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旧事旧人旧世界, 新朝新风新都城 (第2/2页)
大兴城中,朝野之间,绘声绘色地流传开来一个传说。
新都大兴城的办公朝堂,就是当年的杨兴村,村口大树之下,天然就是一个纳凉公办之所。
当时还是上古的商周时期,有个异僧,叫做枨公,言无不验,动必有中。
有一天,他对着树下乘凉的民众说:“此天子座处,汝等何故居此。”
可见,杨兴村成为隋朝天子的新朝堂,早就是上天注定,杨坚不过是顺天应命而已。
杨兴村确实是块风水宝地,它坐落于风景秀丽的龙首山上。
龙首山在原都城长安东南十五里,位于关中平原的腹地。
“南直终南山子午谷,北据渭水,东临浐川,西次沣水”。
是一块天然的形胜之地。
龙首山高出周围平地一大截,正符合杨坚心中构建的层级和秩序,可以想象得到,当他高高立于龙首原上,君临天下,万方来朝时的威风。
杨坚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同时,他更是一个迷信符瑞的凡夫俗子。
这可能和他的出身以及少年时代的成长经历有关。
他出生并成长于尼姑庵中,他的整个少年时代也是在尼姑庵中,被尼姑抚养长大,因而,从他幼年时代开始,就接触了太多的感应,符瑞等宗教理念和仪式。
他少年时在尼姑庵中的经历,对于他性格中的节俭,自律,迷信祥瑞,以及对于儒家经世之道的轻视,都可以一一对应,而找到相应的源头。
当他找到龙首原这块宝地时,非常自然地,他请了帝国最专业和优秀的风水大师卜了一卦,想看一看这块宝地是否真正具有王者之气。
非常幸运,卦象大吉。
“卜食相土,宜建都邑,定鼎之基永固,无穷之业在斯。”
当杨坚得到风水术上的肯定之后,他立即找来高颎和苏威,这是杨坚新朝的二大核心的政要,他要和他们共同商议营建新都的可行性。
当杨坚把他的构想和高颎、苏威交流时,他们的面前,好象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他们都觉得,这个新建的都城,一定会是开天辟地,震古烁今的伟大创举。
但建设一个如此规模的都城,对于新成立的隋朝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也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这就是杨坚找他们来商谈的主要原因。
他们君臣通宵筹算,考虑各方面可能出现的情况,竟然不知天之将晓,一整个晚上时间,就这样悄然溜走。
天明时分,瘐季才求见。
这他是当代一流大术士,在杨坚篡周立隋的过程中,以天象天意瞩意杨坚,而让其成为名正言顺的继位者,可谓尽心竭力,是杨坚的坚定拥趸。
其实,庾季才更是一个政治人物,他当年更多的是从人事的角度支持杨坚。
他当面对杨坚说过:“天道精微,难可意察,切以人事卜之,符兆已现。季才纵言不可,公岂复得为箕颍之事乎?”
即使如此,他依然配合杨坚从天道上,演出一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好戏。
今天,他又一次让杨坚喜出望外。
他呈上奏文,“臣仰观天象,俯察图记,龟兆允袭,必有迁都。”
杨坚君臣面面相觑,迁都之策,并未对外公布,庾季才竟然未卜先知,难道这世间真有天意?
良久,杨坚才吐出四个字“是何神也。”
其实,这并不见得一定有多神奇,迁都之举,在上层圈子当中,当时已是半公开的秘密。
但是,由朝庭钦定的大术数家,先行上表,其中意义就非同凡响。
这表示传统的天人感应之说,已认可杨坚迁都的合法性。
营建新都,是合情、合法又合理的。
但迁都并不是简单地搬家,历史上历次迁都,都可能带来政治上的风险。
杨坚清楚地记得,当年北魏迁都洛阳,促成了代北鲜卑贵族的分裂,最终引发了六镇之乱,才有后来的东西二魏,北齐北周的对立。
杨坚已经得到现任领导班子坚决的支持。
但是,他并不着急,他还在等一个人的消息。
他相信他以及那一群人,他们以前曾经站在自己这边,这一次也一定会站在自己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