于此,躬身而立。
昌元帝说的多了,心情这才缓缓平复下来,他看向戴权道:“贾子安明日就该离京了,我方才让你去信,以召贾子安入宫一趟,可是让人去传话了?”
戴权忙躬身道:“回圣上,内侍已经往宫外去了,想来此时贾知府,已经收到了圣上的召见消息,而往宫里来呢!”
于贾峥之事上,不得不说,以前所送之金银,其后保持之关系,算是做对了。
但听戴权之言,本就心情不佳的昌元帝,没有继续问询此事。可就在此时,宫人于外入内来报,贾峥到了!
乾清宫的台阶,依旧如是。
贾峥在之前,多次入宫,每次来到乾清宫的宫门处,都会下意识向后张望一眼,以看看这庞大的宫殿群。
这是大顺权力之中心!
更是大顺天子权势之标志。
多少年了,不知道又有多少人,想要住进来。
然于今日看去,气势恢宏的皇宫,包括面前的乾清宫,都充满了腐朽之味道,那是代表着过去,而他贾峥,则是代表着未来!
“宣贾峥,入内觐见!”
此番一言之下,声音不断扩散,直到传到了贾峥耳朵里。
贾峥整理了两下衣服,才正式步入其中。
养心殿。
当他步入到宫舍之内,一如在贾母院一样,首先闻到的,就是非常浓郁的草药味。
关于昌元帝的病情之事,时下于神京权贵里,并不算秘密。
为此,还衍生了不少传言。
比如,昌元帝之病情,乃是因为其人弑了太上皇,才出现之状况!
如此之言,贾峥知道更多内情,自晓得此中真假,毫无意外,是有人刻意行做谣传。
敢传遍皇帝之事,还是皇帝之恩威最盛之时,足见暗地里的这些人,其心可诛之!
此种思绪,一闪而逝,贾峥很快将注意力放在了前侧的那道身影上。
这就是他去岁,才有见过的大顺天子。
可以今日所观,大顺天子瘦的有些不正常,那些真真假假的传言中,总归是夹杂着一些真相。
让人可惜的是,就算昌元帝不在了,于贾峥看去,这些皇子之内,也没有一人能担当重任,而将这快要倾覆的天下,给搀扶起来。
相反,直到现在,储君依旧没有定下来,以归京的短短数日所见,一应皇子之争,包括二皇子献王李圣恩都有参与其中,交锋之事,已经趋近于白热化。
难道昌元帝,这位在储君位上几十年,又于皇帝位上数年,看不出这一切?
贾峥自是不相信,那只有一个可能,看似虚弱的昌元帝,在酝酿一场大事,或许在效仿前明的老朱,为他中意的接班人,扫清道路上的所有障碍。
但老朱只有一个,李皇室之内,能比得上朱允炆的寥寥,相反,可是有不少宗室,如那蜀王李秀,想做“朱棣”!
看出了内中原因,贾峥才有忧心,并为妻子黛玉布置好后手,包括薛蟠,也有做一些提醒事。
尽人事,听天命。
将来会发生什么,实际也没有人能料定。
“微臣拜见圣上!”
自贾峥步入之后,昌元帝就一直注视着这位国朝栋梁,也是从千年前的李唐以来,唯一一个文武双全,可为科举状元,亦是可为武状元的天纵之才!
于此间,昌元帝心道:若是这贾子安不姓贾,乃是我李氏之人,该是多好!
这边一叹息,他的目光,投注于贾峥身上,道:“贾子安,你一向聪慧,又是大顺状元郎,民间更是多传扬你乃是文曲星下凡,可知道,今日朕相召你,所为何事?”
昌元帝此言,言语淡淡。
但伴君如伴虎,面对一个可以于他自己和家人之生死,有所威胁之人,贾峥一边思考其中用意,一边思虑该怎么回答。
余光看去,见戴权目不斜视,而下垂的手指,轻轻向内摆了摆,此中之示意,寻常人很难理解,但贾峥很快明白过来。
他心里一定,道:“回圣上,于微臣苦苦思索,圣上之相召,该是来寻微臣谈心的!”
“谈心?”
昌元帝面对贾峥的回答,不置可否。
而贾峥则继续说道:“圣上处理国事之众多,微臣借今次机会,便向圣上道言一番,微臣这次于外地任上的见闻罢!”
关乎汉中的一些事,贾峥知道,那大理寺少卿杜如安,必在月前归京之后,就有回报过。
但此时此刻,他想说的,则是杜如安未曾关注的一些民生小事。
昌元帝于此,如何去想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借助此间机会,将自己为民做事之态,表露出来,立一个忠于职守,并于地方之治感兴趣,放于地方,当更多成就的人设!
因为,就在刚才,戴权之示意,大体意思在于,昌元帝临时之决定,大有让他归于朝中处事之念。
好不容易在汉中安定,他如何愿意重新步入这牢笼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