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逆转 (第2/2页)
打不死你耗死你!刘邦的想法很管用。
同样都是人,同样都要吃饭,刘邦凭什么这么自信?
答案很简单:萧何!
刘邦这些年能够有惊无险,屡败屡战,萧何可谓居功至伟。
关中虽算不上鱼米之乡,但有萧何这把好手,经过几年的修养生息,已是一片生机,因此,每每刘邦在前线战败时,萧何总能送来关中兵卒,粮草军饷。
还有一个更让刘邦自信的原因,那就是老百姓支持。
以前说过,关中百姓跟项羽都结下过梁子,所以打败项羽,也是为他们报仇雪恨。
因此,关中百姓在萧何的组织下,用肩扛,用车推,不辞辛苦把物资送到荥阳的前线上。
淮海战役后,陈毅元帅有句名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來的。
这句名言,同样适用于楚汉战争。
汉军的胜利,有萧何的组织,更有百姓的支持。
反观楚军,则日益困窘。
因此,项羽终于打出了手中的王牌。
项羽在营前搭起高俎,将刘太公绑到上面,推到广武涧旁,对着汉军军营喊道:刘邦,你要不肯投降,寡人就把你爹烹杀!
项羽声如洪钟,震颤山谷,刘邦在营帐内听得直跺脚:他要烹别人,寡人管不着,可他要烹寡人的爹呀!寡人不能不管不顾。
张良见刘邦急得团团转,上前耳语一番。
听完,刘邦便迅速跑去营外,那架势就差拿大刀了,可没想到,到了营前,刘邦却很轻松地道:项羽,我们俩同事义帝,是结拜过的兄弟,寡人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若真要烹杀老父,那就分寡人一杯羹吧!
说完,远远看去,刘邦似乎还在做鬼脸。
刘邦的话把项羽气的差点吐血,本以为手上的是张王牌,没想到又是个浪费粮食的主儿。
刘邦这番话,不仅是项羽,任谁听着都会吐血!
也许,刘邦这样说,是为了救太公,可是,就算有苦衷,就算不投降,这种话能说 得出口么?这种话是做儿子应该说的吗?难道这样说刘太公就一定不会死吗?要是项羽一怒之下,反倒真的把刘太公烹了,那怎么办?
有人说,政治家是没有道德约束的!
我说,政治家也是父亲的儿子,儿子的父亲,也有亲人,也有家人,难道为了所谓的政治利益就应该什么都不顾么?
不管刘邦有怎样的苦衷,不管刘邦的目的是什么,他的言语都是让人心寒的。
刘太公老了,他也许管不了他儿子说什么,在楚营的日子,他都恨不得早点死去,都这么一大把年纪,哪还经得起这般折腾!
刘太公不心凉,另外一个人心凉,这个人是同为俘虏的吕雉,吕雉听到这句话,已是心凉透底:他连他老子都不顾,又怎么会顾我?原以为他会日日夜夜思念我们,没想到...
在那一刻,善良的村妇完成了她一生的心理蜕变,她已不需要善良,在那一刻,汉王朝少了一个善良的女人,多了一位政治家。
汉王朝以孝治天下,刘邦在登基后极力提倡孝道,自己以身作则,对子女是极力补偿,不管私生子,爱子和不喜欢的儿子,全都封王,可是这有什么用呢,人们不会忘记他在危机时刻丢下子女的行为,不会忘记广武涧分老父一杯羹的言语,就算汉代所有皇帝谥号前加个孝字又能怎样呢,能洗刷掉高祖犯下的罪过吗?
他的家人每次在接受他的馈赠时,没有感激,没有温暖,没有热泪。
有些伤疤,烙下了就永远都不会愈合。
项羽在项伯劝告下,最终没有烹杀太公。
项羽提议道:我们来单挑。
刘邦笑的前俯后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见项羽无奈的表情,刘邦更加得意。
他适时地声色俱厉地指出项羽的十大罪状,可谓言之凿凿,令亲着痛,仇者快。
这些罪状,确实没有冤枉项羽。可是,刚刚刘邦还口口声声称项羽为兄弟,现在一转脸,就拿兄弟开刀。不管怎样,兄弟数落兄弟,这似乎必要但不光彩。
这就是世界上最肮脏的政治斗争。
父子,兄弟,夫妻等等,在政治斗争面前,什么都不是!需要的时候就惦念在心,不需要的时候就一脚踢开。
项羽顿时暴跳如雷,他命令属下拿来几百斤的大弓。
搭弓开射,一枝离弦的箭迅速向刘邦的方向飞去,这一射,正中刘邦胸膛。
夏侯婴等近臣马上将刘邦围拢起来,刘邦强忍着痛,说道:小子,你射中了寡人的脚趾头!
眼看就要支撑不住,几位随从将刘邦抬进大帐。
幸运的是,刘邦并无大碍。军医把箭拔出来后,刘邦几乎奄奄一息。
张良见状,前来说道:大王,起来巡视军营再休息!不然军心恐怕不稳!
寡人...寡人...都...快死了...怎么巡视?刘邦摆摆手道。
张良劝道:大王,小不忍则乱大谋啊!
罢罢罢,寡人听卿家的!刘邦挣扎着起来。
刘邦强忍剧痛,巡视着汉军军营。汉军将士原本还传言汉王快不行了,看到刘邦还好好的,也都安下心来。
刚好,楚军的探子也看到刘邦在军营巡视,赶紧回去报告项羽。
项羽听后,百思不得其解,以自己的身手不该有闪失才对,他开始怀疑起自己的能力来!
曾经无比自信笑傲群雄的人开始怀疑起自己来,这是什么征兆?这是溃败的征兆。
项羽离最后的溃败只有一步之遥。
这个时候,齐国的战报传来,项羽打开一看,犹如晴天霹雳,一下子瘫坐在王座上!
只见他失神地喃喃细语:龙且死了!龙且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