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抵达天京 (第2/2页)
“怪不得如此面熟。你为何来这里?你后来去了哪里?”
“我后来在约翰先生的资助下,去美国留学,从克拉斯托尔大学毕业。关于我此次来天京的目的,是这样……”郭宗堂把自己的来意讲述了一遍。皮思尔真没想到,虽说郭宗堂是中国人,但是,他对这个中国人肃然起敬,刮目相看。郭宗堂的留学计划,正好也与自己来华传教的目的不谋而合。为此,他心里特别高兴。
“好,我尽快联系玉王,很快安排你们会面。”
“多谢皮思尔先生。”
经过皮思尔先生的安排,第二天上午,郭宗堂终于见到了那位神秘的人物——玉王王奇海。
走进王廷,郭宗堂抬头看见一位中年男子正坐在大堂上。只见他身材魁梧,浓眉大眼,相貌堂堂。
“大王好,在下名叫郭宗堂,有要事与大王商议,”郭宗堂积极主动,先做自我介绍。
“听说你找我,不知有何要事?”一听说“郭宗堂”这三个字,玉王立刻来了兴趣。听了皮思尔对郭宗堂的介绍,玉王对郭宗堂充满了好奇,他到要亲自看看这位喝过洋墨水的人到底和别人相比有什么过人之处。
以前,玉王曾经在香港游学,在那里他所看到的、听到的和内地有许多不同之处。那里制度以及人的观念、习惯和内地相比,完全不一样。他断定,这位郭宗堂先生,既然在美国受过西洋教育,他身上肯定有很多与众不同的东西。他看着郭中堂,只见此人,西装革履、剃去了辫子、留着溜光的小分头,一眼看上去就和那些洋人没有什么两样。这样的打扮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那长袍马褂,迥然不同。于是他说道:“听说先生留洋多年,本王想知道先生是如何看待太平天国和太平军?对于振兴太平天国,不知先生有何高见?不知先生是否有意有投奔我朝?”
听到这样的问话,郭宗堂心里“咯噔”了一下,他的心里,顿时产生一种丝丝的不快。说实在的,他觉得,这位玉王咨询振兴之策,这令他敬佩,至于是否“投靠”太平天国,他觉得此问话十分荒唐。此次来太平天国,郭宗堂其实并不想某一官半职,而是想打探一下太平天国的虚实,看这里是否具备实现他梦想的土壤。
于是,他立刻调整自己的心态,脸色平静地说道:“回大王,太平军信奉上帝,尊奉《圣经》。所到之处,恪守纲纪,纪律严明,无处不显示出文明之师的形象。此次来天京,令在下看到了希望,处处看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今日太平天国,和当今朝廷相比,那是天壤之别。本人来太平天国,并不是来归顺投靠,只因有许多想法,想和大王交流。不知大王能否采纳?”
听到这里,玉王立刻来了精神,他立刻回应道:“不妨直说,快快到来,本王很乐意听听先生的高见。”话已至此,郭宗堂便将自己的想法,全盘掏出脱出。他说道:“太平天国实现国富民强、长治久安,要打败官军,就必须要建立强大的军队。这军队必须采用西式的练兵执法,装备西式的火炮武器。当下,太平军还没有海军。建立海军尤为重要。要振兴太平军,要把太平军锻造成一支坚不可摧的军队,就必须做到这些。在下认为,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那就要开办军事学校,培养军事人才。”
郭宗堂几句话,句句都说到了玉王的心坎上。郭宗堂的点拨,玉王连连点头,他饶有兴趣地说:“说,继续说下去!”
郭宗堂看玉王来了精神,他也就打开了话匣,继续道出了自己的想法:“大王,在下认为,光有这些,还不行。太平天国要实现长治久安,还要建立银行,发展工业,开办学校,同时还要建立清正廉洁的政府……”
说完后,郭宗堂不知道这个玉王怎么想?他迟疑地问道:“不知在下建议如何?”
玉王听后十分高兴,他立刻回应道:“先生所言极是,所献之策,非常完美,我随即向天王禀报,劝谏天王速速采纳。”
听到这样的表态,郭中堂十分欣喜。他仿佛觉得太平天国就是不一样,和当今的王朝相比截然两样,他对太平天国,充满了希望。退出王庭后,郭宗堂觉得十分欣慰,仿佛看到了一线希望:自己的愿望快要变为实现了!
玉王听了郭宗堂的献策后,备受鼓舞,他不就便来到了天王府,将自己奏折呈到了天王的手里。他说道:“叩见天王,臣以为,要使我朝长治久安,国富民强,臣有数条治国兴邦之策,请天王过目审阅!”
天王接过奏折,看了看,他眉头紧皱,他不明白什么叫“开明的政府”?为何要兴办学校,编练西式海军?他不解的问道:“玉王为何口出此言?此事事关重大,还是交各王讨论后再做定舵。”
天王随即召见诸王,召开御前会议,将玉王提出的治国之策交各王讨论。
“众位王亲,玉王提出此安国之策,不知各位有何高见?”天王看了看大家说道。此时此刻,他非常想听听各位王爷的看法。
各位王爷在传阅着玉王的治国策,倾刻间,一片哗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山王、河王、齐王等纷纷摇头,他们不理解玉王说的是什么?于是,他们嘲讽道:“太平军如此强大,所向披靡,难道我军还惧怕鞑虏妖孽吗?太平军装备精良,强大无比,何必还要向西方学习?对付官军,足矣!再者,通过科举,就可选拔贤良,何必再办学校,岂不是劳民伤财?至于,公民政府,更是荒唐,何为公民政府?从未听说过。这都是西洋人的东西,在太平天国不实用!”各王反对,玉王的建议。这一点,令玉王料想不及。
方才,在各王纷纷指责玉王之时,左平王沉默不语,一句话都没有说。等大家话音刚落,他便站了起来说道:“天王,我觉得玉王说得有道理,不难看出,玉王的很多策略,都是来自于西方,的确是西方人的东西。可是,如今天下人都知道,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科技发达,四处耀武扬威,中华儿女备受欺侮。本王认为,要使太平天国国富民强,长治久安,就必须快速的推行玉王的各项治国策略!”
左平王的一席话令玉王倍感欣慰,他真没想到,朝廷里还有人支持他,从此,他不再孤单,不再孤掌难鸣。可遗憾的是,由于各王的反对,治国策略没有被采纳,他的兴国计划瞬间化成了泡影。
第一次与玉王会面后,郭宗堂心里充满了希望。他期待着玉王能够给他带来好消息。可是,几天过去了,没有任何消息,郭宗堂不免心里有些着急。
就在郭宗堂感到十分失望的时候,突然王府传来消息,让郭宗堂第二次,觐见。
郭宗堂十分惊喜,他觉得自己的希望快要变为现实了。于是,他满怀信心地迈进了玉王府。
“玉王,不知道天王意下如何?”
玉王摇了摇头,唉声叹气,脸色十分的沮丧。
“很遗憾,先生提出的各项举措没有被采纳。不过,先生的确是一个奇才,我十分看好。我已经启奏天王,重用先生。”
说着,玉王让手下拿出了一套崭新的官服,一枚刻有“义”的官印。郭宗堂不明其意:“这是何物,为何要给在下发这些物品?”
“先生有所不知,此乃太平天国的朝服和官印。刻有‘义’的官印,说明您是我朝的四品级官员,恭喜你!”郭宗堂感到愕然:“不行,不行,万万不可!”郭宗堂一再推脱,他认为,此次来太平天国的目的,就是为了打探太平天国,是否能够推行他的留学计划,至于太平天国的一官半职,他丝毫不感兴趣。
看到崭新的官服,郭宗堂顿时感一阵心凉,直摇头。他对太平天国,彻底绝望了。他觉得此地不宜久留,必须快速离开此地,再做打算。
“怎么,先生是嫌弃官位太低还是不愿意留在此地,效劳太平天国?”玉王有些不解。
“两者都不是。多谢玉王的好意,恐怕在下要让玉王失望了,实在抱歉,因为在下的确不能胜任此大任,因此,只能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