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与朋友的关系要亲密有度 (第2/2页)
没有真诚便没有真正的友谊,如果你希望朋友对你推心置腹,那么就不要以自己的圆滑和虚伪作为条件,换取朋友的友情。忘掉传统给你的隔阂,伸出你的双手,你就会结交到真正的朋友。
6.别伤了朋友的自尊
【社交魔方】
友谊也像花朵,好好地培养,可以开得更心花怒放,可是一旦任性或者不幸从根本上破坏了友谊,这朵心上盛开的花,可以立刻萎颓凋谢的。
——大仲马
在一些人的眼里,面子比里子更重要,没有面子就不体面,不体面就吃不开。了解了这一点,你就该知道,即使是对最亲密的人,也要给他留面子。
有人说:中国人死要面子。“死要面子”,就是说宁愿死,也要面子,孔子的高足子路也是这样,他为了不丢士的面子,不惜结缨而去,甚至有的人,即便死了,也要争面子。
楚成王实在是一位不怎么样的国君,他不是死在别人手里,而是死在自己儿子手里。公元前268年,他的儿子商臣,也就是后来的穆王,带兵来逼宫。可笑的是,成王请求吃了熊掌之后再死,儿子却不给老子这个面子,认为那样太浪费时间,让他早点上路。他没办法,只好去吊死。吊死后,又不肯闭上眼睛,因为拿不准他的子孙会给他一个什么样的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死后获得的一个带有盖棺定论性质的称号,这是一个总体的评价,是死者最后的面子。起初,子孙们议定的谥号是灵,乱而损曰灵。他一听,不肯闭眼睛,子孙没法,见他死不瞑目,只好改为“成”,安民立政曰成,他这才满意地将眼睛闭上。
死要面子还有一种情况,为了面子让别人死。
公元前605年,楚人献给郑灵公一个特大的鳖,灵公用它来大宴群臣,却唯独不让子公吃。这是因为,一次上朝,子公的食指突然动了起来,他便对别的大夫说,我的食指一动,就能尝到非同一般的美味。灵公听了,偏要让子公的话不能实现,这显然是不给子公面子。子公也不是好惹的,为挽回面子,就径直走向烹鳖的鼎前,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子公挽回了自己的面子,却扫了灵公的面子。双方只好翻脸,只不过子公抢先一步,弑杀灵公,并给他弄一个“灵”的谥号,让他永远没有面子。
想想灵公死的真不值,就因为落了别人的面子便遭到杀身大祸,死了依旧没有面子。
每个人都需要面子,而且也都希望自己有面子,有面子就能被别人看得起,表明他在人群中间有优越感。懂得这个道理,交友就方便许多,只要你能放下自己的面子,给朋友一个面子,相信你会在办事跑关系时获益匪浅。
不过这种面子必须是你给朋友的,而非自己争的。争面子与己与友都没好处,只会伤了和气。
西晋的石崇与王恺斗富,就是典型的面子之争。王恺用麦糖掺米饭擦锅,石崇就用蜡烛煮饭;王恺用紫丝布做步障四十里,石崇就做锦布障五十里;王恺用赤石脂涂墙,石崇就用花椒和泥来涂。最后,弄得晋武帝也来帮忙,他赐给王恺一支二尺高的珊瑚树,枝桠扶疏,世罕其比。没想到石崇根本没把它放在眼里,拿起他的铁如意就敲过去,珊瑚树应声而碎,他回头吩咐左右回家取出珊瑚树,让王恺任意选取,有三尺高的、四尺高的,弄得王恺惘然若失,垂头丧气。石崇太过固执,不会忍让朋友,一下子让王恺的面子丢尽。他比王恺富有,这是一个事实,他却非比不可,比的结果,自然是他面子十足。无论王恺接受不接受珊瑚树,有一点是肯定的,面子伤了,谈交情就谈不上了。石崇大可不必做得如此绝,假若他肯处处让别人一分面子,那就是另一种情形了。
办事跑关系时,要懂面子,首先就是要懂得如何照顾朋友的面子。倘若你自恃自己的面子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碰上死要面子的朋友,就可能不吃你那一套,甚至可能撕下脸皮和你对着干,这样常会把所结成的关系搞糟。
懂面子,你还得去要面子,假若你请朋友吃饭,而朋友不太领情,这时,你便不能割袍断交,你要学会去要面子,你要说看在多年交情的份上,给我一个面子。只要他给了你面子,他吃了饭,那么,他的人情算欠下了,即使饭是朋友给你面子才吃的。送礼也一样,让朋友给个面子收下,这个面子你得去要。
老李帮老朋友办了件事,老朋友和妻子拿了些礼品登门道谢,老李觉得自己只是举手之劳,就死活不收礼,没想到老朋友一去就再没跟他联系过。老李打电话一问,朋友在电话里说:“提礼物去愣被你推出来了,知道那天我怎么从你家走出来的吗?”老李这才知道怎么回事,道歉之后两人又和好如初了。
另外的一点,给面子要给得恰当,不恰当就是不给面子。如果被请之人面子很大,而又未受到应有的待遇,则成了极伤面子的事情。
总之,维护朋友面子是你和朋友都应该做到的,这种方式如同给你们的亲密关系罩上一层保护网,这样友情才能不断生长。
7.别和朋友黏在一起
【社交魔方】
友谊和花香一样,还是淡一点的比较好,越淡的香气越使人依恋,也越能持久。
——席慕蓉
和朋友建立一份真诚的友谊,的确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千万不要和朋友整天守在一起。有距离才能产生美。
《圣经》上说,上帝按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人的形体。兴致所至,用树枝沾满泥浆,甩成了成千上万个人形。上帝又寂寞了,于是赋予人类语言、不同的性情和喜怒哀乐。从此,人类诞生繁衍,也不再有完全同样的两个人。
的确世上没有完全同样的两个人。两个人,不论其形体多么相像,他们决没有完全同样的性情、爱好,绝对没有同样的经历和对事物同样的认知观点。于是,距离就存在了,距离成为人际关系的自然属性。有着亲密关系的两个朋友也毫不例外,成为好朋友,只说明你们在某些方面(或许多方面)具有共同的目标、爱好或见解以及心灵的沟通,但并不能说明你们之间是毫无间隙、融为一体的。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其独自的个性,事物的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共性是友谊的连接带和润滑剂,而个性和距离则是友谊相吸引并永久保持其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友情就像弹簧一样,保持适度的距离以及适度拉伸和压缩,都会使之保持永久的弹性美和自由美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
是的,因为距离的美,你和他都想进入对方那颗美好的心灵,都努力展现各自的魅力和对对方的关怀。随距离的缩短,“金无足赤”的人类的瑕斑也在友谊的光环中出现,过深的了解使你发现了对方人性自私甚至卑劣的一面。于是,瑕斑影子在你心灵里冲突。某些不和谐伴随出现,由于弹簧距离的拉近,你和他都在内心要求对方须与自己一起摆动。少许的违背都使你特别在意。于是,被欺骗感和不忠实感使你对友谊产生了怀疑,冷淡和争执又将友谊根基动摇,弹簧变形了,再难恢复其原来的和谐。这时你便会懊恼:为什么当初要缩短这“弹簧”,破坏了相互间的距离美和朦胧美。
人一辈子都不断在交新的朋友,但新的朋友未必比老的朋友好,失去友情更是人生的一种损失,因此好朋友一定要“保持距离”!
赵晶和石苇是一对令人羡慕的好朋友,两人在一起叽叽喳喳,好像总有说不完的话。一起上、放学,手拉手逛街,但两人还是觉得相处的时间太少。于是在征得家长同意后,两人在校外租了一间房成为室友,这样来往就更方便了。然而一段时间后,两人的友谊产生了裂痕,赵晶觉得石苇性子太急、脾气太躁,而石苇则认为赵晶太懒,从不收拾房间,慢腾腾的,什么也做不好。终于两人为了一件小事大吵了一架,从此谁也不理谁了!石苇很后悔,她对自己的朋友说,如果当初不和赵晶住在一起就好了,那样的话我们一定还会是好朋友!
人之所以会有“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感觉,之所以会有“死党”的产生,是因为彼此的气质互相吸引,一下子就越过鸿沟而成为好朋友,这个现象无论是异性或同性都一样。但再怎么相互吸引,双方还是有些差异的,因为彼此来自不同的环境,受不同的教育,因此人生观、价值观再怎么接近,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当二人的“蜜月期”一过,便无可避免的要碰触彼此的差异,于是从尊重对方,开始变成容忍对方,到最后成为要求对方!当要求不能如愿,便开始背后的挑剔、批评,然后结束友谊。
人就是这样奇怪:未得到时,总想得到;未靠近时又总想贴在一起,真正得到和靠近却又太过苛求,人总在无意中伤害着他们自己。很奇妙的是,好朋友的感情和夫妻的感情很类似,一件小事也有可能造成感情的破裂。有一位朋友,他和租同一栋房子的房客成为朋友,后来因为对方一直不肯倒垃圾,他认为他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于是愤而搬出去,二人至今未曾再往来过。所以,如果有了“好朋友”,与其太接近而彼此伤害,不如“保持距离”,以免碰撞!
人说夫妻要“相敬如宾”,如此自然可以琴瑟和谐,但因为夫妻太过接近,要彼此相敬如宾实在很不容易。其实朋友之间也要“相敬如宾”,而要“相敬如宾”,“保持距离”便是最好的方法。
何谓“保持距离”?简单地说,就是不要太过亲密,一天到晚在一起,也就是说,心灵是贴近的,但肉体是保持距离的。能“保持距离”就会产生“礼”,尊重对方,这礼便是防止对方碰撞而产生伤害的“海绵”。
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之处,和朋友离得太近了,就像用放大镜看朋友一样,这些缺点就都暴露了出来,所以为了维护友谊,朋友之间还是保持“雾里看花”的距离吧!
8.同学还要常联系
【社交魔方】
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培根
同学是朋友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当年身为同学之时,大家都比较单纯,友情非常纯洁,而分开之后,只要还保持着联系,就会十分怀念那份纯洁的友谊。如果有什么事请同学帮忙的话,同学一般都会积极地去办。
有人说:“同学之情只有几年,一旦缘尽则情尽,没什么可值得留恋的。”
这其实是很错误的想法,要知道,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既为同学,实是缘份不浅。虽相处时间不长,但这中间的关系值得珍惜,值得持续下去,这不是多此一举,而实属必要!当你与同学分开后,还能保持一种相互联系、愈久弥坚的关系的话,那对你的一生,或者说对你将来所要达到的目的与理想是会有很大好处的,这其中的有利方面,也许是你所未想到的。
三国时蜀的创建者刘备有这样一个小故事:那是刘备还在读私塾时,由于刘备讲义气、聪明,因此成了同学中的头,在这几年中,他经常帮助其他同学,与他们的关系处得非常好。后来长大了,大家都有自己的道路要走,刘备与这些要好的同学也就各奔东西了。
但是,虽然大家分开了,刘备却很注重经常与同学保持联系。其中有一位叫石全的人,是刘备读书时最合得来的朋友,他读书后,仍回家继续供奉自己的老母亲,以尽孝道,靠打柴、卖字画为生。刘备不嫌其清贫,经常邀请石全到他家做客,共同探讨当时的天下形势,这样的聚会每次都很成功,刘备与石全的关系也在不断地加强,情若手足。
后来,刘备为了实现自己心中宏伟的目标,就带起了一支队伍参加了东汉末年的大混战。初时,刘备军事实力很小,不得不依附其他人,在一次交战中,刘备所带的军队被全部歼灭,只他一人逃脱,被石全给隐藏了起来,逃过了一劫。
可见,同学关系有时在很危急的关头能帮上大忙,能起到排忧解难的作用。但是,一定要记住的一点是,这中间的好处是来自于自己的努力,如果在你与同学分开之后并没有经常性的相聚,那关系之好从何谈起,从中受益则更是一纸空文了。有的人可能觉得跟不太熟悉的同学联系有点难为情,其实即便你在学生时期不太引人注目,交往的范围也很有限度,你也大可不必受限于昔日的经验,而使想法变得消极。因为,每个人踏入社会后,所接受的磨练均是百般不同的,绝大多数的人会受到洗礼,而变得相当注意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因此,即使与完全陌生的人来往,通常也能相处得好。由于这种缘故,再加上曾经拥有的同学关系,你可以完全重新展开人际关系的塑造。换言之,不要拘泥于学生时期的自己,而要以目前的身份来展开交往。
谁没有几位昔日的同窗,同学常相聚,友情才会牢固说不定你的音容笑貌还存留在他们的记忆中,千万不要把这种宝贵的人际关系资源白白浪费掉。从现在开始,你就要努力地去开发、建设和使用这种关系。
要保持良好的同窗友谊,你必须跟你现有的同学们保持经常联系。有空给远在异地的同学们打打电话、通通信,询问一下对方近来的工作、学习情况,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互相交流一下,这是很有必要的,这点时间绝对不能节省。碰上同学们的人生大事,如果有空最好尽量参加,如果实在脱不开身,最好也得写信或托人带点什么,不然,怎么算得上同窗情谊。
对方有困难的时候,更应加强联系,当听到同学家人生病或遇上不幸的事,应马上想办法去看看。平日尽管因工作忙、学习重没有很多时间来往,但同学有困难鼎力相助或打声招呼,才显出你们间的深厚情谊来。“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关键时刻拉人一把,别人会铭记在心。
另外,常常保持联系对你自己会有许多好处。和同学经常联系、谈心,一旦你碰上什么事情,如找工作、找对象等听听同学的意见,或者找他们帮忙,对你是直接或间接的帮助,如果平时没有联系,有困难时找上门去,别人是不会帮助的。
朋友间交际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通过多次见面和接触来加深相互关系。原则上要求和对方直接接触,只要有见面的机会,就应该积极和对方接触。遇到到某地旅游,可以去找找当地认识的同学,遇到去同学公司附近的地方出差的机会时,最好去见见对方,加深双方之间的关系,哪怕只有短短的五分钟。除了运用这种直接接近对方的方法外,有时利用书信结交等方法也能起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不管是不是星期日还是节日,看准对方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访他人,不失为一种间接接近对方的好方法。
“我在附近有点事,顺便过来拜访一下。”说完,把在附近商店买的礼物拿出来送给对方家人,最好动作迅速点,节省时间,然后托对方的家人转告:“上次托我办的事,我正努力地办,我一定会竭尽全力按期完成。”拜访结束后应尽早把事情进展情况向对方汇报一下。
拜访时,无论对方家人多么客气邀你喝茶,你都不应坐下来当真喝起来,因为你的拜访只是一种表示敬意的形式。再者如果时间太长,会被家人看出是有意而来,所以必须在短时间内结束拜访。用间接方法给对方赠送礼品的时候,不要直接寄到对方的公司,最好寄到他家里。一定要千方百计弄清对方的住址,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给对方同学的妻子赠送她喜欢的礼品。这样可以给对方留下好印象,也可以间接赢得对方的信赖。
生活中,很多人都对同学关系处理不当,在相聚时漠然处之,分开后互不来往,直到遇到困难才想起同学,那就为时已晚了!晴天留人情,雨天才好借伞,同学关系是“聚”出来的,一年一小会,十年一大会,这样同学关系就会愈聚愈坚,你的人际面也就越广泛,办起事儿来,路也比别人多几条!
9.天下没有永远的仇人
【社交魔方】
一个人在山路上行走,看见有个奇怪的东西挡在路上,便踢了一脚,没想到那东西不但没被踢走,还变得更大了。这个人更生气了,一脚又一脚地踢过去,结果,那东西竟然大到挡住了路。这时一个老者走了过来:“孩子,别再理它,赶快走你的路吧!它叫仇恨袋,你越想报复它,它便越大,你不理它,它自然就变小了。”
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一旦别人做了对不住自己的事,仍免不了耿耿于怀。看到这个人时,轻则如陌路相逢、视若无睹,重则似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其实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报复心不利于人际交往,你应该放开仇恨,原谅你的敌人。
唐朝宰相陆贽,有职有权时,曾偏听偏信,认为太常博士李吉甫结党营私,便将其贬到明州做长史。不久,陆贽被罢相,贬到了明州附近的忠州当别驾。继任宰相明知李、陆有私怨,便玩弄权术,特意提拔李吉甫为忠州刺史,让他去当陆贽的顶头上司,意在借刀杀人,通过李吉甫之手把陆贽除掉。不想李吉甫不记旧怨,上任伊始,便主动与陆贽把酒结欢,使那位现任宰相借刀杀人之计成了泡影。对此,陆贽自然深受感动,他积极出点子,协助李吉甫把忠州治理得一天比一天好。
其实,怨怨相报,未必有什么好处:他损害我在先,我怀恨于心在后,于是便费心费神地盯着他,一心想寻个机会,以牙还牙。终于有一天,他落到了我的手中,我便瞅准时机,给他当头一棒;或是在他红火之时泼盆冷水,损他一把;或是趁他失意之机落井下石,置其于死地……总之,我报了宿怨,泄了心头之恨。
但静下心来想一想,报复之后我又得到了什么呢?而为一时意气之争,图片刻之快,我又失去了多少本该属于我的快乐和轻松啊!费尽心机去精谋细划,绞尽脑汁来苦苦算计,最终换来的仅仅是别人的敌视与更深的怨恨。然后,我就不得不小心谨慎地生活,提心吊胆地过日子,生怕哪天一个不小心再被他算计了,这样的日子挺累的,不是吗?再说,我想报复人家,也未必能心想事成,闹不好,落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岂不是有点太不值了吗?
所以我们应当学会用大度和宽容,去原谅敌人,这样,我们就无需绞尽脑汁劳心伤神算计别人,也不需紧绷神经,警惕一切动静,防人算计;我们可以不再担心自己得胜之时无人喝彩,也不用害怕陷入危难之机孤立无援;不会时时想着给别人使绊儿,也不用处处担心落入他人圈套。这样处世岂不堂堂正正?这样做人岂不轻轻松松?
李吉甫与陆贽走的正是一条大路,一条用宽容拓展开的光明大道。李吉甫不计前嫌、不搞报复,陆贽深受感动,以德报德。二人化敌为友,打破了不怀好意者“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阴谋,把忠州治理得一天比一天好,他们的政声也一天比一天高。他们在宽待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美国竞选,对手之间相互攻讦,甚至败坏对手的名声,但仍可在对手所组内阁中担任重要职务,对人性的协调不能不说是一种启示。能够与你成为对手的人,必定有着与你能够分庭抗礼的能力和实力,你能原谅你的仇人吗?由林肯委任而居于高位的人,很多都是曾批评或者羞辱过他的政治对手,于是林肯得以统一了南北美。
可是,如果你用报复和仇视对待对手,你会招致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呢?它将使你的敌手更坚定地站在你的对立面,去阻挠、破坏你的行动,破坏你创造的一切成果。而你,也会因为心中充斥报复的愤怒无暇他顾,你的理想和目标又如何能实现呢?“如果有可能的话,不应该对任何人有怨恨的心理。”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也如是说。
人生的路上,我们并非独行。朋友多了,路自然就宽了。当你悠闲漫步在一马平川之上,朋友多了,路边的风景就会变得更绚丽多彩;当你艰难行进在崎岖坎坷之中,朋友多了,大家相互扶持,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大家同心协力共铲荆棘,于是便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如果我们没有了宽容的心态,有怨必报,有仇必雪,那我们便给自己树起了众多的敌人。“多个敌人多堵墙”,仇愈积愈深,墙愈垒愈厚,路也就变得越窄了,就堵塞了人生的旅途,垒下了窒息生命的坟墓。我们怎能用自己垒起的墙来亲手埋葬自己的希望呢?
当我们回首往事时,也许昔日那些让我们最仇视、最痛恨的人,恰恰是我们最怀念的人:那个对我责之甚厉的老师,那个与我竞争甚烈的同学,那个对我横加指责的上司,那个揪着我的毛病不放的同事……正是他们,使我们的人格得到升华,使我们更加发奋图强。如果我们把目光放远一点,也许就能想到,今天那些最让我们痛恨的人,也许就是那些将来最让我们怀念的人,这样,我们就能恨意顿消和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在一笑泯恩仇的同时,我们将发现:我们不仅仅拆除了一堵墙,更重要的是,又为自己开辟了一条新路。于是心灵的空间不再狭窄阴暗多阻塞,人生的道路则会越走越亮越宽阔。
原谅你的敌人不是软弱,而是聪慧大度的表现,一个人想在社会上吃得开,就要学会化敌为友,学会求同存异,这样才能扩大交际面,广泛进行合作,而更重要的是,大肚能容天下人,进退自如,正是你成就大事业的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