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楚国融入了世界?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春秋战国的那些政客!
自周天子分封天下以来,南楚之地从来都被中原诸侯所鄙夷,地处蛮荒,人文粗犷。但是,从来没有君王喜欢永远被别人看不起。满足了基本生存需要之后,所有人都希望获得尊重以及敬畏,甚至是更美好的一切。楚王自然也并不例外。
无论是当年举兵北上问鼎中原,还是频兴战事震慑群雄,历代楚王心底都有着让这个崭新的楚国获得认可的欲望和决心。他们挥舞着锋利的武器,纵横沙场,南征北战,向整个世界展示着楚人绝强的武力。当年楚地周边,小国附庸邻里,其中既有楚国当年的盟友,也有曾经的敌人。然而时至庄王年间,这些国家,已经伴随着楚人震天的喊杀声和猎猎的旌旗,烟消云散。
频繁的战争除了带给楚国越发广袤的土地之外,也带给了交战双方百姓难以磨灭的伤痕。任何一场战争,哪怕规模再小,也必定有人为之付出财富和鲜血。对战败一方如此,楚国也并没有什么不同。
楚王决定颁布新的货币政策,因为战争所消耗的财富并不能凭空诞生,如果凭借政权和军队的力量,从百姓手中强行收取,对于王国的稳定来说显然不是什么好事。原本在这乱世中艰难生存的黎民百姓已经品尝着足够苦涩的命运,如果连基本的生活资料再被执政者强行夺取,那么与其穷困饿死,还不如揭竿而起。楚王深刻地了解这份源自求生本能的可怕力量,当然也并不想尝尝这份力量的威力。
楚王很聪明,他决定发行和引导使用金属含量更低、面值更大的货币,通过市场流通,来调节和聚敛民间贵重金属所代表的财富。然而还是有人能明白这一点,于是大批商人和底层生产者开始恐慌,市场和经济系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动摇和危机。此时,新货币政策仅仅颁布了三天。
孙叔敖发现了这一点。他明白如此手段,对于民间财富几乎无异于一场掠夺。于是,在所有大臣都因王权而畏缩不前的时候,他决定上书进谏,保护民利。
仁厚的品行,为民争利的决心,以及对全国局势的准确判断,让孙叔敖毅然冒着被君王否认甚至贬退的风险去劝谏楚王。他深刻地了解,国力有尽,民力有限,逆理强施,必然会导致可怕的结果。艰辛的童年民间生活,赋予了他体恤百姓的慈悲,而官宦世家的出身带来的广阔视野和饱尝政坛心酸的人生智慧,也铸成了似乎足以刺穿阴云的命运之剑。
楚王并不傻,从来大道废,有仁义;国家昏乱,有谏臣。孙叔敖在朝堂之上的据理力争和坚决如铁的态度,让他明白了此项财政改革将会引发一场足够动摇统治根基的混乱。政令下达后的民间反馈以及令尹孙叔敖的直言犯谏,终于让这位并不想就此摧毁楚国的君王改变了主意。于是新币政策迅速终结,民间欢声鼓舞,朝堂君臣一心。
随后,孙叔敖立刻着手整顿和振兴经济。遵循天时,广开农耕。春夏时节,减免徭役,解放民力,推动农业生产;秋冬之际,伐木拓荒,利用农闲,生产建设。同时,确立法令权威,清新吏治,教民遵法向善。一时间,楚国大治,政通人和。
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邱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史记》
时光荏苒,楚地一派勃勃生机,民生富裕。楚人有风俗,喜乘低矮车辆,楚王不满,希望予以改革,以便通俗中原。然而直接下令改变一地风俗,并不是那么容易。此时,孙叔敖不动声色地提出,政令屡改,百姓必将无所适从,何况想要移风易俗,何必强用政法之力。中原大户,高贵门庭,门槛颇高,既然百业振兴,楚国自然也可以加高门槛,以示尊贵。
楚王不解其妙却遵从令尹计策。孙叔敖随后宣扬,君子仪容,乘车徐行,岂有总是下车之理?
门槛高而车马低,出行虽然无碍,却似乎真的像令尹大人所说,君子出行,岂有总是下车的道理?于是民间风俗一新,车马仪仗,出行习俗,渐与中原相通。
楚民俗好庳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困。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史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