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羯匈火拼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历史遗忘的角落!
第三章 羯匈火拼
大乱之后不一定有大治,但有大伤是肯定的。经过靳准之乱,匈奴刘汉政权元气大伤,势力也分化集合成了两股:一是先称帝的刘曜,二是实力不断壮大的石勒。
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靳明杀靳准而投奔刘曜,拒绝投降于石勒,石勒感觉自尊心很受伤害,要搞心理代偿。代偿的方式是:放火烧毁平阳宫殿,将宫中的浑仪、乐器等迁于老根据地襄国。
说烧就烧,说拿就拿,一点不把我这个新皇放在眼里。刘曜更受伤,暴怒之下砍了石勒派来的使者的脑袋,本来答应封石勒为太宰,这下也取消了任命和封授大礼。
至此,双方脸皮终于撕破。
虽然刘曜此前已抢注驰名商标,将国号定为赵,石勒偏不信邪,还是于319年11月自号赵王。史称刘曜政权为前赵,石勒所建政权为后赵。
后赵定都襄城(河北邢台),后迁都邺城(河北临漳)。初始疆域包括:河内、魏郡、汲郡、广平、阳平、渤海等二十四郡,初期人口有二十九万户,以大单于管理其他少数民族(镇抚百蛮)。
后赵建立初期,强敌环饲,除在长安虎视眈眈的前赵刘曜外,还有四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1、汉人东晋政权,虽偏居江南,但一直有祖逖等热血战将图谋北伐。
2、王弥的部将曹嶷盘踞山东,试图裂土称王。
3、东北地区一干鲜卑人,包括段氏、代北拓跋氏、辽西慕容氏等。
4、前文提到的南宫纯的上司张轨家族,世代镇守凉州,史称前凉。
东西南北中,我一个个来对付。
关于石勒如何忽悠稳住来自南方的愤青北伐战将祖逖,消灭掉西晋幽州、并州二刺史王浚、刘琨的,前文已有叙述。
接着是段氏鲜卑。321年,石勒命侄子石虎、孔苌等率军主动攻击鲜卑段匹,在厌次(山东阳信县东南)俘虏了段匹,一战打挫了段氏鲜卑的势力。
然后是徐州、兖州地区。322年,石勒命石虎率兵四万,攻击东晋泰山太守徐龛,将其俘虏并斩杀。东晋兖州刺史郗鉴,被石虎兵势所逼,只得退至合肥。至此,徐州、兖州二地,也归属于石勒。
再接着是山东。
323年,石勒命石虎率率兵四万,进讨“山东王”青州刺史曹嶷。曹嶷凭借险要坚守广固城。
广固城之险要,不言而喻,且有数万军队把守,石虎的四万军队想啃下此城,很难。然而,战乱年代,汉奸远远多于胡奸似乎已成历史铁律。曹嶷部下东莱太守刘巴、长广太守吕披,相继投降了。
孤城难守,曹嶷也只得投降。为绝后患,石勒将曹嶷押解到襄国处决。至此,青州也归属于石勒。
灭曹嶷时,俘虏广固城三万多军民,石虎虎狼之心,要将这三万军民全部坑杀。在古代,一支军队攻下一座城池后要屠城,主要原因有四个:一是怕城内已投降的军民哗变反扑;二是军队粮食不够吃,节约粮食或是把人肉充当军粮(此种情况很血腥,但不是没有);三是为抢劫,如清兵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四是起到威慑作用,威慑尚未投降的其他城市军民赶紧投降,如成吉思汗的大军就经常干这事儿。
石虎的屠城,却单单是因为这厮有这方面的嗜好。他这次又下令屠城,想再次在腥风血雨中找兴奋感,满足其嗜血的本性,可有个人坚决反对。
此人是石虎新任命的青州刺史刘徵,他的理由很简单,却不容拒绝:你任命我来这里当刺史,现在把人全杀光了,还要我这个刺史做什么?我治理谁去?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石虎想了想,有道理,可也没全留,而是只给刘徵留下了男女各七百人,其余还是坑杀。对这厮的人性,实在没法评价。
北线由侄子石虎负责,南方战线谁来指挥?324 年,一少年将军受石勒所派,领命出征,率兵攻取东晋的下邳(江苏睢宁县西北)、彭城(江苏徐州市)、东莞(山东沂水县)、东海(山东郯城县北)等郡。
此人名石瞻,石勒的养孙、石虎的养子。石瞻有个著名的儿子,在中国历史是一等一的枭雄,他的出现,使北方汉人避免了被亡族灭种的命运,深刻的影响了胡汉的历史,这点后叙。
经过一系列征讨,石勒在北方的主要对手,就剩一位了。
前赵的刘曜。
先下手为强,强者往往也会先下手。324年,石勒开始挑衅刘曜。派司州刺史石生,率兵攻击前赵新安(河南新安县),破垒壁十余所,杀前赵河南太守尹平,掠五千户而还。
二赵决战,一触即发。
325年,石勒派大将石池深入前赵境内,攻城略池。人口就是生产力,石池这次的主要任务只有有个,抢人。正当石池押着三万户人口、赶着牲畜浩浩荡荡回营时,前赵中山王刘岳率兵星夜兼程,在雁门附近追上了后赵的抢劫团伙。
石池抢了大把好东西往回走,志得意满,精神松懈。刘岳率军猛一冲,被俘的百姓和牲畜们一下子炸了群。百姓趁机逃跑,受惊吓的牲畜们发疯似的乱窜,抢劫团伙乱成一团。
石池勒住四蹄乱扑的战马,挥舞战刀,大声呵斥四下溃散的逃兵。而刘岳瞅准机会,快马冲到,手起刀落,石池人头飞出数丈,被乱兵踩的面目全非、血肉模糊。主将殒命,士兵们也都作鸟兽散。刘岳大获全胜,被掠人口和牲畜大部被夺回。
捷报传到长安,刘曜龙颜大悦,立即命令刘岳乘胜攻击洛阳。刚获得一场大胜,又亲自阵斩对方主将,刘岳激动的耳晕目眩,率军耀武扬威的缓缓向洛阳进发。别人都是兵贵神速,刘岳来了个兵贵龟速。
与此同时,得到洛阳守将石生的求援后,石勒派侄子石虎率四万大军星夜兼程,赶在刘岳之前赶到了洛阳,扮演了龟兔赛跑中兔子的角色。
石虎、石生在洛阳会师,研判形势后一致认为,刘岳带领骄兵远道来伐,必定防备松懈,洛阳以西地势险要,可埋伏重兵打个伏击战。
傍晚时分,石虎、石生刚把伏兵在城西部署好,刘岳就如期而至。天色已晚,人困马乏,刘岳决定安营扎寨,明一早,再向洛阳城发难。
挖完坑、埋上锅做饭,饥肠辘辘的刘岳的士兵们准备饱餐一顿,再美美的睡个囫囵觉。然而,他们等来的不是美味佳肴,而是四面呜咽的号角和漫山遍野的羯族骑兵。
号角凄鸣,如同催命厉鬼的狞笑。石家军举着明晃晃的战刀,从四面八方冲杀过来。锅里的热水还在咕嘟,端着锅碗瓢盆的刘家军乱作一团,战刀可以直接砍人,锅碗瓢盆只能暂时遮体护头。一时锅翻灶台倒、红星乱紫烟,热汤与热血四溅,强弱胜负瞬间已判。
刘岳率领残兵败将一路狂奔,逃到了石梁镇。收拢败军,好在还有一万余人,赶紧部署防守待援。石虎率追兵赶到,将小小的石梁镇围的似铁桶一般。
刘岳贵为前赵中山王,在前赵地位举足轻重。在长安的刘曜得知刘岳被围,立即亲自率军5万自长安前去营救。
西安到洛阳,即使现在走高速公路,也得三四百公里,驾驶现代汽车也得四五个小时,何况步行。距离产生的不是美,而是疲惫。等从长安赶到洛阳附近的金谷,火烧火燎的刘家救援军,早已双腿灌铅、人困马乏。
因匆忙出兵救援,对方虚实没摸清,刘曜不敢贸然出击,先在金谷安营扎寨再说。
半夜时分,四处有人高喊“石虎兵到”。枕戈待旦、半梦半醒的刘家军们顿时炸了营,5万人马在黑暗中惊起乱成一团,强打精神准备迎敌。
环顾四周,石虎的兵一个也没看到,扰兵之计?刘曜摸不清虚实,只好率军后退。如此这般数次,几天下来,弄得前赵军队人马惊惶不已。
当年雷打不动的少年枭雄刘曜,如今却被几声喊叫吓破了胆,竟然做出了令所有人吃惊的决定。
率军退回长安。
等援军,盼援军,如今援军拔营归。被围在石梁镇的刘岳闻听后,就不仅仅吃惊这么简单了,援军无望,斗志涣散,石梁镇很快就被石虎攻克,孤军全军覆灭。刘岳被俘,其手下一万多士兵丧命于石虎的兽性,全部被活埋。
石虎之前坑杀曹嶷的降兵,这次又坑杀刘岳的降兵,这厮的嗜好实在令人心惊胆寒。
后赵军乘胜追击,石虎的4万铁骑,所向披靡,一直攻到蒲坂关。
蒲阪关,又名蒲津关,战国时魏国所建。故址在今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西的黄河东岸。此关地处山西、陕西之交通要冲上,南过黄河,可达潼关、西安,自古以来就是兵家CBD,必争之地。
蒲津关也承载着很多美好的文学记忆。唐玄宗曾有诗句云“地险关逾壮”,指的就是蒲津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著名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鹳雀楼,就在蒲津关的西边。《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也与蒲津关相邻。
石虎大军若攻克蒲坂关,则可渡过黄河,兵锋直指长安的门户--潼关。
告急文书如雪片般一封封飞到长安。
刘曜正在为上次的莫名奇妙的退兵懊悔不已,这次听石虎又来进犯,情绪立即变得不稳定,暴怒之下率军从长安出,渡过黄河,救援蒲坂关。
在刘曜手下当兵,得随时准备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目的地?谁知道。
石虎得知刘曜率军来救,撤下对蒲坂关的包围,率军来堵截,两军在高侯(山西闻喜县)遭遇。列阵完毕后,两军主帅石虎、刘曜先是阵前互相骂对方的八辈祖宗,情绪酝酿够了,小弟们再冲上来互殴。双方实力相当,一时打得难解难分。
从此仗可以看出,石虎与刘曜的军事水平均堪忧。二人虽勇,可基本都是不动脑子的蛮干,毫无技术含量可言。
拿石虎来说,一直都没活学活用毛爷爷军事思想的精髓,即在解放战争中屡试不爽的“围点打援”策略。你围住了蒲坂关,对方来援军,你派人阻击援军也就罢了,干嘛把蒲坂关的围给撤了?
果不其然,两军厮杀正酣时,石家军背后突然尘土飞扬、铁蹄声四起,原来是蒲坂关守将刘述率军从关内冲出杀了过来。腹背受敌,石虎顿时溃不成军,扔下辎重向朝歌(今河南淇县)逃去。
有人肯定说我批评石虎同志过了,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石虎撤围蒲坂关,集中兵力对抗来援的刘曜,正是活学活用了毛爷爷军事思想中的“集中优势兵力个个歼灭”不是?
这完全曲解了毛爷爷军事思想精髓。
从此战形式来看,石虎兵力是少,共4万余人,而刘曜兵力5万余人,蒲坂关守军千余人。从全世界战例来看,一场大规模群殴,4万对5万根本不算是人员相差悬殊,基本上可称为势均力敌,成败的关键是你的战术布置。
战术布置决定了士兵战斗力的发挥和意志力的强弱,因为,战场上一旦战术失策,再多的士兵也只能是意志力崩溃而豕突狼奔。而士兵一旦失去组织,就只能被有组织的对方聚而歼之。简而言之,有组织对无组织,就是降维打击。
巴西球星罗马里奥,身高只有1.68米,这小身板若打架单挑在长人如林的欧美赛场就是挨揍的货。但此子虽人称“独狼”,小禁区之王,赛场打群架却精的很,不再“独”,而是专门趁混乱时带着几个队友(譬如“野兽”埃德蒙多之流),有组织的找落单的对手揍,屡屡得手。
再以秦赵长平之战为例。秦最终俘虏赵国的士兵有多少?足足40万!而这群庞大但失去战斗意志力的士兵被全部坑杀,后人时常盘算:这40万赵国的士兵如血拼到最后一个人,会杀掉多少秦军?若如此,秦军还会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回过头来再看石虎、刘岳的石梁镇之战。刘岳虽然被围,可也有一万余名士兵,围困他的石虎也不过4万余士兵,如果组织得当,充分利用防御工事,硬拼到底,石虎也不过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绝不会胜的如此轻松。然而,结局却是,刘岳的1万余名士兵全部缴械投降,而被活埋。
另找个近代的战例,解放战争中的莱芜战役。1947 年2月20日开始,至23日结束,解放军仅用3天时间,就把莱芜5万多国民党守军干干净净的尽数歼灭。守军绝大部分是被俘虏的,包括第二绥靖区副司令长官李仙洲。时任国民党山东省省椅子ma
兼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的王耀武闻讯后,七窍生烟,桌子拍的山响:5万多人,3天就被消灭光了。老子就是放5万头猪在那里叫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
老王的意思是,5万多人血拼到最后一个人,那是怎样强大的一股力量,怎么跟没点卤水的豆腐一样一戳就散呢?
当下正在进行的俄乌战争,虽说是现代科技战争,可最终决定胜败的,还是士兵的战斗意志力。这种意志力,既靠师出有名还是无名,也靠军事指挥员的战术布置是否得当,不信?让我们拭目以待。
以上充分说明,战争成败的关键,是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士兵的战斗力。而最大限度发挥士兵战斗力的关键,是如何最大限度的激发士兵的战斗意志力。战斗意志力一旦崩溃,败局必定,即使再多的兵将都没用,这就是俗话说的“兵败如山倒”。
而如何激发士兵的战斗意志力?
一是要有铁的纪律。
如,多次以少胜多的岳飞的部队,军纪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再多的敌军杀至阵前,兵将不慌乱、阵型不松散,各级军官和士兵均能站得住位置,且能血拼到底。
郾城之战时,岳家“背嵬军”先以步兵破金军精锐“拐子马”,再以极少的骑兵砍杀敌军,大败兀术精骑一万五千人。颖昌之战,岳飞部将杨再兴,在率300骑兵巡逻碰到金兵大队人马时,居然敢以这仅仅的300骑兵主动攻击,虽然最终全部战死,但也杀掉金军2000余人。同样是在郾城之战中,岳飞之子,在军中有“赢官人”之称的岳云,也敢率800“背嵬军”骑兵,主动攻击有3万之众的金军大队。岳云战至“人为血人、马为血马”,最终血拼到宋军大部队赶到,金军的战斗意志力被完全打崩溃,宋军“杀兀术婿夏金吾、副统军粘罕索孛堇,兀术遁去”。可见,铁的纪律,是激发士兵战斗意志力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二是军事长官良好的战术布置能力。
战术布置不得当,兵再多,战斗意志力也会崩溃。以岳飞收复襄阳六郡之战为例。
在襄江边,岳飞以万余众对伪齐政权第一猛将李成率领的十万金齐联军。双方一列阵,一代战神心里就有了底:步兵利险阻,骑兵利旷野。李成把骑兵摆在左面江岸边,而把步兵列在平地上,有10万人又有何用(虽众十万何能为)?
岳飞遂令部将王贵率长枪步卒击李成骑兵,而令另一部将牛皋率骑兵击李成步卒。
双方一交战,岳家军的步兵长枪阵把李成军前排骑兵成片戳倒,后排的骑兵施展不开,均被如林的长枪阵冲到江水里。而在旷野平地上,李成的步兵们则被岳家军的骑兵冲乱,挡挡不住,跑跑不掉,10万之众战斗意志瞬间瓦解。李成溃逃,襄阳顺利光复。
欧洲战神拿破仑也惯用将对方兵阵拦腰截断的战术,这样使对方首尾不能相顾,战斗意志力也容易崩溃,在这点上,普鲁士的军队就吃了不少亏。
这些战例离我们太久远,有夸大成分?好,那我们再来看看近代世界第一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力爆棚的根源。这个根源,就是良好的战术布置+爆棚的战斗意志,二者相辅相成。
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开赴前线作战,因缺乏重型武器,八路军在进攻时往往采用密集阵型以增加攻击力。可是,日军凶猛的活力常常给密集冲锋的我军造成重大伤亡。鲜血带来的教训,痛定思痛,林彪等八路军优秀指挥员们,创造了一个震古烁今的天才战术设计。
“三三制”战术。
什么是“三三制”战术?将一个班分为3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3个人。3人战斗小组呈现三角进攻队形,前面1人主攻,身后2人负责掩护和支援。3个战斗小组组成一个战斗班,3个战斗班组成一个战斗群(一个排),进攻时呈“散兵线”队形展开。战斗班展开时根据班长或组长的指令随时变换战斗队形,指令的手段有口语、手语、军号、无线电等。
一个总数27人的战斗群,完全展开可以覆盖800米宽的战线。无数个3人战斗小组密切协同、层层推进、交替掩护进攻,威力该有多大?给指战员造成的自信心会有多强?
同时,3人战斗小组中的组长,由班长、副班长或资深优秀老兵组成,这些人源源不断的为部队提供了实战经验丰富的基层军官选拔人选。新兵成为老兵后,又可成为新的战斗小组组长,继续以老带新,即使新兵不断加入,也能保证战斗力,促进了基层战斗单位人员流动的良性循环。不像现在俄罗斯的征兵,一个动员令下来,很多新兵蛋子刚学会打手枪,就被一股脑的摆上了前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