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免费小说x95mf.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五免费小说 > 尘埃如山 > 第20章 新学(2)

第20章 新学(2)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尘埃如山!

没过几天,果真有媒婆受周夫人所托,来三家营撮合郭治远和周婉玉。

密码

对于这门郎有情女有意的好姻缘,按照周家的一切从简、礼俗皆免的要求,媒婆没费什么口舌就把亲事给定了下来。

事后来看,其实连媒婆都是多余的!

亲事定下来还不到一个月,郭治远就收到了豫省武备学堂的录取通知。

送走了差官,郭修安然后一个劲的纳闷:

“这省城的武备学堂,到底是学堂还是衙门?”

豫省的武备学堂,和其他省相比,是开办的最晚的那一批。

地处华夏腹地的豫省,社风闭塞、民思禁锢,一直奉传统儒学为正统,

所有新式学堂的开办,不管从数量还是时间,都远远落后其他省份。

新来豫省主政的陈巡抚,是朝廷的“立宪派”,他一到豫省就力主革新教育。

陈巡抚说:“自强之道,端赖人才,而人才之兴胥有学校!至学堂为育才自强之基,无论文物学术必当从此入手!”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发展新式教育,应当作为豫省“今日最为急务”来推行。

而豫省武备学堂,就是他在豫省倡建的第一个新式军事学校,

其地位之高,仅次于豫省的大学堂。

武备学堂主要是响应朝廷“新政”要求,为豫省培养新式的基层军事官弁,

同时也为直隶的武备大学,堂输送优秀人才。

既然是军事学堂,豫省武备学堂开设的课程,自然不是传统的四书五经,

而是算学、舆地、枪学、炮学、军器学、防御学、工程学、水雷、地雷等军事课程,

教习大部分来自京师大学堂的毕业生,还有一部分留洋回来的留学生。

而武备学堂第一批学生,自然也是各地镇台衙门保举的年轻童生秀才,算得上一批好苗子。

郭治远就是武备学堂首批学生。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伏阳镇衙上报提督府的十五个候选生,最终仅被核准了区区五人。

武备学堂定于这一年的十一月底开学,学生们要先到镇衙集训半个月,

多少有点军校学生的样子后,才送到武备学堂。

送走了郭治远,顾微尘打趣问周世平:

“你是不是为了治远的事情,破了一辈子的戒律?”

周世平一本正经的回答:

“举贤不避亲!我这是为国选材,既没破戒律,也没徇私情!”

豫省的武备学堂是个好学堂,老师也都是思想开化的好老师,

录取的学生虽然鱼龙混杂,倒也资质聪慧。

如果武备学堂的校长,也是个励精图治的开化之人,

身份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肯定也差不到哪里去。

但遗憾的是,武备学堂的校长也就是学监,偏偏是个不着调的旗人公子爷。

武备学堂的学监叫宝琪,祖上曾跟着康熙皇帝征讨过准噶尔,立了战功后得了爵位。

但自从宝家封爵后,后世子孙是黄鼠狼下窝耗子——一窝不如一窝。

到了宝琪这一代,已是篾条穿豆腐——根本提不起来了。

袭了爵的宝琪在京城混了大半辈子,五十多岁才不得不使了银子,

弄了这个学监的位子,被派到到豫省武备学堂。

俗话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宝琪这个爵爷做学监,豫省武备学堂的这锅汤,是注定好喝不到哪里去的。

跟大部分的旗人子弟一样,宝学监也喜欢养鸟玩蛐蛐、听戏泡园子。

讨论群

豫省人喜好的本地梆子、越调和二簧,宝学监却嗤之以鼻。

他说豫省这些地方戏土得掉渣渣儿,既不像京戏那样有腔有调、四平八稳,

也不像像黄梅戏一样有模有样、韵味十足。

养鸟逗蛐蛐好说,但豫省根本没有人会唱京戏,

就连黄梅戏,偌大的省城只有一个草台班子,因为听得懂黄梅戏的人实在没几个。

但这个草台班子,却被宝琪捧进了戏苑子,全靠宝爵爷捧场才没散伙儿。

宝琪对黄梅戏的《天仙配》,可谓是情有独钟。

他百看不厌,兴致来了他还要掐个兰花指,有模有样的唱两句。

他甚至给他的黄雀取名“七仙女”,两只蛐蛐取名“董大将军”和“董二将军”。

学生们在背后说: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董永若是地下有灵,知道宝学监把他变成蛐蛐,估计要掀了棺材板!”

除了这些能显示旗人身份的爱好,宝琪还特别喜欢给学生们训话。

他训完话还不过瘾,便开始打学生屁股!

宝琪上任不到一年,就把武备学堂的学生们,用军棍挨个揍了个遍!

教习长看不下去了,悄悄进言劝阻。

宝琪振振有辞:“军校学生哪有不挨军棍的!不打的皮糙肉厚,算什么兵勇?”

在武备学堂,郭治远有两个要好的同乡。

其中的一个叫余复业,是十家镇富裕商贾家的孩子。

余复业因为调皮捣蛋,隔三差五的被宝学监挑毛病打屁股。

郭治远虽然是个乖娃娃,但也跟着余复业没少吃吃瓜落儿。

口口五六37四三陆七伍

第一次瓜落儿是刚入学不久。

一天早训后宝琪在操场上训话,拿学生们的方言说事。

操着一口京腔的宝琪说:

“你们这些南腔北调的汉人,笨的连个京腔都学不会!

一天到晚说的都是满嘴土的掉渣的鸟语!

我每回听你们说完话,都要拿个大号的挖耳勺,掏上半天耳屎!

若是哪天掏不干净,恶心的我饭都吃不下!

如果以后你们见了我不说京腔,就干脆闭上自个儿吃饭的家伙什儿,

等学会了京腔再跟我说话!”

郭治远的另一个同乡叫杨勉之,出身于伏阳城里的书香门第。

首发:塔.读~小<说

宝琪在上面训话,杨勉之在下面满脸的不服气。

他小声的对余复业说:

“咱学监真能装摆!

我给你说宋朝那会儿,咱脚底下站的就是皇城根,豫省话就是京腔!

他也不回家翻翻族谱,对着老黄历查查自个儿的祖宗,

当年还不是照样腆着脸,学说咱们豫省话?”

余复业也嘀咕说:

“咋不是哩?要不是当年他们满人占了北京城,小爷我这会儿教他说京腔!”

郭治远怕宝琪听到,赶紧小声对两人打罢说:

“白说了(不要说了),白说了!”

首发:塔.读~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