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芳兰生门 (第2/2页)
英布造反,刘邦卧病在床,想让太子刘盈率兵平叛。吕后哭诉英布勇不可挡,太子文弱难驾驭诸将。刘邦强撑病体御驾亲征,到底在这次战役中,被流箭所伤,几个月后不治……
刘邦在亲击英布反叛后,归途路过故乡沛县,与父老子弟宴饮时高歌一曲: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彻儿,世人都道《大风歌》气势磅礴,谁知高皇帝那时心中焦虑悲壮?”
最后一句的“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既是希冀,又是疑问。他是希望做到这一点的;但真的做得到吗?他自己都无从回答。
英雄悲暮,七个儿子幼弱。可以说,他对于是否找得到捍卫江山的猛士,即这刘氏的天下是否守得住,不但毫无把握,而且深感忧虑和不安。
正因如此,这首歌的前二句虽显得踌躇满志,第三句却突然透露出前途未卜的焦灼和恐惧!
为了守住刘姓天下,在去世前刘邦杀白马为盟,与功侯群臣约定:除了皇家宗室,以后不许再立异姓诸侯王。订下誓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这个白马之盟,在诸吕作乱时,是功侯诛吕所举的义旗。
还有王娡没有说出口的例子:高皇帝刘邦亲征匈奴,追击草原霸主冒顿单于。由于跑得太快,和大部队脱节,被围白登山数日,粮草断绝。脱险的细节,一直遮遮掩掩,不可言说。
“白登之围”后,汉廷开始向匈奴和亲,送女人、送财货,屈辱偷安,只为国贫民弱的大汉能发展强大起来……
还有后世明堡宗,人称“瓦剌留学生”……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王娡,在马邑城外被匈奴人掳走,胡地雪天苦熬,险被匈奴人马踏如泥,断腿之仇至今未报!
听到母后说起在胡地所受之苦,刘小猪的眼里涌出泪水,他依恋地抓住王娡的手。
母子二人都为那段骨肉分离、生死未卜的往事泪流不止。
“可是,南征百越,谁可领兵?卫相回乡丁忧。窦相需协理朝政。舅舅田太尉从未带过兵。郅御史才从匈奴地归来……”刘小猪抹去泪水,思虑重重。
“条侯,周亚夫!”王娡也揩去泪水,轻轻说道。
当年王娡乔装出宫,到吴地强势夺赋,逼吴王刘濞叛乱。周亚夫带细柳营,打得刘濞败逃南越。周亚夫又陈兵南越边境,赵佗在大兵压境下,战战兢兢,献刘濞首级退兵止战。
“周亚夫?此人倨傲,难以驾驭。孩儿曾请他商议骑兵阵法,他推托卧病不来……”
“不来?那哀家到周府,亲去探病!”王娡皱眉,“线人暗报,周亚夫之子周阳,向尚坊订购五百甲胄。这周家意欲何为?哀家要去探个明白。”
“彻儿发求贤诏令,应征召好武之人,可是安置在建章宫?组建成军,命名为“建章军”,彻儿亲去训练指挥吧!休要再说什么御驾亲征了!帝王用兵,如臂使指,何用亲临战场?运筹帷幄,即可指点江山!”
“建章军”,将是大汉天子的“黄埔军校”,军事人才的摇篮,为帝国开疆拓土!
“孩儿去上林苑狩猎,即是带他们演练战阵!”刘小猪兴奋地说,“《孙子兵法》,《鬼谷子》,孩儿烂熟于心,必将他们练成不世雄兵!”
“母后,这周亚夫,真有不臣之心?”刘小猪叹息,“良将不为所用,只能杀之?”
“你父皇曾言,周条侯周亚夫,性子耿直,恃功倨傲,彻儿难以压制。找借口杀之,以镇服诸功侯。”
“当初你父皇废太子刘荣。丞相陶青,太子太傅窦婴与太尉周亚夫极力反对。陶青、窦婴皆称病辞官。你父皇为夺周亚夫兵权,擢升其为丞相,明升暗降安抚功侯。”
“周亚夫恃功倨傲,屡屡与你父皇悖逆相争。”
“匈奴王唯许卢等五人归顺汉朝。你父皇非常高兴,欲封五人为侯,以鼓励其他匈奴人也归顺汉朝。周亚夫又来反对,称五人不义——把这些背叛国家的人封侯,那以后我们如何处罚那些不守节的大臣呢?”
“你父皇愤怒:“丞相的话迂腐不可用!”然后将那五人都封了侯。周亚夫托病辞职,你父皇怕功侯集团不满,未允。”
“后多地灾害频仍,周亚夫赈灾不力,月食为讖,你父皇借此罢免他的丞相。”
“这个孩儿知道。”刘小猪点头,“那年饥民相食,父皇详问周亚夫赈济钱粮账目。身为国相,周亚夫居然称其不知,要问椽史。父皇大怒,又有月食为讖,罢免其丞相之位。”
“哀家以为,周亚夫免相后,会反省自身。彻儿登基后,重新启用他。毕竟军功世家,威名赫赫,军中一呼百应……”
“未料到老匹夫如此无礼!敢拒新皇盛情之邀!”王娡冷哼一声。
“早闻知他耿介不羁。孩儿被拒,未曾迁怒于他……”刘小猪讪讪地,“皇祖父孝文皇帝,御驾巡视细柳营,不也被他拒之门外?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且称身披铠甲不便跪拜,见帝王只行拱手之礼……”
“三番五次僭越逆上,不守君臣之礼,此人不可留!若此次周亚夫肯挂帅南征百越便罢。请他挂帅,只是借其威名,不战而屈人之兵,避免杀戮。如若不肯……”王娡一脸郑重,“芳兰生门,杀无赦!”
芳兰再香,也不能挡在正门之前;娇花再美,也不可横在大路中央。有才能的人,如果选错位置,不仅于世无益,反而会成为“妨碍”,最终结局是——“不得不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