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免费小说x95mf.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五免费小说 > 大宋何所有 > 隆兴北伐

隆兴北伐 (第2/2页)

听话的赵伯琮一直对老师言听计从,而史浩也从未辜负过自己的学生。完颜亮南侵时已经受封为建王的赵伯琮曾向赵构上疏一封,请求到前线带兵作战。

史浩听说赵伯琮的上疏后急忙找到他劝谏,说历朝历代皇子外出带兵都是大忌,当年安史之乱唐玄宗封儿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让他带兵平叛,转眼李亨就跑到灵武称帝当了皇帝,把唐玄宗架空成了太上皇。更不要提你父皇自己就是皇子带兵最后当的皇帝,你这么一请求不仅不会同意你带兵出战,反而还会怀疑你要谋反。

赵伯琮听了史浩的分析,吓的心惊肉跳,于是赶紧在史浩的建议下又拟了一封奏疏,说自己之前带兵出战的提议不成熟,希望父皇同意将来御驾亲征时让自己随驾侍奉。

从抢班夺权到身边侍奉,皇储的态度转变让赵构很满意,接着就真的带着赵伯琮到建康巡视三军去了。

从小到大的谆谆教导,加上多次的指点迷津点醒梦中人让赵伯琮对老师史浩产生了深刻的信任,即位成为孝宗后立即把史浩提拔为翰林学士,参与到国家大政方针的分析决策之中。

就这样一个一直对自己绝对忠心不二的老师,一个自己刚即位便给自己出主意为岳飞平反、让自己赢得天下人称赞的老师,现在反对首相陈康伯、江淮宣抚使张浚和川陕宣谕使虞允文的意见,认为国力尚不足以与金作战,要在川陕采取守势,换成任何一个人,会怎么选?

多年的师生情谊让孝宗选择相信老师史浩,下诏吴璘撤军。但两军对垒单方面撤军谈何容易,即便是当年岳飞已经打得金兀术准备收拾行李回东北老家了,撤军时也被金军从后面追击遭受了一定损失,吴璘此次撤军同样如此,在金军追击下宋军损失惨重,伤亡三万多宋军士兵,吴璘手下数十位得力部将战死。自此,四川宋军长期无力北伐,南宋北伐的双臂已自断一臂。

吴璘伤亡惨重丧失失地的消息传来,孝宗非常痛惜,然而当初力排众议放弃陕西战场的是自己,如今再怎么后悔都晚了,为了弥补陕西的损失,也为了完成自己和千千万大宋子民的梦想,必须在靠近江南的江淮战场上发起北伐。

江淮战场的北伐与否再次引发了激烈的议论,隆兴元年正月吴璘在陕西撤军后,已经升任枢相的张浚提议北伐从江淮出发先打淮北再入山东,最后从山东进攻河南收复开封。

作战计划听上去可行性比较强,当时金军多屯驻在淮西,淮东淮北驻军并不多。但这么一个看上去可行的计划再次遭到反对,当时已经升任次相的史浩坚决反对张浚的北伐计划,原因还是与之前一样:孝宗即位之初国家实力不足,应当先休养生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朝廷最高决策圈子里,次相与枢相地位相近,此时能够决定最终是否北伐就看首相陈康伯的意见了,然而一向对金主战派的陈康伯却罕见的沉默了,既不支持北伐,又不反对北伐。

当时在南宋政坛上主要有三种声音,一种是以张浚为首的主战派,北伐收复中原;另一种是以史浩为首的主守派,不主动出击金国但做好备战,金军如果再次南下我们坚决抵抗;还有一种是主和派,主张把完颜亮南侵后宋军收复的一部分失地退回去,补足岁币,以求和平。

完颜亮死后金军北归江淮战场上没能乘胜追击,陕西战场占据主动白白放弃自毁战果,实际上在隆兴元年之初,南宋已经没有对金作战的优势了,在这种情况下主守并非什么坏事。但毕竟新君登基,国家风气为之一振,回想绍兴年间赵构卑躬屈膝向金国称臣纳贡,大宋臣民太渴望对金国一雪前耻了。

首相陈康伯就处于这样一种左右为难的状态中,贸然北伐胜算不大,但如果不趁着孝宗锐意进取推动北伐,越往后拖北伐越没希望。

不表态的首相给了孝宗一种默认的鼓励,你已经不是储君、不是建王,而是大宋的皇帝、万民的天子,决策权就在你手中,不管是宰相还是老师,谁也不应该也不能影响你,在帝国博弈的顶级赌场里,能与对面金世宗对决的只能是你宋孝宗。

一直以来小心谨慎的孝宗决定拿出皇帝的魄力,不再听取任何反对意见,隆兴元年四月,孝宗在不通知三省的情况下,直接下诏给前线的江淮都督府,正式开始北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