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试吃,压下心底酸涩 (第2/2页)
一个半身雅仕举杯标志,命名露华浓,列出各类酒、茶、饮、香精、甚至蜂蜜等液体产品。
云梦裳自然是各种成衣、布料、毛线、丝棉纱线等。
成师傅的秘技图在这里代表着美味舌尖系列,各种与吃有关的盐、糖、调料、速食、干货。
烟火人家是指各种厨炊日杂。
土特礼品,则是当地和南北海、陆奇货,还有带竹木轮的小推车、竹编购物篮、手提草编袋,反正脑子想到的一些零七碎八画面,都慢慢呈现在了纸上。
来这里大半个月,若再加上空间里的日子,可以说都快过去一两个月了,向北还是第一次这样沉浸在自己习惯的思考过程中。午后阳光从窗外照进来,象从前无数个透过落地玻璃窗照在身上的日子一样,温暖着她一个人的孤单。从爸妈走后她就慢慢习惯并爱上了这种宁静。
成陌醒来时,透过掀起一角的围幔就看到,这个在春日暖阳下熠熠发光的女子沉思的侧颜。他没有动,默默凝望着她,很久很久,心中流淌着四个字:岁月静好。
静静看着她听见声音轻轻起身,开了门出去,再听到她进入隔壁的偏厅,然后听到有人上楼,继而客气礼让。那个让人不喜的声音传过来,打破了成陌继续躺下去的心情。
于是假装悠闲地起来,简单拉扯一下身上的长衫,套上居家的软布鞋走到桌边拿起那叠画稿,一边拉开隔间的屏风,一边在心下暗暗惊叹这陌生的画法,“小北啊,这些是你刚才书写的吗?”成陌从纸上抬头,装得像才发现乔二也在,“哟,子秋兄来了,快坐快坐,你我兄弟别讲这么多虚礼,那小北你先给子秋兄好好泡壶茶,慢聊。”再迅速退回卧房拉上屏风,一点不小声地唤人进来梳洗倒水地收拾,再进来时已是束腰挽发、神清气爽。
向北对他这一番作态没有多想,乔二心下就有些异样了:他们的相处已经这么亲密了吗?刚才依稀看见这成陌竟是赤足。难道原以为能温暖自己的这道阳光,其实只是远远地看见过就要消失了吗?
再看两人此时就着书稿,轻声细谈时偶尔碰触的额角,他那因今早一封家书带来的丝丝暗喜,此时都化成了伤口拉伤般的刺痛。乔子秋抬手掩额,宿命地压下酸涩的双眼,应该不会有机会与她告诉她了吧。是啊,云梦最尊贵的东储陌王呢。
忠叔照着少爷的吩咐,今天所有做过的吃食全部上了一份,还有刚完成的五种醮料和炙肉,把整张长几都堆得满满当当。
成陌极其殷勤地开口:“子秋兄,你看这里全是小北他们备的山货,还有我福海楼的调味秘技。小北觉得这些东西都可以在你们南北超市卖,而且她坚持要让你看样订货,所以你这吃着,我帮你记下品尝体会和订货数量如何?”
“呵呵,这么多呢,就是每样吃一口,我只怕都会因暴食而无法见到明日的太阳了吧。更何况,这超市有一半是向北的,她订下什么就是什么,我决无二话。”
“那不行,我福海楼还有她一半呢,还不是照样每种都没少试,所以你还是试试吧。”
“福海楼可是开遍云梦,您都亲自试样下单了,我这么个小店还能有什么犹豫的?贤弟啊,为兄年纪大了,食量不大,你看要不我今日就先吃个三两样如何?”
“哼,耍滑。”成陌对他不按自己的设计出牌有点恼火。
“行了,别孩子气。让子秋哥好好用点夜食,你也试两口用醮料烤的炙肉。”向北为乔二布了菜,主要是清淡口味儿的腊味、卤菜、胡麻拌面和炙肉,又拿小碟装了香辣料、椒麻酱、新送上来的醮粉和竹笼卤料在几上排开,“子秋哥,给您夹的都是清淡口,而面前这些加了南洋辣椒,那是痛并快乐着的感觉哦。吃着是会上瘾的。”
“对,对,对,我就吃过了。来,我给你备上蜂蜜水,还有向北酿的蜂蜜酒,你可以吃吃这香辣秘技,很好吃的。”成陌还不死心地怂恿着。
“好,我吃。其实上次的水煮鱼吃过后觉得还有些回味呢。”一试之下,并未觉得有多难受,不过是些微刺激,但更多的却是香,引人忍不住会再次品尝的辛香。
喝一口水,又继续挑了其他几样慢慢品。“我有预感这口味将风靡全国。不过说起来若是福海楼自己守着这些方子的话,那今后怕是再没有任何一家酒楼食肆可以比肩,为什么要卖出去呢?而且我这货行也实在太小啊。”
“这个嘛,我们福海楼也是小北的,一切她说了算。”
“好吧,我来说说。福海楼做得再大再好,比不过寻常百姓一日三餐在家吃的量。来酒楼吃的人,更多的是选择食材、烹饪手艺、环境、氛围、服务和身份,每一种风靡的口味都是福海楼引领的,那就是正宗的发源地,一样没人可以比肩。南北超市很快就不小了,首先,有福海楼的地方就要有南北超市,而有南北超市的地方却不一定有福海楼。相对福海楼高、精、尖式的贵族化消费,超市的买卖更能走进寻常人家,更适合扁平销售。新品的东西在福海楼推出一个月后,南北超市就能买到,贵人们享受的服务我享受不起,但我们可以跟风贵人们的口味儿啊,所以能买回家的东西一定会被更大量地消耗掉。”
“虽然你说很多词我听着陌生,但好象意思也都明白。不过向北啊,想要快速开到福海楼的规模,子秋哥可能会让你失望啊。”
“还有我呢。”成陌现在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绝对地支持向北。
“这个不用担心,也不需要你们出钱。我有办法。子秋哥如果吃好了,您看是否可以移步书桌那边,我们边写边说?”没办法,多年养成的习惯,向北更愿意提纲式地列重点,解释细节。
“没问题,我吃好了。那贤弟,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