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八大怪 (第2/2页)
“小于,咱们沟通器戏曲界和曲艺届的桥梁吧,”苏籍拉起于承艺的手,满眼期待。
于承艺有点蒙:“苏老师,你慢慢讲清楚先。”
“哦,不好意思,是我急了。我的想法是,让相声走进京剧园子,让京剧走进相声社,咱们搞个长期的联合合作,这样可让爱戏曲的观众喜欢上相声,听相声的听众也理解到京剧的韵味。”
于承艺闻言,觉得想法不错:“只是,为什么要选择找我。”
苏籍无奈地摇摇头:“其实我一开始联系到的是四大班,但他们都拒绝了我,认为我会抢走他们的票友,我也理解,人家园子开得好好的,凭啥要冒风险?其他的小园子可能会答应我,但却起不到什么效果。”
于承艺说:“伶乐戏园也是个小园子。”
“园子是小,但人物不小,小于,我看了你戏的视频,我知道,你的实力在这个时代绝对排得上号,而且还年轻,有你的协助,一定能起得些成就。”
于承艺闻言,思索起来。
打擂事件后,他已然成了四大班的眼中钉,肉中刺。
以后,少不了他们的刁难。
各个小园子,尤其是上次支持于承艺的那三个,都自身难保了,伶乐戏园要想度过难关,正急需其他势力的援助。
而苏籍此刻抛出橄榄枝,无异于雪中送炭。
于承艺觉得是个机会:“苏老师,我认为你的提议很有想法,但我毕竟不是老板,我得先和商量一下,不过你放心,我的话,老板多少还是听一点的。”
“好!”苏籍握住于承艺的手,“我把我园子的教习喊过来,让他给你讲讲我们的规划。”
苏籍一溜烟的跑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于承艺一个人。
于承艺则安静地靠在椅子上,静候对方到来。
忽然,眼前的景象一晃而变。
金手指久违地,又触发了。
只不过,这次他不是进入了某个人的记忆,而是八个!
同治十三年,距恭亲王推行洋务,也过去了十三年。
这十三年,虽然百姓的眼光终究是狭隘的,但却认识许多新鲜事物。
比如,洋车已经早津市流行起来,五文钱一张的报纸,成为了日常的读物,也成了群众了解世界与朝政的工具。
但疾苦依旧存在,压迫在继续加深。
这样的环境下,社会形态也变得怪异,催生出了更“怪”的人。
天桥这片地界之上,就有号称八大怪的民间艺人。
而这八个人,就是于承艺此次可以不停跳转记忆和角色的人。
之所以是八个人,是因为这次的遗憾,也是八个人共同的遗憾。
这八大怪,各怀本领,却又各有缺陷。
虽然有些名气,却不像京城那些京戏戏子般衣食无忧,反倒是日日食不果腹,居无定所,真就“底层”二字。
田瘸子之杠子,万人迷之杂唱,怔米三之铁锤,韩麻子之相声,呼胡李之洋铁壶,人人乐之口技,腊溺高之山西小曲,穷不怕之白土撤字。
这八人,日里卖艺。
夜里,却做起来吕玲好汉,劫富济贫的勾当。
也常常结伴来对津市,这也是为何于承艺可在津声社进入到他们记忆了。
当中领袖为穷不怕,不过后人似乎更熟悉他的真名:朱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